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故宮太和門有什麼作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太和門

來自網絡的圖片

故宮太和門有什麼作用太和門是紫禁城內最大的宮門,也是外朝宮殿的正門。建成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當時稱奉天門。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稱皇極門,清順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太和門面闊9間,進深3間,建築面積1300平方米。上覆重檐歇山頂,下為漢白玉基座,梁枋等構件施以和璽彩畫。[1]

門前列銅獅一對。太和門左右各設一門,東為昭德門(明代稱弘政門),西為貞度門(明代稱宣治門)。太和門在明代是「御門聽政」之處。清初的皇帝也曾在太和門聽政、賜宴,後來「御門聽政」改在乾清門。順治元年(1644年)九月,滿族統治者定鼎北京後的第一個皇帝福臨即在太和門頒布大赦令。

構造

太和門面闊9間,進深4間,建築面積1300.00㎡。上覆重檐歇山頂,下為漢白玉基座,梁枋等構件施以和璽彩畫。門前列銅獅一對,銅鼎四隻,為明代鑄造的陳設銅器。太和門左右各設一門,東為昭德門(明代稱弘政門),西為貞度門(明代稱宣治門)。光緒十四年貞度門失火,殃及太和門與昭德門,第二年三門重建。太和門前有面積約26000㎡的廣場,內金水河自西向東蜿蜒流過。河上橫架五座石橋,習稱內金水橋。

廣場兩側是排列整齊的廊廡,習稱東、西朝房,並有協和門(明代稱會極門)和熙和門(明代稱歸極門)東西對峙。東側廊廡在明代用作實錄館、玉牒館和起居注館,清代改作稽察欽奉上諭事件處和內誥敕房。西側廊廡在明代為編修《大明會典》的會典館,清代改為繙書房和起居注館。

用途

太和門在明代是「御門聽政」之處,皇帝在此接受臣下的朝拜和上奏,頒發詔令,處理政事。清代初年的皇帝也曾在此賜宴,後來「御門聽政」改在乾清門。順治元年(1644年)九月,滿族統治者定鼎北京後的第一個皇帝福臨即在太和門頒布大赦令。

歷史文化

明清故宮有巍巍三大宮殿,然而,卻又有御門之典,皇帝聽政在「門」。

這門,是「天子五門」之一。就說故宮的太和門,其建於明永樂年間,初稱「奉天門」,後改稱「皇極門」,清代叫「太和門」。它堪稱我國古代規格最高的門。它的門內,是俗稱「金鑾殿」的太和殿。在「天子五門」的序列中,它該相對於應門。「應門者,居此以應治」,明清兩朝均有「御門聽政」之制,即文武官員早朝,皇帝接受臣下朝拜和處理政事制度。清康熙帝以前的皇帝均在此聽政。

明萬曆年間重修《明會典》載有「常朝御門儀」。此儀,朱元璋南京開國時即已制定。後遷都北京,奉天門即皇極門是御門聽政的場所。《明會典》記:

近儀,凡早朝鼓起,文武官各於左右掖門外序立。候鐘鳴開門,各以次進,過金水橋,至皇極門丹墀東西相向立。候上御寶座,鳴鞭,鴻臚寺官贊入班,文武官俱入班,行一拜三叩禮,分班侍立。鴻臚寺官宣念謝恩見辭人員,傳贊午門外行禮畢,鴻臚寺官唱奏事。各衙門應奏事件以次奏訖,御史序班糾儀。鴻臚寺官跪奏,奏事畢,鳴鞭駕興,百官以次出。

明代的御門聽政,隆慶六年時定為每旬三次,逢三、六、九日為期。

太和門失火

光緒十四年十二月十五日,在皇帝大婚前些日子,太和門因貞度門守軍富山、雙奎兩人將洋油燈掛在檐柱上,睡了覺時間久後,燒着了柱子而失火,延燒兩日。這不單是不吉利的徵兆,而且皇帝大婚,根據大清禮法,皇后須從大清門入,途經太和門。假若皇后從太和門的廢墟而入,那就太失皇家體面了。

要重建已經來不及了,眼看離皇帝大婚的日子越來越近,於是,清廷便下令讓眾多工匠們在太和門原址上扎了一座和原來太和門一模一樣的彩棚,堅固而華麗,大婚時,皇后也就穩穩噹噹地被抬進了紫禁城。次年(光緒十五年)六月十六日,遵照欽天監諏定吉日,重修太和門工程正式啟動,並於光緒二十年四月竣工。而太和門也成為了重修建福宮花園之前紫禁城裡最年輕的建築了。[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