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夢,同學情(陳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故鄉夢,同學情》是中國當代作家陳奮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故鄉夢,同學情
金秋十月,中學同學童培英穿列國而越大洋,來到了上海。下機伊始,便與好友聯繫,要與同學聚聚。此次回國,她是參加大學同學聚會,她還沒退休,美國退休要到66歲。她在滬時日不多,也就幾天。她有事情要辦,有同事要訪,有親友要聚,但她仍不忘中學同學情。幾個有心人立即組織同學聚會,大家聽說後,欣然赴宴。
在華德飯店四樓的宴會廳,我們見到了這位風塵僕僕的美國籍同學。她樸實無華,依然是上海裝束。用蓮作比喻,她在中學時期,是我們班的團支部負責人,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中年去美國發展,在美國醫療實驗室工作,成績斐然,是「六月荷花別樣紅」;晚年碩果纍纍,身在美國,心繫中國。
一張圓桌,圍坐着二十二個同學,個個笑臉盈盈。會長余國放致歡迎辭,熱情洋溢,字字璣珠,同學們熱烈鼓掌歡迎。我們班男生不乏在商場、股市叱咤風雲者,今雖已廉頗老矣,依然縱橫捭闔。我們班女生如盛開的百花,現在雖已美人遲暮,依然靚麗。宴席上,同學們推杯盞以賀健康,敘往昔以增友情,笑意濃濃,情誼款款,洋溢着春天溫暖的氣息,撥動着秋天鏗鏘的音律。
圓桌旋轉,佳肴呈前,但伸筷者少,談笑者多。大家拿起手機,將瞬間定格為永恆,把友情化作為相片。手機記錄了實景,亦傳播到天涯海角。男同學陳妙榮在日本女兒家,未能參加本次聚會,他通過微信實況轉播,專注地觀看着同學聚會的情形。他換腎成功,天山中學校友總會為其慶生,很多同學前往。那時我在外地,寫了一首詩賀其新生:遙聞換腎成功,倚欄急邀飛鴻;君為誠實之君,為人處事謙恭;亦為熱心之人,為友事必親躬;天佑忠厚之君,地存斑斕之虹;同窗好友共慶,傲笑漫遊天穹;同觀日出天際,共看月落水中;舉杯邀請崑崙,祝君壽比青松。女同學劉書玲在慶生會上朗誦了此詩,迴腸盪氣,令人擊節讚嘆。陳妙榮是熱心人,為校友事務不辭勞苦。每次同學聚會,他總是鞍前馬後,使同學舒心,讓大家滿意。現在,他只能觀看微信來參與聚會,分享快樂。其故鄉夢、同學情,與童培英相似。此夢、此情升華,便是中國夢、民族情,足以使天地變色,令世人動容。
在陣陣歡笑中,透過舉起的酒杯,時光穿越,84年校慶時的情景漸漸浮現。那天,各界校友接踵而至,校內人頭攢動。童培英姍姍而來,巧笑嫣然。那時童培英是瑞金醫院的醫生,為白衣天使,矜持而高雅。我只是教師,兩袖清風,與今日之教師不可同日而語。但她沒有一般醫生慣有的高傲,唯有溫馨的問候。我們談笑風生,各敘別後情形。這是我們畢業以後的第一次見面,屈指算來,已是17年。自那一別,又是二十多年,各自奮鬥、拼搏,書寫着自己的人生。以後聽說她去了美國,在一家醫療實驗室工作。那時,信息不通暢,唯有遙祝順安而已。
2010年,我從外地退休回滬,班級組委會組織了安吉竹鄉三日游。男同學孫根寶借了一輛大客車,載了50多人前往。為解旅途寂寞,組委會安排了猜獎活動,充溢着童趣,綻放着心花。劉書玲播放了重返大豐農場的錄像,展現了知青情懷。一路上歡歌笑語,激情飛揚。安吉三天的遊玩,張弛有度,一天一景點。安吉,重巒疊嶂,竹林蒼翠,峰石奇異。白天我們坐船游湖,閒逛山洞;晚上三五成群,或聊天,或打麻將,不亦樂乎。可惜童培英沒有參加,一打聽才知道她還沒退休。
此後的青浦之游,童培英亦未能參加。那年,班級同學出動5輛轎車,載了二十多人去青浦。我們住宿在一家養老院裡,遊玩了朱家角。這是一個有着悠久歷史的古鎮,小徑曲折蜿蜒,一邊是河,一邊是店。各種食品紛呈,從雜色小吃到饕餮大餐,應有盡有。但很多同學有三高,不能大快朵頤,只能挑幾樣自己喜歡的,淺嘗則止。倘若說安吉是竹文化,那麼朱家角就是食文化,這兩種文化構成了中國文化的冰山一角,各地的一角冰山又組成了中國文化的巍峨高山。這就是中國人有故鄉情結的原因所在,也就是這種故鄉情凝結成中國心,轉化為中國夢。
三十年前,童培英回國探親,時間不長,也就十幾天,大家相聚了一次。三十年的時光,彈指一揮間,但人已從風華正茂蹣跚到了花甲年華。大家唏噓不已,嘆人生之須臾,羨江山之永存。但這種一閃而過的悲愁很快被歡快所代替,大家品佳肴,談往昔;展未來,講養生。室內瀰漫着食物的香氣,擴散着同學的熱情。在座的很多同學都已含飴弄孫,安享晚年,唯有童培英仍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大家贊她事業有成,祝她身體健康。餐後,大家交100元作以後的活動經費,童培英交了1000元。
時光迴旋,再次回到華德飯店四樓的宴會大廳。圓桌上杯盤交錯,雜然而前陳。大家酒足飯飽,起身離座。外面正飄着絲絲小雨,看來天亦有情。同學們依依惜別,互道珍重。手機拍下了這一感人畫面,事後有同學將相片做成了音樂相冊,美輪美奐。
此次童培英特地飛來參加同學聚會,圓了故鄉夢,敘了同學情。其義可敬,其情可嘉。兩天後,她攜故鄉夢、同學情乘機飛往大洋彼岸,我們只有摘一朵彩雲伴送,祝她順安。
簡歷
上海天山中學67屆初中畢業,1970年7月去黑龍江孫吳縣興北公社西南屯插隊落戶。1973年入齊齊哈爾大學中文系,1976年執教於黑龍江伊春市教育學院。後調轉到江蘇連雲港外國語學校,入江蘇師範大學進修三年,高級職稱。
於修辭學領域首次提出矛盾修辭格和複比修辭格,在報刊雜誌上發表過一些散文和學術論文,主編過幾本書。[1]
作者簡介
陳奮,上海天山中學67屆初中畢業,1970年7月去黑龍江孫吳縣興北公社西南屯插隊落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