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收藏壯醫歌謠小病不求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壯醫

來自網絡的圖片

收藏壯醫歌謠小病不求醫腹瀉痢疾用得到「人字草韓信草,肝炎痢疾服了好。黑腳根的功效高,肝炎腹瀉用得到。路邊紅花地桃花,腹瀉痢疾用到它。火炭母馬齒莧,和大小飛揚,腹瀉痢疾是良方。」

而這些便可以降火止牙痛,「金線風是經常用,牙痛喉痛立新功。路邊生長野菊花,解毒消炎不少它。性味清涼雷公根,解暑清涼好得很。山豆根苦性又寒,利咽消炎喉痛安。」

感冒病症統統消滅掉,「黃皮樹葉味芳香,感冒跌打和扭傷。患了感冒全身痛,山芝麻葉配貫眾。」

清肝瀉火有奇效,「決明子和木賊草,清肝瀉火療效好。茵陳又配木黃連,清熱解毒治肝炎。無根藤利尿性涼,肝炎腎炎服之康。」這些口訣是壯族人民對生活實踐中的經驗、教訓和取得的醫學知識總結。上千年來壯族人民靠着這些歌訣防病治病,這些壯藥藥性歌訣,通過千百年的流傳成了壯族人們健康長壽之道的寶貴財富。[1]

壯醫藥的形成過程

任何一門醫學,都源於實踐。偉大的生理學家巴甫洛夫指出:有了人類,就有醫療活動。醫療衛生活動是和人類的生產活動聯繫在一起的。解放後,考古工作者從柳州、桂林、南寧、都安、來賓等地陸續發掘出土的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的遺物中,壯族先民們所使用的工具先後有砍硒器、刮削器、尖狀器、石片、骨器、骨針及陶器等,並有捕獲生物及用火的遺蹟。在這些原始工具中,就有可供醫療用的砭石、陶針和骨針等。可見遠在石器時代,壯族醫藥已開始萌芽。

壯族先民在生產活動中,由採食植物進而識百草,進而有壯藥的萌芽。《史記·補三皇本紀》所謂「神農氏以赭鞭鞭草木,始嘗百萆,始有醫藥」的記載;《淮南子·修務訓》關於神農嘗百草,「一百而遇七十毒」 的記載;《路史》關於「伏羲嘗萆制砭」的記載等等,不僅是中醫藥萌芽時期的傳說,也是壯醫藥起源的寫照。傳說中的伏羲是畜牧業的奠基者,神農是農業的奠基者。壯族作為我國最早種植水稻和最先培植棉花的民族之一,其高山畜牧業也較為發達。壯族先民多居住於崇山峻岭地區,這些地區江河網絡,草木茂密,毒蟲猛獸出沒無常,既是乍寒乍熱,又是多雨多濕的瘴癘橫生的地方。惡劣的自然環境,使跌打損傷和毒邪為患勢在難免。為了減少疾病和跌打蟲傷的痛苦,就不能不求助於當時的原始醫療手段。正是基於這種生產生活中的實際需要,始而有壯族醫藥的萌芽。可以說就起源而論,壯醫和中醫是同時或相繼出現的。

壯醫藥文化的特點

1、與壯族傳統文化同根互生、相互滲透、相互依存。

壯族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壯醫藥是壯族文化體系中的一種文化形態,深深地打上了壯族傳統文化的烙印。以稻作文化為例,壯族是世界上最早種植稻類的民族之一,世代以水稻為主食,稻作文化對壯醫理論的形成就有較大的影響。壯族先民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到,水稻稟天地之氣以生長,賴天地之氣以收藏,得天地之氣以滋養人體,而人體則賴「穀物」以養,一日三餐不可或缺,於是將穀物得以進入人體並消化吸收之通道稱為「谷道」(壯語稱為「條根埃」),壯醫理論「三道」中的谷道就來自壯族先民對人與自然的樸素認識和實踐經驗總結。反之,壯醫藥文化對壯族傳統其它文化的發展也有很大的影響。在壯族的其它文化體系比如在飲食文化、干欄建築文化、花山文化、山歌文化中,隱含了大量的醫療衛生價值取向。例如,桂西北的壯族人有喝羊糜湯、生羊血的習俗,在外族人看來,實在難以下咽,但對於當地的壯族人來說,羊糜湯清熱養胃,生羊血補虛健體,是難得的保健佳肴。

2、受漢文化影響,具有土著文化特色

壯族作為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一員,其文化深受中華漢文化的影響。壯醫藥文化當然也不例外,例如由於壯族聚居和分布地區處於亞熱帶,雖然平均氣溫較高,但四季仍較分明。日月穿梭,晝夜更替,寒暑消長,冬去春來,使壯族先民很早就產生了陰陽的概念,《廣西通志卷十七》(明)就稱:壯族民間「篤信陰陽」。加上與中原漢族文化的交流及受其影響,陰陽概念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就更為廣泛。如陰陽的概念也被運用到醫學上,作為解釋大自然和人體生理病理之間種種複雜關係的說理工具。除受漢文化影響之外,壯醫藥文化更多的是具有本土土著文化的特色。如壯族著名神話《布洛陀》中傳說天地分為三界,天地三界必須保持同步平衡,才不會發生自然災害。後來聯繫到人界,則人與天地三者之間,也必須保持同步平衡,人才不會發生疾病。壯醫理論中的「三氣同步」理論其來源就與壯族先民這種樸素的宇宙觀有密切的關係。

3、將常用壯藥編成歌訣,易懂易記,在民間廣為流傳。

文化是通過一定的載體形式來承載的。壯醫藥文化涉及許多方面,物質文化方面如:文獻(包括壯醫藥文獻和反映有壯醫藥內容的壯族其它文獻)、醫療實物(如壯醫診療工具、藥物採制加工器皿等),藥物(壯族地區原產或民間常用植物、動物和礦物等)。非物質文化方面包括神話傳說、巫術、口頭傳統、民俗活動、禮儀節慶、繪畫、歌謠、飲食等等。壯族民間醫生還將常用的壯藥藥性編成歌訣,易懂易記,廣為流傳,如流傳於壯族聚居區百色地區一帶的藥性歌訣有:「田園山邊魚腥草,肺熱痰稠咳嗽好。茅根田邊旱蓮草,涼血止血功效高。仙鶴草和風尾草,腹瀉菌痢能治療。患了感冒全身痛,山芝麻葉配貫眾」等。至今仍在壯鄉流傳,成為壯醫治療疾病的重要手段。

壯醫藥分布情況

據不完全統計,明代嘉靖十年,廣西壯族聚居的40多個州府縣土司均設有醫學署。而且這些醫學署的醫宮「本為土人」,即由當地少數民族擔任,這對於壯醫藥的發展,當然是一個促進的因素。事實上,在土司家屬中,亦有直接從事醫藥工作的人。據有關史料記載,宋代羈廣源州壯族首領儂智高的母親阿儂,就是一位醫術頗精的女壯醫,擅長骨傷科。儂智高起兵反宋,兵敗於大理,阿儂還把壯醫醫術傳播到雲南。廣西忻城縣莫氏土司家庭中,也出現了專職醫生。如清道光年間,在忻城縣土司衙署(現仍保存完好)西側曾建起一棟「大夫第」,莫氏土司第十九代孫莫述經(號軟明)就是大夫第里的專職醫生,主管土司衙署大小官員及其眷屬的保健事務,同時也兼理一些民間疾患。莫述經的診室、藥房設在「大夫第」頭堂,診室在左,藥房在右,專用本地的民族藥和中藥防病治病。土司的親屬亦從事醫療工作,說明在土司制度下壯醫藥是有一定社會地位的。

其次,對名醫、神醫、藥王的崇拜和紀念,反映在土司制度下,壯醫藥是受到社會重視的。如《寧明州志》載:「醫靈廟在東門外附近城腳」;《邕寧縣誌》謂:「藥王廟在北門大街,東嶽廟左側」;《柳州縣誌》稱「藥王廟,在西門內」,等等。清代以前,壯族地區基本上沒有西醫,中醫也為數不多,這些被立廟紀念的神醫藥王,儘管多數沒有標出姓名,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說是民間名醫,因為他們的高明醫術和高尚醫德而受到群眾的敬仰

廣西目前有民族醫藥機構14所,其中民族醫醫院7所,民族藥定點生產廠4家,這些機構分布在廣西南寧、柳州、河池、百色幾個壯族聚居地區。

壯醫藥應用現狀

壯族聚居區由於複雜而典型的地理環境加上特殊的氣候條件,藥材資源十分豐富。據1983~1987年的調查僅壯族聚居的廣西壯族自治區境內,中草藥品種就達4623種之多(其中植物藥4064種,動物藥509種,礦物藥50種),名列全國第二。其中壯醫常用藥達709種(據《廣西民族藥簡編》統計)。廣西民族醫藥研究所藥用植物資源研究室自1993年以來,承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下達的《壯藥資源普查及開發利用研究》科研課題,進一步在全區進行壯藥普查,又發現了新的壯藥品種397種,其中有當今世界惟廣西壯族自治區所獨有的名貴植物藥一一金花茶(至今己發現20多個品種)。因此,僅廣西境內壯藥品種就達千種以上。而且,這些藥物資源具有廣闊的開發前景,如丁香、金銀花、羅漢果、肉桂、蛤蚧、八角、蚺蛇、葛根、花粉、廣豆根、廣西血竭、廣金錢草、扶芳藤、大黑山螞蟻、靈香草、木棉花等等。特別是三七的開發和綜合利用,已受到專家的高度重視,並提到政府的議事日程。


一些具有一定生產規模的中成藥相繼生產,如丁當草、正骨水、芸香精、中華跌打丸、金雞沖服劑、雞骨草丸、炎見寧、三金片、百年樂、大力神等。還有近年開發成功的舒潔牌藥物文胸、產婦春浴液、神女樂浴液、童熱清口服液、胎黃消口服液、藥物腹帶、藥物眼罩、點灸藥線等,均是在壯醫驗方、秘方或民間單方發掘、整理基礎上研製而成的。這些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壯成藥,功效顯著,且不易仿製,因而除了具有臨床使用價值,為廣大患者提供便利外,還具有很強的市場競爭能力,開發利用投放市場後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有的還遠銷海外,擴大了壯藥的影響,為國爭了光。廣西擁有占地面積2,400,000平方米的廣西藥用植物園(其前身為廣西藥物試驗場,廣西藥物研究所,1981年改為現名),這是我國及亞太地區面積最大、栽培品種最多的藥用植物園(先後引種栽培了藥用植物2130多種,藥用動物11種)。作為中草藥和民族藥科研、生產、教學、科普基地,具有廣闊的前景。該園已先後獲得多項全國、自治區、局級科技進步獎,並與45個國家和地區有技術往來,與12個國家和20個地區的植物園建立了種苗交換關係。還與有關單位合作,研製出降壓靈、風濕藥片、肝炎靈、健骨針等藥物,絞股藍茶、廣西甜茶等保健飲品,獲得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充分開發和利用廣西藥用植物園對壯醫藥的發展無疑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2000年以後,壯醫藥的工作重點轉入整理提高和推廣應用,在廣西中醫學院開辦壯醫專業,大批量地培養壯醫藥的高、中級專業人才和新一代的壯醫。確立壯醫的比較完整的理論體系,有效地指導壯醫臨床實踐,並與國內外其他民族醫藥進行學術交流;壯醫理論基礎和臨床專科專著陸續出版。在廣西的柳州、南寧、百色、河池地區和雲南文山州各建立一所具有一定規模的壯醫醫院。力爭在每個壯族聚居的縣都建立一所壯醫醫院或壯醫門診部。大力推廣應用壯醫藥線點灸療法、壯醫藥物竹筒拔罐、壯醫目診等獨特診療方法和一批經過臨床驗證確有療效的壯醫驗方、秘方。以若干准字號壯藥為主要產品建立1-2家壯藥製藥廠,充分利用壯族地區豐富的藥材資源,創造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並打入國際市場。目前,壯醫藥的發掘、整理工作正在進行之中,並已取得豐碩的成果。壯醫藥的發展前景更為令人鼓舞。

經過幾十年的努力,現有廣西中醫藥大學壯醫藥學院、瑤醫藥學院、廣西民族醫藥研究所、廣西壯醫醫院、廣西民族大學民族醫學研究中心等 10 多個廣西少數民族醫藥機構,壯、瑤醫藥初步形成了理論體系和學術體系。2008 年,經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批准,廣西已經開始了壯醫專業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工作。《廣西壯族自治區壯藥質量標準》第一、二卷也分別於 2008 年和 2011 年在壯鄉首府南寧正式由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部門頒發實施。

據悉,《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廣西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將促進民族醫藥產業、健康產業發展納入廣西「十三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將健康養老養生產業、中醫藥壯瑤醫藥發展納入全區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將實施中醫藥壯瑤醫藥振興計劃納入廣西醫改重點工作範疇。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分享給您的朋友。您的支持便是我的動力!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