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摩德納大教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摩德納大教堂位於摩德納的宏偉的12世紀大教堂,是羅馬風格藝術的最傑出典範,它的作者正是蘭弗蘭科和威利蓋爾茨這兩位偉大的藝術家。這所大教堂和與之相配套的宏大廣場以及聳入雲霄的高塔一起,不但證實了建造者們對皇室的無限忠誠,而且還體現了卡諾薩王朝在建造這座教堂上的英明決策。

中文名稱 摩德納大教堂

外文名稱 The Cathedral, Torre Civica and Piazza Grande, Modena

地理位置 意大利

著名景點 羅馬式圓頂大教堂

歷史沿革

雄偉的就在艾米利亞大道旁邊,其歷史可追溯到十一世紀末。後來成為摩德納統治者的托斯卡納馬蒂爾女伯爵,認為大教堂應該修得富麗堂皇,以迎接該城保護聖徒傑米尼亞諾的遺骨[1] 。女伯爵任命當時最偉大的建築師蘭弗諾來設計大教堂。教堂一側的基爾蘭蒂娜塔是一座半哥特式半羅馬式的鐘樓,高八十四米,上面藏着的一隻從波洛尼亞偷來的水桶,為此曾引發兩個城市之間的戰爭。意大利詩人塔索尼在他的著名詩篇《偷來的水桶》中,描述過這段插曲。

特色

摩德納最早是利古里亞人的聚居地。公元前183年被羅馬人征服後,城市開始繁榮[2] 。艾米利亞大道穿過市中心,過去,摩德納的財富來自波河高地肥沃的土地,以及靠近艾米利亞大道便利的交通位置,現在則來自出產瑪塞拉里和法拉利賽車的汽車廠。當代最著名的抒情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羅蒂就出生在這裡。

建築結構

教堂一側的基爾蘭蒂娜塔是一座半哥特式半羅馬式的鐘樓,高84米,上面藏着的一隻從波洛尼亞偷來的水桶,為此曾引發兩個城市之間的戰爭。意大利詩人塔索尼在他的著名詩篇《偷來的水桶》中,描述過這段插曲。

珍貴遺產

  • 1997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準 C (I) (II) (III) (IV) 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
  • 2007年9月6日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羅蒂的棺木就安葬於此。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