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接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接入是中國的一個科技名詞。

目前,世界上只有兩種文字,一種是方塊文字,如漢字[1]、日文和韓文,還有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的西夏文[2]、契丹文,喃字等;另外一種是字母文字,主要包括拉丁字母文字、阿拉伯字母文字、粟特字母文字等。

名詞解釋

接入是無線通信系統中現實無線資源管理的基礎,良好的隨機接入控制策略則是實現用戶成功接入的保障。接入技術的不斷更新,新的業務不斷湧現。總體來說,接入策略包含自適應分配隨機接入信道資源策略和自適應接入概率值策略兩部分。

接入技術比較

基於雙絞線的ADSL技術

非對稱數字用戶線系統(ADSL)是充分利用現有電話網絡的雙絞線資源,實現高速、高帶寬的數據接入的一種技術。ADSL是DSL的一種非對稱版本,它採用FDM(頻分復用)技術和DMT調製技術,在保證不影響正常電話使用的前提下,利用原有的電話雙絞線進行高速數據傳輸。

從實際的數據組網形式上看,ADSL所起的作用類似於窄帶的撥號Modem,擔負着數據的傳送功能。按照OSI七層模型的劃分標準,ADSL的功能從理論上應該屬於七層模型的物理層。它主要實現信號的調製、提供接口類型等一系列底層的電氣特性。同樣,ADSL的寬帶接入仍然遵循數據通信的對等層通信原則,在用戶側對上層數據進行封裝後,在網絡側的同一層上進行開封。因此,要實現ADSL的各種寬帶接入,在網絡側也必須有相應的網絡設備相結合。

ADSL的接入模型主要由中央交換局端模塊和遠端模塊組成,中央交換局端模塊包括中心ADSL Modem 和接入多路復用系統DSLAM,,遠端模塊由用戶ADSL Modem和濾波器組成。

ADSL能夠向終端用戶提供8Mbps的下行傳輸速率和1Mbps的上行速率,比傳統的28.8Kbps模擬調製解調器將近快200倍,這也是傳輸速率達128Kbps的ISDN(綜合業務數據網)所無法比擬的。與電纜調製解調器(Cable Modem)相比,ADSL具有獨特的優勢是:它是針對單一電話線路用戶的專線服務,而電纜調製解調器則要求一個系統內的眾多用戶分享同一帶寬。儘管電纜調製解調器的下行速率比ADSL高,但考慮到將來會有越來越多的用戶在同一時間上網,電纜調製解調器的性能將大大下降。另外,電纜調製解調器的上行速率通常低於ADSL。

基於HFC網的Cable Modem技術

基於HFC網(光纖和同軸電纜混合網)的Cable Modem技術是寬帶接入技術中最先成熟和進入市場的,其巨大的帶寬和相對經濟性使其對有線電視網絡公司和新成立的電信公司很具吸引力。

Cable Modem的通信和普通Modem一樣,是數據信號在模擬信道上交互傳輸的過程,但也存在差異,普通Modem的傳輸介質在用戶與訪問服務器之間是獨立的,即用戶獨享傳輸介質,而Cable Modem的傳輸介質是HFC網,將數據信號調製到某個傳輸帶寬與有線電視信號共享介質;另外,Cable Modem的結構較普通Modem複雜,它由調製解調器、調諧器、加/解密模塊、橋接器、網絡接口卡、以太網集線器等組成,它無須撥號上網,不占用電話線,可提供隨時在線連接的全天候服務。

基於五類線的以太網接入技術

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開始以太網就成為最普遍採用的網絡技術,根據IDC的統計,以太網的端口數約為所有網絡端口數的85%。1998年以太網卡的銷售是4800萬端口,而 [2] 令牌網、FDDI網和ATM等網卡的銷售量總共才是500萬端口,只是整個銷售量的10%。而以太網的這種優勢仍然有繼續保持下去的勢頭。

傳統以太網技術不屬於接入網範疇,而屬於用戶駐地網(CPN)領域。然而其應用領域卻正在向包括接入網在內的其它公用網領域擴展。歷史上,對於企事業用戶,以太網技術一直是最流行的方法,利用以太網作為接入手段的主要原因是:

(1)以太網已有巨大的網絡基礎和長期的經驗知識;

(2)所有流行的操作系統和應用都與以太網兼容;

(3)性能價格比好、可擴展性強、容易安裝開通以及可靠性高;

(4)以太網接入方式與IP網很適應,同時以太網技術已有重大突破,容量分為10/100/1000Mb/s三級,可按需升級,10Gb/s以太網系統也即將問世。

基於以太網技術的寬帶接入網由局側設備和用戶側設備組成。局側設備一般位於小區內,用戶側設備一般位於居民樓內;或者局側設備位於商業大樓內,而用戶側設備位於樓層內。局側設備提供與IP骨幹網的接口,用戶側設備提供與用戶終端計算機相接的10/100BASE-T接口。局側設備具有匯聚用戶側設備網管信息的功能。

寬帶以太網接入技術具有強大的網管功能。與其它接入網技術一樣,能進行配置管理、性能管理、故障管理和安全管理;還可以向計費系統提供豐富的計費信息,使計費系統能夠按信息量、按連接時長或包月制等計費方式。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