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絲琺瑯景泰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掐絲琺瑯景泰藍 |
掐絲琺瑯,中國傳統工藝品,屬於琺瑯器品種之一,一般特指銅胎掐絲琺瑯,又稱"景泰藍"。使用其他金屬做胎的,如金胎掐絲琺瑯等。掐絲琺瑯的製作工藝也稱為掐絲琺瑯。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掐絲琺瑯
外文名稱; Cloisonn
別稱; 景泰藍
品種; 琺瑯器
簡介
掐絲琺瑯,其製作一般在金、銅胎上以金絲或銅絲掐出圖案,填上各種顏色的琺瑯之後經焙燒、研磨、鍍金等多道工序而成。掐絲琺瑯有着五彩斑斕、華麗奪目的魅力,由於其在明代景泰年間獲得了史無前例的發展,又一般多外飾藍色釉料,故習稱景泰藍,當然它也有飾紅、淺綠、深綠、白、葡萄紫、翠藍等色。
溯源
據考古發現,琺瑯器最早誕生於希臘,希臘普魯斯島出土的公元前12世紀的六枚戒指和雙鷹權杖首,被公認為最原始的掐絲琺瑯。到了公元前5-6世紀又曾燒造琺瑯器;直到公元6世紀,希臘拜占廷的琺瑯工藝逐漸發展,後至公元10-13世紀初,掐絲琺瑯工藝極為興盛。在12世紀,掐絲琺瑯器由阿拉伯地區直接或間接傳入我國。
事實上,阿拉伯地區的掐絲琺瑯傳入我國,應分為兩個階段:先是由彼地製作的掐絲琺瑯器,經由東西貿易的興起,隨着一般番貨傳入我國;而後又由於蒙古人統治歐亞大陸,建立大元帝國,由於人種的遷徙與文化技藝頻繁的交流,掐絲琺瑯的製作技巧隨着西方藝人傳入我國。明初,掐絲琺瑯已經被某階層的人士使用,到了景泰年間,琺瑯工藝臻於鼎盛。
製作工藝
掐絲琺瑯的製作大致可以分為7個步驟:制胎,即以紅銅板制出器形;掐絲,即將壓扁的銅絲依設計飾紋粘牢於胎體;燒焊,將其再次焊接牢實;點藍,依飾紋中顏色依次上釉彩,先點地,次點花,再點藍,後加亮白;燒藍,點一次藍即燒一次,重複多者可達3次;磨光,以細砂石、黃石及木炭分別逐次打磨光滑藍料與銅絲的粗糙處;鍍金,即拋光除銹的最後一道工序。可以說,掐絲琺瑯的製作工藝既運用了青銅工藝,又利用了瓷器工藝,同時又大量引進了傳統繪畫和雕刻技藝,堪稱中國傳統工藝的集大成者。
歷史發展
元代
蒙古人重視工匠,在長期的征戰過程中搜虜被統治地區的工匠並廣設工場來發展元代的手工業,西元1219年成吉思汗攻擊大食國,每每攻下一城,往往僅保住工匠,余盡殲滅,並分遣工匠於諸隊、或賞其諸子諸妻諸將、或召赴蒙古營中工作、或遣送蒙古。元蒙統一全國後,隨着對外交流的增多,許多身懷絕技的工匠紛紛來到中國,阿拉伯工匠帶來了燒造掐絲琺瑯的技術和主要原料。史載蒙人合贊(1271~1306),在元成宗時期冊封為伊兒汗國中統治波斯一帶的呼羅珊汗,合贊除精通其蒙古母語之外,也略悉阿拉伯、波斯、印度、中國、富浪等國語文,凡百工技藝,皆親手為之,製品尤較工匠為佳,又習知化學及一切較難藝術,如製作琺瑯、解化滑石、熔解水晶及凝縮、升華之術。在此不但可知琺瑯工藝在13世紀後期是屬"較難之藝術",同時由高居可汗之尊的合贊也研習琺瑯製作技藝的事實,凸顯此項技藝已獲元人的重視。
當時的掐絲琺瑯器可能盡為皇家服務的,由於燒造技術的不成熟,故生產規模並不大,產品並不多。從現存的幾件元代掐絲琺瑯器來看,中國工匠在學習、掌握燒造琺瑯技術後,為符合中國統治者的審美趣味,生產出了具有民族風格的製品,但裝飾品方式仍保留着一些阿拉伯的藝術韻味。
明代
雖然明初掐絲琺瑯工藝已逐漸被朝廷重視,但是真正引起文人注意與仕宦商賈珍藏,已經是明代晚期的事了。因此,真正早期的器物傳世下多,工藝技法也不是十分成熟,掐絲粗細不勻,掐絲常高出胎面較多;胎體、釉層較為厚重。其品種也不多,器型尚不出《格古要論》中所載的"香爐、盒兒、盞子、花瓶之類"。當時的掐絲琺瑯器一般沒有錦地,常以番蓮紋、蓮瓣紋裝飾,色彩也較單調,沒有混合色,然在一葉片內往往施兩三種顏色。
到了15世紀以後,掐絲琺瑯工藝取得極大發展,不僅造型、品種、釉色都顯著增多,而且工藝技巧也明顯進步。現存的明代掐絲琺瑯器物大多為明代晚期的產品,其品種很多,有鼎彝等宗教禮儀用品,也有大量的日常生活用品,如花瓶、薰爐、燈台、盒、盤、碗、碟等。造型一般端莊古雅,紋飾繁縟豐富,有番蓮、饕餮、蕉葉、龍鳳、雲鶴、菊花、山水、樓閣、人物等。借鑑錦、玉、瓷、漆等工藝傳統手法,突出了勾邊填色的圖案程式。琺瑯顏色豐富,而且混和色種類多,有藍、紅、黃、綠、白、天藍、寶藍、雞血紅、葡萄紫、紫紅、翠藍等等,釉色變化多而艷麗。
清代
清初宮內設立琺瑯作,專門研發琺瑯器。康熙時期掐絲琺瑯的風格,沿襲明代規範,掐絲細密釉色不及。當時的琺瑯器製作一般參考瓷器,造型、紋飾多效法瓷器。由於康熙把目光轉移到畫琺瑯的新技術上,以致於忽略掐絲琺瑯的製作,故當時掐絲琺瑯數量並不多,而且品種單調,以小型器物為主,而且質量不佳。這種狀況一直延續至雍正時期,雖然雍正朝的琺瑯作曾重新研製掐絲琺瑯技術,但效果不佳,因此,掐絲琺瑯的生產一直未能全面恢復。落雍正款的掐絲琺瑯器,僅有台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一件仿古豆形器。
只有到了乾隆時期,掐絲琺瑯工藝才全面興盛,並正式達到巔峰,並形成了內府造辦處、廣州、揚州、蘇州等幾個工藝中心。乾隆朝除了繼續仿製前朝的各種器皿外,還從事仿古銅器和宗教儀典方面所用的佛像、佛龕、佛塔、滿達、七珍八寶等供具之製作,更另闢蹊徑,燒制各種動物造型的實用兼陳設的器皿。一般日常生活用具,例如飲食用器、文房用具、日用的花瓶、花盆、轎瓶、香薰、臉盆、渾天儀、暖手爐、渣斗、鏡子、掛屏、燈座、帽架、魚缸、如意、齋戒牌、鼻煙壺、鐘錶、及翎管、班指、指甲套、髮簪等裝飾品等,不勝枚舉。其裝飾繁縟,紋樣採用傳統的螭龍、獸面、吉祥紋飾、蓮塘、山水、番蓮及蓮瓣、菊瓣和各種西洋式花朵。而且乾隆常把古代書畫名跡巧妙地運用到掐絲琺瑯的紋飾中,以追求繪畫藝術與琺瑯工藝的完美結合。掐絲的技術更為嫻熟,粗細均勻而流暢,色釉種類多樣,釉色艷麗、潔淨,但大多數缺透明溫潤的質感。同時結合鏨胎和畫琺瑯之製作技巧於一體,使掐絲琺瑯工藝之發展臻於極境。
乾隆以後,由於國勢逐漸衰落,掐絲琺瑯的製作也開始沒落,傳世的作品不多。清晚期的掐絲琺瑯器造型以瓶為主,式樣多有變化,但比例不是很協調。由於多藉助於機械成型,故器物胎體輕薄,掐絲線條流暢,但藝術品位明顯遜於乾隆琺瑯器。
延伸閱讀
北京掐絲琺瑯
掐絲琺瑯業已具有相當規模,產品數量龐大,成為宮廷掐絲琺瑯生產的後備基地。清初產品單薄樸素,乾隆時期受宮廷掐絲琺瑯工藝的影響,風格近似宮廷。至光緒 (1875~1908) 時受到宮廷採辦和出口需要的刺激,北京民間琺瑯業得到進一步發展。光緒十年(1884)慈禧50壽辰,內務府大臣福焜等貢進的掐絲琺瑯鳳凰、壽桃等代表了北京掐絲琺瑯的水平和氣魄。
揚州掐絲琺瑯
在乾隆時有了很大發展,生產了大量瓶、罐、爐、燈、瓶等器,並貢進宮廷。其器形別出新意,圖案變化多端,琺瑯色調也偏冷,冷暖色調對比強烈,琺瑯氣孔較密,掐絲細勁流暢,與內廷掐絲琺瑯的藝術風格截然不同。揚州掐絲琺瑯還用於室內裝飾鑲嵌。收藏於故宮博物院的掐絲琺瑯器中,有一部分是18世紀揚州的兩淮鹽政貢品。
廣州掐絲琺瑯
模仿北京景泰藍而又略有損益。有碗、盤、爐、盆、盒和嵌片等,特點是:掐絲生動,琺瑯鮮艷,地色稍深,用藍色地,掐絲回曲活潑,繁密緊湊,與北京掐絲琺瑯不同。它的盛期在乾隆時。[1]
參考文獻
- ↑ 金屬器 銅胎掐絲琺瑯景泰藍之美,開朗的筠筠,2021-03-17 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