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掐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掐絲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掐絲,將金銀或其他金屬細絲,按照墨樣花紋的彎曲轉折,掐成圖案,粘焊在器物上,稱為掐絲。是景泰藍製作中最關鍵的裝飾工序。

簡介

掐絲,是景泰藍製作中最關鍵的裝飾工序。古代金工傳統工藝之一。將金銀或其他金屬細絲,按照墨樣花紋的曲屈轉折,掐成圖案,粘焊在器物上,謂之掐絲。江蘇邗江東漢廣陵王墓所出龍形金飾即有掐絲工藝製成的圖形。此項工藝不僅在寶石、金銀飾上運用,琺瑯器也運用,如掐絲琺瑯器等。

掐絲技術起源很早,可能與貴金屬--金工藝的包鑲技術有聯繫。掐絲琺瑯起源于波斯(今伊朗),成熟於五、六世紀。以後由波斯傳到阿拉伯、東羅馬帝國等地 ,至少在遼代已傳入中國,中國首例發現掐絲工藝的是在巴林左旗契丹博物館藏的一對掐絲花冠金簪,便是掐絲工藝所制。

評價

掐絲這道工序是把扁細的銅絲用小鑷子掐折彎捲成各種紋樣圖案,規矩嚴謹地粘在景泰藍不同形狀的器物胎型上,然後施以五彩繽紛的琺瑯釉彩。所以,懂行的人常說,掐絲工序如同房屋的梁架,對產品的藝術水平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掐絲工藝要求藝人具有靈巧的手上功夫,而這功夫的掌握,是需要長期悉心磨練的。凡是見過金世權掐絲的人,當看到他手握一把尖尖的鑷子,手指微微轉動幾下之後,瞬間便化作朵朵金花、只只小鳥,以至湖光水色展現在器皿的胎型上時,無不為他那絕妙高超的技藝而驚嘆。 [1]

參考文獻

  1. 掐絲搜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