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掌心裡的愛(柳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掌心裡的愛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掌心裡的愛》中國當代作家柳線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掌心裡的愛

這幾年父親用上了智能手機,一開始他不想換掉手上的老人機,我小弟問他:「你不想你外孫、孫女?不想看看他們的視頻、相片?」父親當即就同意換了。隨即小弟幫父親申請了微信號,設了微信名。

父親是13歲便下地勞動和土地打了一輩子交道的老農民,知道他不會微信聊天,不會發視屏,我們平時交流還是打電話為主。從父親接電話的語調里我便能判斷出他在哪個地方。如果他的嗓門很大,講的話恨不得全世界的人都聽見,我就知道他一定是在老年活動室和一些老人聚在一起了。這時候,他舉着電話大聲說着:「我們都好,你不要掛念,你寄來的東西收到了,啊呀,花這麼多錢,我和你媽也吃不了這麼多……」我仿佛看見了他故意低調卻又得意的神態。

有微信,自然免不了就有微信群,和大家一樣我們姐弟五個和姑表兄妹們一起組建了一個家族群。平時,我們在群里胡侃海吹,有時做了自認為滿意的一道菜、一個點心,孩子的一次比賽、一份獎狀,出去旅遊拍的相片,閒時塗鴉的一幅小畫都會隨手曬在群里。這幾年我學習寫作,有時也會選擇一兩篇已發表的文章放到群里,求家人們的點讚,滿足一下自己的虛榮心。某天,群里出現了父親的身影,他認真地打了聲招呼:「大家好!」我們看到頭像異口同聲地驚呼:老爸!居然是老爸!表哥則喊道:老舅!老舅來了!我們紛紛發紅包,讓老爸搶紅包。果然,老爸領走了紅包,我們開心地說:老爸會搶紅包了,不錯,不錯!

原來,是回家看望父母的四妹把老爸拉進群里,便代他打個招呼,然後教他在微信群里搶紅包。

不過,這僅是父親唯一的一次發言,之後再沒出現老爸的聲音。群里偶爾會出現一些由他發出來的莫名符號或字母,我們看見了不明白是什麼意思,趕緊艾特問他:老爸,你在幹嘛呢?你想說啥?可是,半天沒有回應。二妹笑着說:老爸估計在發電報,這是暗號呢,哈哈!我打電話給他:爸,你有啥事?剛才你想說啥?

父親不好意思地說:沒啥,是我不小心碰到了,沒事,沒事。

那天,恰是四妹的孩子滿月,表弟在群里發個紅包給她。不一會兒,紅包被老爸領走了。我看見了趕緊電話他:「爸,這個不是搶的,是專屬紅包,我們不能拿。」老爸說:「我沒搶,就是想打開看看裡面有多少,這個錢我沒要。」我頓時笑得肚子痛。

之後,父親依然沒有在群里出聲,漸漸的,大家都忘記了群里父親的存在。

去年冬季,據說有超強寒潮來襲,怕冷的我早早準備了加厚羽絨服,然後就坐等冷空氣來臨,就像小時候父親為我買了雨鞋我就天天盼下雨一樣。可是南寧天氣老是不冷,我想羽絨服恐怕是用不上了,心疼幾千塊錢白花了。正這麼想着,某天突然起風變冷了,我趕緊裹上羽絨服,從頭至尾武裝起來像是要去南極登峰。出外辦事時我順手來個自拍,把自己的臃腫形象放到群里。

第二天,我打電話給父親,問候老家是否冷,衣服穿夠了沒?父親反過來問我南寧是否冷,一向報喜不報憂的我當即回話:怎麼會冷呢,這裡的冬天暖和,毛衣都用不上。父親說:你都穿成這樣,應該是很冷了!原來,父親在群里看到我的自拍像了。

去年的一次回老家,遇到了久不聯繫的親戚,他熱情向我打招呼,誇我文章寫得好。我一時愣住,他是從哪裡看到我的文章呢。母親說,是你爸給他看的,他手機上有你的文章。

我突然就惴惴不安了,父親也懂得點開鏈接看?況且手機屏幕不大,他眼睛又老花,他是怎麼看下來的?更何況我目前的文章水平還不足以讓推介給人看呀!這樣想着,我覺得那以後文章要寫好一點了。

今年春節臨近,我打電話和父親聊過年,他說今年政府鼓勵就地過年,你們就別回了,小王(我妹夫)身體不適住院,老三除夕放假先回婆家吃年夜飯,小五年三十要到家了……,我發現,父親講的這些都是近期我們姐弟幾個在群里的聊天記錄。他在一旁默默不語,但卻把我們的一言一行都看在眼裡,放在心上了。 這幾天,天氣咋暖還冷,知道父親一定是在地里忙着耕播種,擔心他年紀大了不注意身體,我又電話給他,發現父親的聽力大不如以前了:

我:爸,家裡冷嗎?

父親:我在地里種玉米呢!

我:問你天冷嗎?要多穿衣服!

父親:孩子開學啦?萌萌也上學了!

我:你在地里幹活脫衣服,過後記得及時穿上,不要感冒了!

父親:你們都上班了,娟娟也回到學校了,做老師的總要提前到校的……

……

是的,父親老了,他開始聽不清電話里我的聲音,他說他的,說着自己在群里看見的我們。

我莫名的心傷。我知道,老家的此刻已到了春暖花開的季節,我也知道此刻的老家一定非常寧靜,靜得只有老人、老房、老水缸。 是的,我們一天也離不開手機,我們聊天秀朋友圈,我們玩遊戲刷抖音,我們看小說追視劇……

但又有多少老人他們手裡也捧着一個手機,可他們不會聊天,不會發朋友圈,不會購物……他們在等着的僅僅是掌心裡的電話聲。 不,他們掌心裡捧着的是自己的孩子。

[1]

作者簡介

柳線,原籍浙江,現居廣西南寧,從事物業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