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揮汗如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揮汗如雨

來自 快資訊網 的圖片

揮汗如雨是一則來源於歷史故事成語,這個故事最早出自《戰國策·齊策一》。

該成語是指抹下來的汗就像下雨一樣,形容天氣熱,出汗多。一般用多作謂語定語狀語,也作補語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揮汗如雨 [1]

近義詞 揮汗成雨汗流浹背

出處 《戰國策·齊策一》

成語拼音 huī hàn rú yǔ

語法 兼語式,作謂語、定語、狀語、補語

注音字母 ㄏㄨㄟ ㄏㄢˋ ㄖㄨˊ ㄧㄩˇ

成語出處

西漢·劉向《戰國策·齊第一》

臨淄之途,車轂擊,人肩摩,連衽成帷,舉袂成幕,揮汗成雨。

西漢·劉向《晏子春秋·雜下》

張袂成蔭,揮汗成雨,比肩繼踵。

成語故事

春秋中後期,齊國的國君齊景公一心想恢復齊桓公時期稱霸中原的偉業。他知道,要想稱霸中原,必須首先制服南方的楚國。但他不知道楚國的底細,不敢貿然用兵。於是,他就派晏嬰出使楚國,以探聽一下虛實。

楚國這時正是楚靈王當政。他是一個目空一切、專橫跋扈的昏君,根本不把中原各國放在眼裡。當他得知齊國派晏嬰來訪問的消息後,就叫來幾個親信的大臣,湊在一起商量對付晏子的計策,想藉機侮辱一下齊國的使者。

楚靈王說:"齊國這次派來的使者是晏子,是齊國赫赫有名的人物。聽說此人足智多謀,能言善辯。但他這次來到我們楚國,咱們得想個辦法捉弄捉弄他,讓他知道咱們楚國的厲害。"

大臣們聽楚靈王這麼一說,一個個都皺緊眉頭,挖空心思來想壞主意。過了一會兒,一聽,一齊拍手叫好。接着,他們又給楚靈王獻上不少壞點子。

這一天,晏嬰率領使團來到了楚國都城的門口,一位楚國大臣前來迎接。晏子正要向城門邁步走去,那位大臣卻說:"先生身材矮小,從這裡人城吧。"晏嬰一看那是一個剛挖好的、與他矮小的身高相仿的洞。頓時,怒火湧上了晏嬰的心頭,他真想轉身回去,可又一想:齊王交給的任務還沒完成,怎麼能回去?應該狠狠地回敬他們,於是,他定了定神,鄭重其事地對那位大臣說:"這是狗洞,不是城門。我是到楚國來訪問的,應該走城門。假如楚國是狗國的話,那麼我們情願從這個狗洞裡進去。"

那位楚國大臣被晏嬰不冷不熱地罵了個張口結舌,只得羞慚地讓晏嬰一行人從正門進了城。第二天,晏嬰入官,拜見楚靈王。楚靈王只微微欠了欠屁股,便翻起白眼,故作驚訝地說: "難道你們齊國沒人了嗎?怎麼派你來了?"

晏嬰一聽,知道是楚靈王侮辱自己的另一招,就不甘示弱地說:"瞎子才會說齊國沒人了。且不說別處,僅都城臨淄,人就多得數不清。街上的行人只要一揚手,就能遮住太陽;他們揮一揮汗水,地上就如同下過一場大雨。一年到頭,始終是肩擦肩,腳碰腳,怎麼能說齊國沒人呢?"

楚靈王接着又問:"既然齊國有那麼多人,怎麼派你這個矮小的人來做使節呢?"晏嬰說:"既然大王問起,我就實說了吧。我們齊國派使節有一標準,上等人派往明君的國家,平常的人派到平庸君主的國家;下等人派到無能國君的國家。我是齊國最下等的人,所以,就被派到貴國來了。"楚王連續被晏嬰挖苦、奚落,無話可說,只得好好招待晏嬰。晏嬰以他的機智、勇敢、雄辯,捍衛了國家和自己的榮譽。

成語寓意

尊重他人是一種美德,是一種高尚的情操。只有尊重他人,才能獲得他人對你的尊重。要想贏得他人尊重,就必須先從尊重他人做起。楚王自視高貴,在接見齊國使者晏嬰時態度傲慢、出言不遜,企圖侮辱齊國,但被機智的晏嬰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不但侮辱別人不成,反倒侮辱了自己。正是楚王不懂得尊重別人才會自招其辱。現實生活當中,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有自尊心的,所以在與朋友、同學們的交往中,我們應該尊重他人,尊重朋友。只有多給予別人一分尊重和理解,你才會多獲得一束燦爛的陽光。

成語運用

成文用法

用多作謂語,也作定語、狀語、補語。

運用示例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五》:"其人伏地惕息,揮汗如雨,自是怏怏如胅。"

成語辨析

揮汗如雨與汗流浹背都形容汗很多。但有區別:

①揮汗如雨是比喻性的;汗流浹背是直陳性的。

②汗流浹背能形容緊張、慚愧恐懼等;揮汗如雨不能。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