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挖泥蟲的女人(李煥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挖泥蟲的女人》中國當代作家李煥才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挖泥蟲的女人

海灘很空闊,目光飄落在那些駝鳥的身上,一隻,兩隻,三五隻……不,那是女人,她們在彎腰揮鋤。女人在種地麼?不是的,在趕海。海灘這片大田用不着耕種。潮去潮來,海水天天在播種,海灘上就有魚有蝦有蟹有螺,還有黃鱔沙蟲泥蟲。海邊人靠海吃海。男人們揚帆出海,在風中浪里賺錢,海灘就交給女人們。女人下海灘採回海鮮,家裡的餐桌就很豐盛,也豐富鎮上的集市。海鮮換回柴米油鹽醬醋,還換回花布頭巾香油什麼的,日子也就樂滋滋的。

趕海就是踩着退潮海水的腳後跟趕下海灘來。女人的頭上都戴頂大竹葉帽,臉蛋拿毛巾包住,又穿着長袖的衣褲。海灘光禿禿的,日頭很毒,海風很粗礪,別讓細嫩的肌膚給糟蹋了。成群結隊的女人扛着鋤頭、鐵鏟,挑着竹籃噼里啪啦走下海灘來了,頓一下足,目光掃一下,就分散在沙灘、泥灘、草地上。趕海的分工很細,捕捉不同的活物,要用不同的工具,還要到不同的處所去。撈蝦捕魚捉螃蟹是水上的活,要在水道、溝壑、淺灘、港灣里奔忙,讓男人去干;挖沙蟲、泥蟲和海螺,就在沙灘、泥灘或草地上,要有足夠的耐心,都是女人們干。女人又根據各自所好,或挖海螺,或挖沙蟲、泥蟲。心急的人愛挖海螺,比如在那沙灘上挖珠白螺紅口螺噴水螺或者排海,不一會籃子就沉甸甸的了,尤其在草地里挖毛蚌,抓把五齒耙刮幾下,咯的一聲,就刮出一個大毛蚌,不一會就筐滿籃滿了。好動的人就喜歡鏟沙蟲,提柄尖頭的小鐵鏟在沙灘上尋尋覓覓,瞧見沙蟲的「眼」,紮下去,一撬,一條手指粗的沙蟲就活生生掀了出來。更多的人在泥灘或者草地上挖泥蟲,鋤頭起起落落,翻開一片片地,硬是把泥蟲翻出來。

家鄉人真聰明,把泥蟲叫做泥魚。泥魚不會游水,也沒一點魚的模樣,圓圓的,長長的,筷子頭那麼粗,後邊還拖着一截麻線一樣的尾巴,完全是蟲的樣子。可是叫「魚」好,海上生長的就是魚的家族,海邊人吃魚吃蝦吃蟹吃得心安理得,管它長成怎麼個樣子!要是叫做「蟲」,咦,瞧着心裡就起疙瘩,我肯定不敢吃,估計很多人也不願意吃。泥魚實在是好吃,拿來炒芹菜,或者炒蔥,又甜又香又脆,鮮美極了。要是拿來煮湯,或者打邊爐,那湯水淡紫色,舀一湯匙,呷一口,嘴巴就忍不住連咂幾下。如果拿來煮粥,那味道更是特別,嘴上嚼着,心裡就美滋滋的。我們海邊人的餐桌上自然經常擱着泥魚,可是人家不讓我們獨享這人間珍味。不知不覺中泥魚的美味擾動了外邊人的嗅覺,刺激他們的味蕾,人家也搶着吃。泥魚拿到市場去,好多人就圍過來搶購;許多賓館酒家乾脆把泥魚當作特色菜招徠四方貴客;有的人為了品嘗到泥魚的美味,特意從很遠的地方驅車到我的家鄉來。有意思的是,外邊人又把泥魚叫做泥蟲,可是他們不忌諱,照樣吃得津津有味。

都說泥蟲是我們家鄉的特產,其實別處的海灘也生長泥蟲,可能是那裡的人沒挖,或者不會挖。我們村的女人曾在三亞的海灘挖出泥蟲,也有人在廣西北海的海灘挖到泥蟲。只是,別處的泥蟲都不如我們家鄉的肉質細嫩,味道鮮甜可口。也許是我們村前那新英灣的地理環境得天獨厚,養育出這世間的尤物。新英灣面朝南海,水域寬闊,入海口窄窄的,潮漲潮落海水來來回回滋潤海灘,灣里卻四時風平浪靜。北門江和春江兩條河流聯綴從山上跑來,把山裡的氣息和養分匯入新英灣,灣水清澈肥美,鹹淡適宜,加上海灘的泥沙潔淨,質地細膩,生長的魚、蝦、蟹、螺、鱔都品質上佳,尤其沙蟲和泥蟲,味道更加獨特。

新英灣上挖泥蟲的女人多是我們攀步村人,村里最會挖泥蟲的就是二紅姐。泥蟲躲在泥灘或者草地下,兩三寸深,二紅姐踩下海灘,就知道哪片泥灘或者草地里泥蟲最多,有多大條,像是她看透地下,看見下邊鑽動的泥蟲。其實,我們村的女人也都有這個本領。不是女人們有特異功能,是地下的泥蟲在地面上留下了痕跡。泥蟲軟綿綿的,可鑽地的能耐一點不差。潮水上灘時,它們從地下鑽出,伸條尾巴,捕捉水裡的微生物,退潮了,它們拉泡屎,又鑽回地下。挖泥蟲的女人就是依據留在地面上那彎彎曲曲泥蟲屎的疏密和粗細,判斷地下泥蟲的多少和大小。二紅姐挖泥蟲的本領在於用鋤頭,她下鋤利索、準確,又深淺適當。鋤頭落地,不偏不倚恰好擦到泥蟲的身邊,伸手一拔,泥蟲就出來了。許多女人都不願意挨在二紅姐身邊挖泥蟲。挖了一陣子,二紅姐的竹籃就沉甸甸的,自己的籃子卻還輕,籃里又有不少鋤斷了的泥蟲,相形見絀,很沒面子。

其實,更多的女人喜歡和二紅姐在一起挖泥蟲。挖泥蟲很辛苦,翹個屁股朝天,面朝泥土不停地揮鋤,很累人的。有二紅姐在,大家就不覺累。二紅姐是個活寶,會製造笑聲。日頭爬上頭頂了,海灘的水氣蒸騰,汗粒像毛毛蟲在身上爬,二紅姐直起腰,伸手在胸前、在背脊抓一把,讓鋤頭柄支在自己的胸前,叫大家歇一歇,說個笑話樂一樂。女人的肚裡都有一個私密的袋,積攢着有趣的故事,都抖了出來,笑聲就蹦跳在大家面前,樂開了,就感覺一身的輕鬆。潮水又上灘了,女人的籃子滿滿的,心裡也滿滿的,也就快活地踩着潮頭走回村里來。 [1]

作者簡介

李煥才,男,主要從事散文小說創作,有散文集《海岸的年輪》出版。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