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葚異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原文 元代郭居敬《全相二十四孝詩選》:漢蔡順,少孤,事母至孝。遭王莽亂,歲荒不給,拾桑葚,以異器盛之。赤眉賊見而問之。順曰:「黑者奉母,赤者自食。」賊憫其孝,以白米二鬥牛蹄一隻與之。[1]
詩讚: 黑椹奉萱幃,啼飢淚滿衣。赤眉知孝順,牛米贈君歸。
譯文
蔡順,漢代汝南(今屬河南)人,少年喪父,事母甚孝。當時正值王莽之亂,又遇饑荒,柴米昂貴,只得拾桑葚來充飢。有一天遭遇赤眉軍,義軍士兵厲聲問道:「為什麼把紅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開裝在兩個簍子裡?」蔡順回答說:「黑色的桑葚供我母親食用,紅色的桑葚留給自己吃。」赤眉軍憐憫他的孝心,送給他兩斗白米、一隻牛蹄子。蔡順帶回去供奉他的母親,以示敬意。
注釋
事: 照顧,供奉。
孤: 小的時候父親便死了。
不給: 不能供給,沒有飯吃。
桑葚: 桑樹的果實。
赤眉賊: 赤眉軍,新莽末年農民起義軍,因用赤色染眉做標誌,故稱。
憫: 可憐;憐憫。
黑者、赤者: 分別指黑色的桑葚(熟透的)與紅色的桑葚(未成熟)。
西漢末年,王莽篡權,施行暴政,廣大人民陷於水深火熱之中。琅琊人樊崇率領一百多名饑民起義。為了避免起義兵士跟王莽的兵士混雜,樊崇叫部下在眉毛上塗上紅顏色,這樣,樊崇的起義軍得了一個別名,叫「赤眉軍」。
不久,赤眉軍打到汝南地區,為了避戰禍,老百姓都外出逃難。由於連年的兵荒馬亂,又遇災荒,許多百姓不是死於飢餓,就是背井離鄉、出外求生。有個叫蔡順的,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家裡只有老母和他二人相依為命。為了養育他長大成人,母親一直守寡,為此吃了很多苦頭。所以蔡順對母親特別孝順,眼下遇上了荒年,母親經不起逃荒之苦,蔡順便陪伴母親留在了鄉間。由於家中無糧,無奈之下,蔡順只好到林中拾取桑葚以求果腹。
這一天,蔡順拿起簍子,對母親說要出去拾些桑葚。母親看着瘦弱的兒子,忙叮囑道:「孩子,外面兵荒馬亂的,不要跑遠了讓娘牽掛。」蔡順恭恭敬敬地對母親說:「母親,您的身體要緊,不要顧念孩兒。您就安心在家中等我吧!」
蔡順背着一個簍子,抱着一個簍子,來到林中。林子裡的桑葚都被採光了,飢腸轆轆跑了好長時間也沒看到一棵有果實的。就在他焦急的時候,忽然,隱隱約約看到遠處有一片桑林。他急忙跑過去,看到地上落着不少桑葚,他如獲至寶。他把紅色的桑葚放在一個簍子裡,把黑色的桑葚放在另一個簍子裡。拾了許久,蔡順看看天色,已經很晚了,母親恐怕早就餓了。想到這兒,便準備回家。剛走出叢林,忽然,一隊人馬到了跟前。一個士兵見了他,厲聲問道:「你是何人?為什麼一人在此?」蔡順見這些人眉毛上都塗上紅顏色,他曾聽人說過赤眉軍的事,知道遇見了起義軍,就回道:「我叫蔡順,就住在山腳下。因為戰亂,家中沒有糧食充飢,只好上山拾些桑葚果腹。」那個士兵見蔡順帶着兩個簍子,將黑色的桑葚和紅色的桑葚分開,不知搞什麼名堂,就把他帶到頭領面前。頭領看了看蔡順,問他為什麼不外出求生。見他簍子裡采的桑葚並不多,卻用兩個簍子將黑色和紅色的分開,就問他為什麼。蔡順回答說:「黑色的桑葚是熟透的,比較甜,是給老娘吃的;紅色的桑葚還沒有熟透,是酸的,要留給我自己吃。母親年紀大了,眼睛不好使,分開來母親好拿。」那個頭領一聽,心裡不由一震,一下想起了家鄉的老母親。是啊,自己加入赤眉軍很久了,家裡的老母現在怎樣了呢?再看看眼前之人,語真心善,顆顆桑葚充滿了對母親的孝敬之心。蔡順的孝子之心深深打動了這位頭領,他令手下快去拿來兩斗白米,還有一頭牛。他要把米和牛送給蔡順,要蔡順帶回去供奉他的母親。
誰知蔡順卻拒絕了,他說:「就是因為戰亂我才拾取桑葚給母親果腹,戰亂不知讓多少家庭流離失所,多少父母挨餓受凍。你們快回家吧,白髮蒼蒼的父母正盼望你們早日平安歸來呀。」士兵們看到蔡順如此孝敬母親,不禁思念起家鄉的親人,都不想再四處征戰,想儘快回到父母身邊,以盡孝道。那個頭領對蔡順說:「是啊,我也要回家照顧年老的雙親,以盡孝心。這頭牛你就收下吧!你母親那麼大年紀了,天天吃桑葚,時間久了身體受不了!」接着,又把兩斗白米給了蔡順。想到家中的母親,蔡順只得收下了。 孝是中華傳統文化提倡的行為,也許世界上最不能等待的事情就是孝敬父母,所謂「百行孝為先」,不就是盡其尊親、養親、孝親之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