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拾葚供親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拾葚供親
二十四孝之一

近義詞

反義詞

出 處 :《二十四孝

體 裁成語

屬 於 :褒義詞

拾葚供親是一個中國的漢語成語。講述了漢代蔡順的孝行,出自《二十四孝》。

原文

蔡順,少孤,事母至孝。遭王莽亂,歲荒不給。拾桑葚,以異器盛之。赤眉賊見而問之,順曰:「黑者奉母,赤者自食。」賊憫其孝,以白米二斗、牛蹄一隻與之。[1]

譯文

東漢時期的蔡順,很小就喪父成了孤兒,對待母親非常孝敬。當時正遭遇王莽篡漢之亂,年景也是荒年,糧食不夠吃,只得拾桑葚果(充飢),並用不同的器皿盛着。一天赤眉軍(漢末義軍,統治者污為賊)撞見他後就問道他(為什麼把紅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開裝在兩個器皿里?)。蔡順回答說:「黑色熟透的桑葚是供老母食用,紅色未熟的桑葚留給自己吃。」赤眉軍同情他的孝心,送給他白米兩斗、牛腿一隻讓帶回去供奉他的母親(以示敬意)。

詩讚

黑葚奉萱闈,啼飢淚滿衣。赤眉知孝順,牛米贈君歸。

故事

東漢時期有一個叫蔡順的人,年幼時便失去了父親,母親含辛茹苦地把他拉扯成人。他對母親非常孝順,常說:「即使肝腦塗地,也報答不了母親的養育之恩。」當時,恰逢王莽起兵,烽火四起,天下生靈慘遭塗炭。又遇到災荒,地里糧食欠收,人們都沒法吃飽肚子。總不能讓娘親餓肚子吧,蔡順非常着急,起早貪黑到處找吃的,然而當時那種境地,談何容易。他只好去挖野菜、剝樹皮,煮熟搗爛了給母親吃。看着年邁的母親吞咽得那麼艱難,他難過得心如刀絞。

一次,蔡順在一處偏僻的地方意外地發現了一棵桑樹,樹上結滿了桑葚。桑葚有紅有黑,蔡順嘗了嘗,發現紅的味道酸澀,黑的則甘甜無比。他喜出望外,拚命地採集,又用不同的器皿分別盛裝着。這時,一個赤眉軍正好路過,看到蔡順正忙碌着,便和顏悅色地問他采葚幹什麼?蔡順樂呵呵地說: 「吃呀!那邊黑甜的給母親吃,這邊紅澀的給自己吃。」這個赤眉軍一聽,敬佩蔡順是個孝子,又憐憫他們的處境,當下慷慨解囊,送給他一條牛腿、二斗白米。蔡順千恩萬謝,帶着採摘的桑葚和赤眉兵送的東西回家了。

視頻

拾葚供親

參考資料

  1. 拾葚供親,好故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