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拾牛糞(龐祥藝)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拾牛糞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拾牛糞》中國當代作家龐祥藝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拾牛糞

看到這個題目,也許會覺得不雅。但是,拾牛糞是普通的農事,是最古老的文明。

童年的時候,牛是我們農家的主要勞動,像犁田耙地那樣的粗重活兒,都是由牛去乾的。養牛,是鄉下人種莊稼的需要,我家裡就領養了生產隊一頭牛。假日去放牛,是母親交給我的重要任務,也是我樂意去做的事情。牛是牲畜,自然不懂得講衛生,它屙糞便只是一種生理現象,不受時間和地點限制。每次看見牛屙糞便,我都有所迴避,總覺得牛糞是骯髒的。

有一天,我從牛棚里趕牛到外面去放,當走到大嬸的家門前時,牛突然站着不肯走,我用鞭子抽它也無濟於事。糟了,它要屙糞便了,我急起來就用腳猛踢它,牛還是不聽使喚,在大嬸家門口屙了一堆糞便,真是氣死我了。大嬸從屋裡走了岀來,我想,這次我肯定要挨罵了。可是,看見我那緊張的樣子,大嬸不但沒有罵我,還笑着安慰我:「娃仔,你不必自責,如果要說錯也是牛的錯。再說了,牛吃的是草,它的糞便不怎麼臭。我家院子裡那棵楊桃樹長不高,正需要牛糞給它作肥料呢。」聽了大嬸的話,我如釋重負,心裡好受多了,趕着牛急忙往村外走去。

從那以後,不知道什麼原因,我不但不覺得牛糞骯髒,反而喜歡看別人拾牛糞。班裡有一名坐在我後面的女生,她幾姐妹和她母親經常拾牛糞。聽說把牛糞交給生產隊,可以按重量記工分。那個周日,我在野外放牛,就遇見那個女生和她母親在拾牛糞。她母親挑着畚箕走在前面,她提着扒子跟在後面,母女倆在草地上、田埂上到處找牛糞。一看到牛糞,就用扒子將它勾起來,放進畚箕里,她們累了半天才拾到兩畚箕牛糞。在廣闊的田野上,母女倆的身影顯得很渺小,但是,她們熱愛勞動的精神動力卻是那麼強大。

在放牛的那些日子裡,我一直在思考着,牛糞的作用究竟有多大呢?終於有一天,老師在上《自然常識》課的時候告訴了我們。牛糞的主要用途,是經過發酵之後做農家肥,將這種肥料施給莊稼,不僅提高了莊稼的產量,而且提高了質量。除此之外,牛糞可以當飼料,養魚、養蚯蚓,也可以經過處理製造沼氣,還可以當藥材使用。那本來令人看了心生厭惡的牛糞,居然有那麼多的用處,真是生活中處處有學問啊。

我也曾經拾過牛糞,體驗過拾牛糞帶來的樂趣。那是冬日的一個下午,我和幾個小夥伴在草地上放牛。牛靜靜地吃草,我們愉快地玩耍,旁邊的地里有位老伯在掘番薯,他種的番薯又粗又壯,真叫人羨慕。突然,老伯向我們招手,我們就往他那裡跑過去。他指着我們說:「你們幾個,快去給我拾些曬乾了的牛糞來,我給你們獎賞。」我糊塗了,現在是番薯的收穫季節,又不是種番薯的時候,大伯要牛糞幹什麼呢?大伯看我們都愣在那裡,又催我們說:「快去呀!」我們都是聽話的乖孩子,就分散在草地上去尋找干牛糞,像尋寶人尋找着千年的寶藏一樣。好不容易,我們拾到了一堆干牛糞,搬過來堆在老伯的跟前。在我們拾干牛糞期間,老伯已經挖好了一個土坑,並且拔來乾草鋪墊在上面。他將干牛糞一塊一塊留有縫隙地疊在乾草上,用火柴點燃了乾草。頓時,土坑裡飄起了一縷縷青煙,隨之,一股牛糞酸中帶腥的難聞氣味瀰漫在我們周圍,我捂着鼻子想跑開,但又想知道老伯在搞什麼名堂。

不一會兒,青煙消散了,牛糞的臭味也神奇地消失了,土坑中的牛糞變成了紅紅的炭火,我們都圍過來取暖。這時,只見老伯撿來幾塊土坯放在炭火上,然後在上面放上好幾隻大番薯。這時候我才恍然大悟,原來,老伯叫我們拾干牛糞是為了取火,而取火是為了烘烤番薯。過了一陣,烤熟了的番薯散發岀誘人的香味。老伯示意我們吃番薯,我們剝掉烤焦了的番薯皮,聞一聞,真香呀!於是,就狼吞虎咽起來,絲毫沒有聞到之前那股酸中帶腥的臭味。吃着美味可口的番薯,我才知道,它就是老伯給我們的獎賞。我仿佛沿着時間的隧道,回到刀耕火種的時代,過着原始人那種無拘無束的生活,灑脫極了!

老伯看到我們吃得那麼開心,臉上綻放出燦爛的笑容。

童年那不經意的拾牛糞經歷,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久久不能忘記。拾牛糞,讓我明白一個道理:有些東西表面看像是骯髒的,本質卻是乾淨而有用的。由此看來,「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又有什麼錯呢?[1]

作者簡介

龐祥藝,筆名共此時,廣東省湛江市人,大學本科學歷,湛江市作家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