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拾回橋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拾回橋鎮位於沙洋縣,鎮政府駐拾回橋,面積142.86平方千米(2017年)。拾回橋鎮為全省楚天明星鄉鎮之一,耕地面積5533.3公頃,總人口40859人(2017年),計劃生育率99.31%,人口自然增長率0.19%。全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5.8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3.7億元,農業總產值2.1億元,實現財政收入903萬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400萬元,全鎮人均收入3080元。[1]

中文名: 拾回橋鎮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沙洋縣

面 積: 142.86平方千米(2017年)

電話區號: 0724

人口數量: 40859人(2017年)

車牌代碼: 鄂H

行政機構

鎮政府駐拾回橋,面積142.86平方千米(2017年)。轄4個居委會、17個村委會:接龍橋、工商橋、新河街、北街路、大新、塘坡、馬新、東風、橋河、楊場、香店、王橋、周店、五八、丁新、丁崗、劉店、七里、老山、古林、瓦廟。

經濟

2016年,拾回橋鎮全年完成生產總值85497萬元,財政收入767萬元,存款餘額2.265億元,貸款餘額613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5086元,增加536元。

2016年全年實現財政總收入為767.7萬元。其中本級一般預算收入為65.81萬元,上級補助收入701.89萬元。財政支出為782.83萬元,其中:本級支出762.73萬元,專項上解20.1萬元。全年可用財力為768.6萬元,當年赤字15.13萬元,上年結餘25.43萬元,累計結餘10.3萬元。

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為1.03億元,其中5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4050萬元。全鎮轄通村公路79公里,已建設9條,55.8公里。報紙發行份數1100,雜誌發行份數1200,報紙流轉額16萬,信箱、報箱54個,郵政作業總量120萬,郵政儲蓄年初3500萬元,年末4800萬元。網絡管理中心1個,有線電視戶2650戶,有線電視收看人數15000人。

第一產業

實現農業總產值4.66億元,增加33%。優質稻基地面積達6萬畝,優質油基地面積達6.5萬畝,蝦稻連作面積達1萬畝。出欄生豬5.56萬頭,出欄肉牛2652頭,出籠家禽93萬隻,禽蛋產量達2409噸,優質水產品產量達8086噸。以橋河蔬菜運銷合作社、橋河蔬菜基地為龍頭的蔬菜種植已初具規模,種植面積逐年增加。蔬菜種植面積達3500畝,蔬菜大棚達1200個,年產蔬菜達6萬噸,實現年銷售收入2800萬元。「鄂雍一號」、「孝感香蔥」、「白梗實芹」等名優蔬菜品牌遠銷武漢、長沙、南昌等地。着力培育新型農民,扶持農業合作社的發展。發展農業科技示範戶174戶,由他們向周邊農戶輻射,帶動共同發展。加快農業機械化進程,全年共購進各種農業機械101台套,極大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41台插秧機的購入,使機械插秧在全鎮得以推廣。五八村被確定為全國農業機械化荊門·沙洋核心示範片。全鎮共扶持發展了農業專業合作社6個,切實解決農業產銷鏈問題。致力於發展品牌農業,提高農產品附加值。打造和發展以大米、米糠油為主產品的「楚稻香」、「楚峰米糠油」等糧油系列品牌;以風乾鴨、風乾雞、風乾鵝為主產品的「楚小鴨」等風乾系列品牌;以名優蔬菜及無公害蔬菜為主產品的「鄂雍一號」、「孝感香蔥」、「白梗實芹」等蔬菜系列品牌。其中「楚稻香」被省糧食局授予「放心大米」榮譽稱號。在2008年中國·武漢第五屆農業博覽會上,楚小鴨風乾鴨、風乾雞系列榮獲博覽會金獎;在第十七屆中國食品博覽會暨交易會上,楚小鴨成功與沃爾瑪超市簽訂銷售協議。

第二產業

實現工業總產值3.98億元,增加21%;規模企業產值達1.8億元,增加80%;完成國地稅任務132萬元,占全年任務的120%。簽約項目6個,項目總金額達4800萬元,其中2800萬元項目資金已投資到位,並建成投產。新增楚小鴨食品有限公司、正軍糧食加工廠和五八糧食加工廠三家規模企業,規模企業達到8個。楚小鴨食品有限公司不斷發展壯大,風乾系列年產量達500萬隻,年產值高達1000萬元,解決了10多名下崗職工和20多名農村富餘勞動力的就業。

經濟作物

農業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已經形成了糧食、油料、蔬菜、水產、林業等五大支柱產業。現已建成以漢宜公路為走廊的570.3公頃綠色環保蔬菜基地;以代當村為中心、張新村為軸心的264.3公頃的林業、花卉基地,全鎮已形成了「南魚北果中間菜」的農業產業化板塊經濟格局。

招商引資

民營經濟蓬勃發展,鎮政府確定「招商引資富鎮。民營經濟強鎮」的指導思想,壯大發展湖北玉雅集團、荊門市拾回橋新河街糧食加工廠、荊門市章華糧機廠、醜小鴨禽蛋廠、沙洋縣拾回橋印刷廠、拾回橋液化氣站、接龍橋加油站、東升碳素廠等骨幹民營企業。

城鎮建設

城鎮基礎設施完善。境內建有日供水量5000噸的自來水廠,110千伏的變電站,郵電通信已集光纖、微波、無線、程控及快節奏、全方位、多層次的網絡等多種現代化通訊手段。集鎮街道基本實現「門前三化」,鎮容鎮貌明顯改觀,文教衛生事業長足發展,文化生活豐富,交通發達,市場功能完善,各項服務設施一應俱全,投資環境優良。

教育建設

沙洋縣拾回橋鎮團委從實際出發,採取有效措施深入開展增強團員意識主題教育活動,努力使教育活動落到實處。拾回橋鎮團委一是爭取領導重視,有600多人參加了動員會,黨政領導都出席會議並作了重要講話;二是抓好調研,通過發放徵求意見表,向市、縣、鎮三級人大代表、黨政機關幹部、教職工和學生團員收集各類建議300多條,為切實抓好教育活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三是開展好活動,通過辦專欄、幫扶結對等形式加強團組織的吸引力和凝集力。有70多名團幹部同需要幫助的團員青年結成幫扶對子,從生活、學習和思想上對他們給予幫助,用真誠的行動換取青年的認同,教育活動得到了廣大團員青年的擁護和好評。

知名人物

董紅嬌

堅韌是董紅嬌的性格。「體育帶給我快樂,為了為國爭光的理想,再苦也值。」董紅嬌說。她可以每天練6個小時,一堅持就是5年。於是2005年巴西世界肢殘人運動會,第一次出國比賽的她就摘得800米冠軍。

百年神樹

現存的銀杏其歷史可追溯到7000萬年以前的古新世(第三紀早期)。由於生產周期長,又稱公孫樹,樹葉,果實可入藥,生產銀杏葉茶和中成藥製品,具有防治心腦血管疾病、抗病毒、消炎、抗血繡活化因子、延緩衰老和美容等治療和保健作用。拾回橋鎮這棵古銀杏枝葉茂密,樹型優美,樹皮黑褐色,有淺裂紋,高在30到35米之間,樹圍約3.5米以上,兩人都抱不盡,直徑2.2米,據專家考證樹齡達400年以上,被當地群眾稱為「神樹」保護起來,外人高價收購也不賣。該樹已經被林業部門列入珍稀保護樹種。

獲得榮譽

2020年7月29日,入選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命名名單。

視頻

沙洋縣拾回橋鎮第十八屆社區文化節暨納涼晚會剪輯版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