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擁抱太湖(李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擁抱太湖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擁抱太湖》中國當代作家擁抱太湖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擁抱太湖

湖,也稱內陸的海。她是大地的眼睛,是一種流動的深情。其水勢煙波浩淼,水天一色;但已沒有了海的野性,仿佛文靜的少女,明眸秋波瀲灩不驚。

太湖是其中較有代表性的一處。

「三萬六千頃,千頃頗黎色。」太湖在皮日休的筆下更是遼遠寬闊,碧波蕩漾;其實太湖水面方圓2200平方公里,列我國五大淡水湖之季。這裡水美魚肥,素有魚米之鄉的稱謂。唐人陸龜蒙把太湖描寫為:「鱗光換水容,目色燒山翠。」可見,從古至今太湖一直是富庶之地。

太湖之所以名聞遐邇,是因為她不禁富賈一方,而且具有豐富的人文景觀和歷史文化積澱。相傳春秋戰國時期范蠡偕美女西施來此泛舟游湖,被此處美景所迷而流連忘返,遂建蠡園定居於此。此後,歷代文人騷客常到此處遊玩潑墨,唐代詩人白居易初游太湖就樂不歸蜀,並寫下了《宿湖中》:

水天向晚碧沉沉,樹影霞光重疊深。

漫月冷波千頃練,苞霜新桔萬珠金。

幸無案牘何妨醉,縱有笙歌不廢吟。

十隻畫船何處宿?洞庭山腳太湖心。

詩人對太湖的卷戀可見摯深。太湖,以其旖旎風光和深邃的歷史文化吸引着中外遊人。向晚時分,朝霞時刻,這時的太湖「雲輕似可染,霞爛如堪摘。」波光粼粼的水面上,白帆魚舟綽約點點,旅遊快艇風馳電掣。初識太湖,無不被這裡的景色所吸引。天空鷗鳥翱翔,水上魚舟競渡,岸上樹影婆娑,亭閣人影遊動,仿佛是一幅三維太湖風景圖;似曾相識已久,相擁已久。

人對事物總有一種心靈感應。我對太湖的感知就很迅捷。漫步黿頭渚,其狀若黿頭的地貌,臨水而建的長春橋,涵虛亭,更讓人對世事虛懷若谷,對生活充滿春天般的情懷。黿頭渚令人感悟,讓人相思;還有更為使人相擁之處——三山。這是位於黿頭渚西約3公里的湖上公園,它由東鴨、西鴨和大磯、小磯等島嶼組成,其景以孤見奇,以小取勝。登臨大磯極頂眺望,湖光山色,美不勝收,令人心曠神怡。如果赤條條地撲進水裡暢遊,其水柔膩潤膚、爽身提神,我當時就有沁在水中不再登岸的想法;如果不是導遊催得急,我真想與太湖常相擁,不分離。其感受總讓我魂牽夢繞。

難怪范蠡舍高官厚祿而不去,枕太湖而生息;白居易忘情于山水情懷,與太湖相擁而眠。太湖其景確實令人陶醉得痴迷。你看,初秋的傍晚,湖波浩蕩,碧空如洗,水天一色,廣闊渺遠;湖畔岸邊,樹影綽綽,一抹晚霞把餘輝撒向重林,霞光與樹影融合為一體。當一輪皎潔的月亮當空升起,柔和瀰漫的月光灑滿太湖,湖面上千頃波光,閃爍如白練,更如金光點點的桔林,披上一層清霜。

此情此景,我情不自禁地想起「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歌詞來。多麼美妙迷人!多麼令人神往!無論你我,與其相見,將其相擁,就會忘情其水。[1]

作者簡介

李芙,男,黑龍江省大慶人,大學文化。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