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網易網 的圖片

漢語詞彙,漢語拼音為nǐ,形聲字,從手,疑聲。本義為揣度猜測,後又有類比效仿打算起草等意。其中,擬人為一種文學作品中一種常見的修辭手法

基本信息

詞目: [1]

田字格中的 擬

繁體部首:手,部外筆畫:5,總筆畫:8

五筆:RNYW

倉頡:QVIO

鄭碼:DZOD

筆順編號:1215434

四角號碼:58000

字形結構

漢字首尾分解: 扌以

漢字部件分解: 扌以

筆順編號: 1215434

筆順讀寫: 橫豎橫折捺撇捺

釋義

【動】

(形聲。從手,疑聲。本義:揣度)

(揣chuǎi 〈動〉本義:測量;量度。《說文》曰"揣,量也"。《方言》十二:" 度量曰揣")

1. 同本義〖conjecture〗 揣度(而定),初步定下

注意:不同於單純的猜測

擬,度也。--《說文》

擬 行止而擬度焉。--《周禮·射人》注

考慮方面的"度"或"擬度",不是單純的猜測,而是一定範圍(一種度量)或規則裡面的推測,這是"度"的特殊性。

1)一般性質:初定(草定)

初步定下來。

擬之而後言,議之而後動。--《易·繫辭上》

先生說的可單是擬題?--《儒林外史》

如,擬用、擬任、擬是(初步認定)、擬托(打算委託)、擬定〖workout〗、擬論、擬題(擬定題目)、懸擬(不可靠的草定)、擬足、擬跡(揣度足跡)、

2)決定方面:打算〖intend〗

打算是初步決定。

擬用左通政。--清·張廷玉《明史》

又如:擬作(準備有所作為);擬待(打算);擬蹤(打算達到);

3)寫作方面:起草〖draw up〗

命君擬旨。--清·梁啓超《譚嗣同傳》

又如:草擬(起草;初步設計);擬制(草擬制訂);擬奏(起草奏章;準備奏呈)

2.類似化

1)比擬〖similar;analogous;compare〗

復舉劍擬之。--《漢書·李廣蘇建傳》

非它山可擬。--宋·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

不可擬小孤。

擬之如天。--清·黃宗羲《原君》

又如:擬主(自比作主人);擬制(比擬其規模製度);擬物(修辭方法之一。把人擬作物或把物擬作人,或把甲物擬作乙物);擬倫(比擬;倫比);擬容(形貌上的比擬);擬聖(比擬聖人);擬質(比擬)

2)模仿〖imitate〗

衡乃擬班固《兩都》作《二京賦》。--《後漢書·張衡傳》

又如:模擬(模仿);擬經(模仿經典);擬水(古代祭祀儀式中模擬盥洗的動作);擬托(模擬假託);擬象(謂模仿其狀);擬貌(摹擬描摹);擬儀(模仿其法度;仿效)

3)效法〖follow the example of〗。

如:擬制(仿效帝王制度);擬法(效法);擬則(效法;模仿);擬跡(仿效);擬效(仿效);擬聖(仿效聖人);擬范(效法);擬學(仿效);擬憲(效法)

3、靠近

客以劍擬王,王頭隨墮湯中。--晉·干寶《搜神記》

此"擬"肯定不是"比劃,作砍的樣子",那種環境不可能如此,只能是靠近,體現某種智慧,後面省略"砍"。

4、亞類

如:擬病毒,它是亞病毒,也稱作"類類病毒"。"類病毒"是目前已知最小的可傳染的致病因子,比普通病毒簡單,而"擬病毒"必須通過輔助病毒才能複製,比最小病毒的功能還差一級。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