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拉丁非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拉丁非洲法語:Afrique latine,葡萄牙語:África Latina)或羅曼語非洲指的是官方語言或主要語言屬於羅曼語族,受拉丁文化影響的非洲國家和地區,這些國家或地區有相當一部分人口操法語、葡萄牙語、西班牙語或意大利語這四種羅曼語族語言中的一種或幾種,這些語言並非非洲本土語言,它們的傳播源自歐洲殖民主義對非洲的殖民擴張,是法蘭西比利時、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五個殖民帝國的遺產。

拉丁非洲諸國大多是法語圈國際組織或葡萄牙語國家共同體的成員,其中有七國加入了拉丁語聯盟。

東起埃及西至摩洛哥的北部非洲地區曾是羅馬帝國屬地,因而拉丁語[1]在北非發展為變種北非拉丁語,曾通行於今突尼斯共和國、阿爾及利亞和摩洛哥,直到阿拉伯帝國征服這些地區後為阿拉伯語取代,最終於13世紀消亡。意大利語曾是原非洲意屬各殖民地的官方語言,但如今沒有一個非洲國家將其作為官方語言。

非洲的意大利語

厄立特里亞、 埃塞俄比亞、 利比亞和索馬里四國的意大利語是意大利的殖民遺產:在1991年以前,索馬里的各所大學將意大利語作為文化語言,但該國95%的人不會說意大利語,該國的官方語言是索馬里語[2]和阿拉伯語,在鄰近肯尼亞的沿海地區也有索馬里人說斯瓦希里語。在利比亞,意大利語在該國獨立後不再被使用。在埃塞俄比亞,意大利語只在1936年至1941年意大利占領該國期間使用。

在上述四國中,唯一保護意大利語殖民遺產的是厄立特里亞,在該國的首都阿斯馬拉有唯一一所意大利語學校阿斯馬拉意大利語學校(意大利語:Scuola Italiana di Asmara),每年有470名學生由此畢業。

拉丁非洲的聯邦構想

巴泰勒米·波岡達構想中的拉丁非洲合眾國示意圖,合眾國由中非共和國與今天的安哥拉、布隆迪、喀麥隆、乍得、剛果民主共和國、剛果共和國、赤道幾內亞、加蓬和盧旺達組成。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在戰爭中遭受重創的法國已無力維持龐大的殖民帝國。在非洲法語圈殖民地相繼宣布獨立之際,原法屬赤道非洲烏班吉沙立獨立運動領袖、中非共和國「建國之父」巴泰勒米·波岡達為應對烏班吉沙立獨立後面臨的來自周邊地區的巨大的經濟挑戰,提議全法屬赤道非洲各地區獨立並與中部非洲的其他原法國、比利時和葡萄牙殖民地(均操羅曼語族法語、葡萄牙語或西班牙語)合併成立聯邦制的拉丁非洲合眾國。波岡達的這一構想雖未能實現,但對赤道非洲國家至今仍有影響。

視頻

拉丁非洲 相關視頻

張維為:越來越多非洲、拉丁美洲國家在借鑑中國經驗,西方開始緊張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