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紙的故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報紙的故事》是中國現當代著名作家孫犁的散文。
作品欣賞
一九三五年的春季,我失業家居。在外面讀書看報慣了,忽然想訂一份報紙看看。這在當時確實近於一種幻想,因為我的村莊,非常小又非常偏僻,文化教育也很落後。例如村里雖然有一所小學校,歷來就沒有想到訂一份報紙。村公所就更談不上了。而且,我想要訂的還不是一種小報,是想要訂一份大報,當時有名的《大公報》。這種報紙,我們的縣城,是否有人訂閱,我不敢斷言,但我敢說,我們這個區,即子文鎮上是沒人訂閱過的。
我在北京住過,在保定學習過,都是看的《大公報》。現在我失業了,住在一個小村莊,我還想看這份報紙。我認為這是一份嚴肅的報紙,是一些有學問的,有事業心的,有責任感的人,編輯的報紙。至於當時也是北方出版的報紙,例如《益世報》、《庸報》,都是不學無術的失意政客們辦的,我是不屑一顧的。
我認為《大公報》上的文章好。它的社論是有名的,我在中學時,老師經常選來給我們當課文講。通訊也好,有長江等人寫的地方通訊,還有趙望雲的風俗畫。最吸引我的還是它的副刊,它有一個文藝副刊,是沈從文編輯的,經常登載青年作家的小說和散文。還有小公園,還有藝術副刊。
說實在的,我是想在失業之時,給《大公報》投投稿,而投了稿子去,又看不到報紙,這是使人苦惱的。因此,我異想天開地想訂一份《大公報》。
我首先,把這個意圖和我結婚不久的妻子說了說。以下是我們的對話實錄:
「我想訂份報紙。」
「訂那個幹什麼?」
「我在家裡閒着很悶,想看看報。」
「你去訂吧。」
「我沒有錢。」
「要多少錢?」
「訂一月,要三塊錢。」
「啊!」
「你能不能借給我三塊錢?」
「你花錢應該向咱爹去要,我哪裡來的錢?」
談話就這樣中斷了。這很難說是愉快,還是不愉快,但是我不能再往下說了。因為我的自尊心,確實受了一點損傷。
是啊,我失業在家裡呆着,這證明書就是已經白念了。白念了,就安心在家裡種地過日子吧,還要訂報。特別是最後這一句:「我哪裡來的錢?」這對於作為男子漢大丈夫的我,確實是千鈞之重的責難之詞!
其實,我知道她還是有些錢的,作個最保守的估計,她可能有十五元錢。當然她這十五元錢,也是來之不易的。是在我們結婚的大喜之日,她的「拜錢」。每個長輩,賞給她一元錢,或者幾毛錢,她都要拜三拜,叩三叩。你計算一下,十五元錢,她一共要起來跪下,跪下起來多少次啊。
她把這些錢,包在一個紅布小包里,放在立櫃頂上的陪嫁大箱裡,箱子落了鎖。每年春節閒暇的時候,她就取出來,在手裡數一數,然後再包好放進去。
在妻子面前碰了釘子,我只好硬着頭皮去向父親要,父親沉吟了一下說:
「訂一份《小實報》不行嗎?」
我對書籍、報章,欣賞的起點很高,向來是取法乎上的。
《小實報》是北平出版的一種低級市民小報,屬於我不屑一顧之類。我沒有說話,就退出來了。
父親還是愛子心切,晚上看見我,就說:
「願意訂就訂一個月看看吧,集晌多糶一斗麥子也就是了。長了可訂不起。」
在鎮上集日那天,父親給了我三塊錢,我轉手交給郵政代辦所,匯到天津去。同時還寄去兩篇稿子。我原以為報紙也像取信一樣,要走三里路來自取的,過了不久,居然有一個專人,騎着自行車來給我送報了,這三塊錢花得真是氣派。
他每隔三天,就騎着車子,從縣城來到這個小村,然後又通過彎彎曲曲的,兩旁都是黃土圍牆的小胡同,送到我家那個堆滿柴草農具的小院,把報紙交到我的手裡。上下打量我兩眼,就轉身騎上車走了。
我坐在柴草上,讀着報紙。先讀社論,然後是通訊、地方版、國際版、副刊,甚至廣告、行情,都一字不漏地讀過以後,才珍重地把報紙疊好,放到屋裡去。
我的妻子,好像是因為沒有借給我錢,有些過意不去,對於報紙一事,從來也不聞不問。只有一次,帶着略有嘲弄的神情,問道:
「有了嗎?」
「有了什麼?」
「你寫的那個。」
「還沒有。」我說。其實我知道,她從心裡是斷定不會有的。
直到一個月的報紙看完,我的稿子也沒有登出來,證實了她的想法。
這一年夏天雨水大,我們住的屋子,結婚時裱糊過的頂棚、壁紙,都脫落了。別人家,都是到集上去買舊報紙,重新糊一下。那時日本侵略中國,無微不至,他們的舊報,如《朝日新聞》、《讀賣新聞》,都傾銷到這偏僻的鄉村來了。妻子和我商議,我們是不是也把屋子糊一下,就用我那些報紙,她說:
「你已經看過好多遍了,老看還有什麼意思?這樣我們就可以省下塊數來錢,你訂報的錢,也算沒有白花。」
我聽她講的很有道理,我們就開始裱糊房屋了,因為這是我們的幸福的窩巢呀。妻刷漿糊我糊牆。我把報紙按日期排列起來,把有社論和副刊的一面,糊在外面,把廣告部分糊在頂棚上。
這樣,在天氣晴朗,或是下雨颳風不能出門的日子裡,我就可以脫去鞋子,上到炕上,或仰或臥,或立或坐,重新閱讀我所喜愛的文章了。
1982年2月9日[1]
作者簡介
孫犁(1913年5月11日—2002年7月11日),原名孫振海,後更名孫樹勛,筆名有孫犁、力編、縱耕、余而立、土豹、原平、林冬苹、林冬平、芸夫、孫芸夫、耕堂、芸齋、姜化、庸廬、時限等,河北安平人,是一位中國現當代小說家、散文家。1927年開始文學創作。早年曾當過機關職員、小學教員。中國現代作家、散文家,「荷花澱派」的創始人,歷任天津日報社副刊科副科長、報社編委,中國作協天津分會主席,中國作協第四屆顧問,第五、六屆名譽副主席,中國文聯榮譽委員。1940年代發表的文集《白洋淀紀事》是其代表作。1950年代又發表了《鐵木前傳》、《風雲初記》等作品。2002年7月11日晨六點病逝於天津,終年89歲。[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