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護國運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護國運動

來自 搜狐 的圖片

中文名稱: 護國運動

時間: 1915年12月

作戰方: 北洋軍、護國軍

護國運動,又稱護國戰役、護國戰爭、護國之役、洪憲之役,是辛亥革命後發動的反對袁世凱復辟帝制的運動。護國運動起因是袁世凱在1915年12月於北京宣布接受帝制,南方將領唐繼堯蔡鍔李烈鈞等在雲南宣布獨立,並且出兵討袁。袁世凱的軍隊受挫,南方其他各省之後亦紛紛宣布獨立。袁世凱在內外壓迫後宣布取消帝制,並於數月後病逝。[1]

事件背景

袁世凱復辟

兩千多年的中國封建帝制被辛亥革命所推翻,建立了中華民國。然而,孫中山領導下建立的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成立還不滿100天,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就被北洋軍閥袁世凱奪取。在竊取了中央政權後,袁世凱倒行逆施,對外賣國,對內獨裁。令中國人民發指的是,1915年12月12日竟然宣布復辟封建帝制。

討袁戰爭失敗後,袁世凱下令取締國民黨,取消國民黨議員資格和強制解散國會,圖謀復辟帝制。為取得日本政府對復辟的支持,1915年5月與其簽訂賣國的「二十一條」。8月,指使其親信、幕僚成立進行復辟帝制活動的「籌安會」。12月12日申令接受「推戴」為中華帝國皇帝,下令改次年為洪憲元年。

雲南準備

雲南地處中國西南隅,是一個偏僻險阻的山區省份。西、南兩面分別與英屬緬甸、法屬越南接壤,東面與非北洋勢力控制的黔桂交界。辛亥革命後,北洋軍閥勢力未伸入雲南。雲南成為「二次革命」後,革命力量保存較為完整的唯一省份。除了在袁世凱政府的嚴令下,蔡鍔被調入京,一部分高級軍官如羅佩金、黃毓成、顧品珍等被黜外,新軍內部的辛亥革命時期的革命軍官基本上原封不動地保存了下來。

雲南軍政界中,許多老同盟會員多次秘密集會或串聯,醞釀反袁鬥爭。雲南省陸軍軍官大多參加過重九起義,「強烈反對袁氏稱帝陰謀」。滇軍中下級軍官,三、五組集,揚言要「先解決滇局,以聳人聽」。

護國運動前夕,雲南進行了秘密擴軍。唐繼堯一方面公開添編兩個警衛團,又借補充之名,召募退伍官兵,並徵召新兵,「以待編制」。又「以治安為名,密令各縣整飭地方團隊,以侯時機」。並招募志願參軍的學生數百人。

護國運動爆發前夜,滇軍共兩個師及一個混成旅,人數約近15000人。

交戰雙方

北洋軍

北洋軍和川、湘、粵等省軍隊共約8萬人,從川、湘、桂三路攻滇,第1路司令馬繼增率北洋陸軍第6、第3、第20師各一部及部分混成旅,由湘西經貴州從東面攻入雲南,第2路司令張敬堯率北洋陸軍第7師和第3、第6、第8師各一部,與駐川北洋軍和川軍會合由北面進攻雲南。曹錕任第1、第2路總司令。第3路為廣東陸軍第1師師長、雲南查辦使龍覲光部由粵經桂入滇,襲擾護國軍後方。

護國軍

討袁護國軍約2萬人,蔡鍔、李烈鈞分任第1、第2軍總司令,唐繼堯任都督府都督兼第3軍總司令。計劃第1軍攻川,第2軍入桂、粵,第3軍留守雲南,乘機經黔入湘,爾後各軍在武漢會師北伐。另由都督府左參贊戴戡率一部兵力入黔策動起義。

事件經過

雲南起義

1915年12月25日,唐繼堯、蔡鍔、李烈鈞等向全國發出通電,宣布雲南獨立,反對帝制,武力討袁。按照中華民國成立時的體制和名稱,設立都督府,以唐繼堯為都督。組織護國軍,以蔡鍔、李烈鈞為護國第一、二軍總司令,統兵出征,分別進入四川、廣西等地;唐繼堯兼任護國第三軍總司令,留守雲南。

1915年12月27日中午,唐繼堯親至雲南省議會宣布獨立,即成立軍政府,仿照辛亥革命時的武昌軍政府形式,推舉一位都督和一位總司令,唐繼堯為都督。

1915年12月29日,袁世凱下令褫免唐繼堯、任可澄、蔡鍔的官爵,並派第一師師長張子貞代理將軍,第二師師長劉祖武代表巡按使,令他們就近押解蔡、唐等人來京治罪。

1916年1月1日,雲南軍政府發布討袁檄文,歷數袁世凱二十大罪狀,號召全國軍民共同討伐袁世凱,保衛共和民國。

四川之役

1916年1月16日,蔡鍔所部劉雲峰梯團抵達滇川接壤之新場。17日,向川南鎮守使伍祥禎部發起進攻。次日,占領四川高縣西北之橫江。19日,向敘府(今宜賓)西南之安邊進攻。第1支隊在正面實施佯動,第2支隊利用夜暗迂迴至安邊側翼,突然發起攻擊,伍部向敘府潰逃。護國軍乘勝追擊,21日占領敘府。嗣後,袁軍分四路反攻敘府,均被擊退。

27日,貴州護軍使劉顯世宣布貴州獨立,並派出兩路黔軍協同雲南護國軍作戰。一路由黔軍第1團至第3團合編為護國軍東路支隊,王文華任司令,進擊湘西。一路由第5、第6團和戴戡所率滇軍合編為滇黔聯軍右翼軍,戴任總司令,向四川綦江、重慶一帶進攻。2月13日,戴部抵川黔邊境松坎(屬貴州桐梓)。14日,向川軍第1師等部發動進攻,至18日,連克綦江以南之東溪、馬口埡等地。下旬,袁軍陸續增兵向戴部反攻,戴部相繼退守東溪、松坎,與敵對峙。

蔡鍔所部趙又新梯團一部與已起義川軍劉存厚第2師,於2月初聯合向四川瀘州發起攻擊,一度占領瀘州外圍藍田壩、月亮岩等要點。北洋軍陸續抵瀘後,護國軍寡不敵眾,退守納溪等地待援。23日,蔡鍔根據敵我態勢,決定採用兩翼包圍、正面突破戰術,以攻勢防禦消滅袁軍。28日開始反擊,戰至3月6日,袁軍傷亡慘重,護國軍亦因彈藥不濟,人員疲憊,分路撤出納溪至敘蓬溪(今護國鎮)一帶有利地形休整。15日,蔡鍔乘袁軍官兵厭戰,物資補給極其困難之機,決定集中主要兵力分三路反攻納溪。17日,擔任主攻的右翼趙又新梯團從納溪以東之白節灘發起進攻;中路顧品珍梯團在正面牽制敵軍;左翼劉存厚部攻占江安,保障主力側翼安全。19日,護國軍全線突破袁軍前沿陣地,殲敵一部。至3月底,陸續收回失地。袁軍傷亡甚眾,無力繼續作戰。

湘西之戰

1916年1月下旬,王文華率護國黔軍進抵黔湘邊境後,立即分路向湘西袁軍進攻。第1團於2月2日晚乘湖南晃州(今老晃)城中袁軍歡度舊年除夕之機發起攻擊,袁軍不備,次日敗逃蜈蚣關(距晃州東約15公里)。黔軍進占晃州。4日,攻克蜈蚣關,殲袁軍第5混成旅和鎮遠道守備部隊各一部。第3團於2月5日克黔陽。其間,第2團攻占麻陽城外圍部分據點,曾兩次攻城未果。13日,第1、第3團聯合向沅州(今芷江)發起攻擊,袁軍棄城逃走。14日,黔軍占沅州。王即以第1團一部兵力支援第2團再攻麻陽城,16日攻克該地。至2月下旬,護國黔軍連克洪江、靖縣、通道、綏寧等地,擊潰袁軍約3個混成團兵力。3月中旬,袁軍向麻陽、黔陽等地發動反攻。護國黔軍頑強抗擊,牽制湘西袁軍向主要方向四川轉移兵力。

滇桂邊之戰

1916年2月20日,李烈鈞部由昆明向廣西開進。3月初,在滇桂邊境之廣南、富寧地區與龍覲光部展開激戰。第2軍張開儒梯團於富寧東面之皈朝地區擊退龍軍第1路司令李文富部多次進攻,雙方成僵持狀態。第2軍方聲濤梯團與龍軍第2路司令黃恩錫部在廣南地區激戰數日,將黃部擊退。15日,寧武將軍陸榮廷通電宣布廣西獨立。雲南護國軍趁勢向龍軍發動反攻。與此同時,由雲南前出廣西截擊龍軍的第3軍趙鍾奇梯團進抵西隆(今廣西隆林),與方聲濤梯團夾擊黃恩錫部。黃部戰敗,殘部向滇南逃竄。由第3軍一部改編的挺進軍黃毓成部,此時亦由雲南經貴州興義進抵廣西百色,協同桂軍包圍龍覲光指揮部,並將其全部繳械。李文富見大勢已去,率眾投降。竄至滇南的龍軍第3路龍體乾土匪武裝和黃恩錫殘部,遭第3軍劉祖武等部阻擊,部分被殲,部分逃離滇境。

事件影響

是近代由中國資產階級單獨領導的僅次於辛亥革命的又一次革命運動。從雲南開始的護國戰爭粉碎了封建帝制的延續陰謀,恢復了共和制。但是,護國運動並未最終推翻北洋軍閥統治。

護國運動的結果,推翻了「洪憲」帝制,推翻了袁世凱,而最終迫使段祺瑞宣布恢復《臨時約法》和國會。因此,護國戰爭是一次勝利的革命戰爭。但是護國運動的勝利果實終于歸於北洋軍閥段祺瑞,國家政權並沒有發生革命性轉移,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地位仍然沒有改變。

護國運動是辛亥革命的繼續,打倒了竊國大盜袁世凱,制止封建帝制死灰復燃,再造了共和,挽救了國家,鞏固了辛亥革命的成果,它的功績永載史冊。

1916年12月,國會決定,以每年12月25日為護國運動紀念日。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