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抗風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抗風桐
原圖鏈接抗風桐

中文名:抗風桐

學 名:Pisonia grandis R. Br.

別 稱:白避霜花、無刺藤、麻楓桐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原始花被亞綱

目:中央種子目

科:紫茉莉科

屬:膠果木屬

種:抗風桐

分布區域:印度、斯里蘭卡、馬爾代夫、馬達加斯加等地

命名者及年代:R. Br.,1810

抗風桐(學名:Pisonia grandis R. Br.)是紫茉莉科、膠果木屬常綠無刺喬木,高達14米。樹幹直徑30-50厘米,最大可達87厘米,具明顯的溝和大葉痕,樹皮灰白色,因受風影響,枝條很少。葉對生,葉片紙質或膜質,橢圓形、長圓形或卵形,頂端急尖至漸尖,基部圓形或微心形,常偏斜,全緣,聚傘花序頂生或腋生,長1-4厘米,寬3-5厘米,果實棍棒狀,長約12毫米,寬約2.5毫米,種子長9-10毫米,寬1.5-2毫米。花期夏季,果期夏末秋季。 抗風桐是陽性樹種,喜陽,抗旱,耐鹽,不擇土壤。其生長速度快,在防風、海岸固沙、調節海島氣候以及海島植被恢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抗風桐能適應強光、乾旱和貧瘩等生長條件,是熱帶珊瑚島植被恢復的重要樹種。原產地用葉作為豬飼料。 [1]

抗風桐分布地區

分布於印度斯里蘭卡馬爾代夫馬達加斯加等地。在中國分布於台灣東部和西沙群島。生於林中。

抗風桐形態特徵

常綠無刺喬木,高達14米。樹幹直徑30-50厘米,最大可達87厘米,具明顯的溝和大葉痕,被微柔毛或幾無毛,樹皮灰白色,皮孔明顯。因受風影響,枝條很少。葉對生,葉片紙質或膜質,橢圓形、長圓形或卵形,長(7-)10-20(-30)厘米,寬(4-)8-15(-20)厘米,被微毛或幾無毛,頂端急尖至漸尖,基部圓形或微心形,常偏斜,全緣,側脈8-10對;葉柄長1-8厘米。


聚傘花序頂生或腋生,長1-4厘米,寬3-5厘米;花序梗長約1.5厘米,被淡褐色毛;花梗長1-1.5毫米,頂部有2-4長圓形小苞片;花被筒漏斗狀,長約4毫米,5齒裂,有5列黑色腺體;花兩性;雄蕊6-10,伸出花被約2毫米;柱頭畫筆狀,不伸出。果實棍棒狀,長約12毫米,寬約2.5毫米,5棱,沿棱具1列有粘液的短皮刺,棱間有毛;種子長9-10毫米,寬1.5-2毫米。花期夏季,果期夏末秋季。

抗風桐產地環境

分布於印度、斯里蘭卡、馬爾代夫、馬達加斯加、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東北部、太平洋島嶼和中國。在中國分布於台灣(東部)和西沙群島。生於林中。抗風桐為中國西沙群島最主要的樹種,常成純林。 抗風桐是陽性樹種,喜陽,抗旱,耐鹽,不擇土壤。 抗風桐

抗風桐繁殖方法

抗風桐於5月中旬果實呈現微黃色時採集新鮮成熟的果實,置於密封袋內,然後用吸足水後的苔蘚覆蓋密封袋內的抗風桐果實,於8℃下冷藏7天,每天將密封袋打開透氣10分鐘,完成後熟處理;將果實從密封袋中取出置於常溫清水中浸泡48小時,待果殼軟化後加入適量河沙並用手輕輕揉搓將果殼與種子分離,使用尼龍網撈將漂浮在水面的果殼撈出,加入95%敵克松可濕性粉劑並輕輕攪勻,所述敵克松的加入量為抗風桐種子和回沙混合物重量的0.5%,3分鐘後將水濾除,得到抗風桐種子和河沙的混合物。將抗風桐種子和河沙的混合物均勻散播山河沙、椰糠、混炭上按重量10:2:1混合製成的播種基質上,並鋪1厘米厚由椰糠、河沙按重量比1:1混合製成的覆蓋基質,放置手蔭圃內,覆蓋層塑料尊膜,保特營養上基質濕潤,防棚內溫度保持在30℃,3天後將塑料薄膜移走,6天後種子出苗率為92%。

苗期管理

待幼苗長至6厘米時,移植於遮陰80%的蔭棚內的預先裝有營養土的營養袋內培育,所述的營養土為紅壤土:河沙:珍珠岩:椰糠:泥炭土:過磷酸鈣按重量比為4:4:2:1:0.5:0.5製成的混合物。培育15天後,淋1次生根肥溶液,該生根肥溶液為生根肥與水按重量比為1:600配製而成;培育30天後,淋第1次複合肥溶液,該複合肥溶液為複合肥(N-P-K=15-15-15)與水按重量比為1:500配製而成,以後每隔30天淋複合肥溶液1次。待幼苗長至6厘米時,移植於遮陰80%的蔭棚內的預先裝有營養土的營養袋內培育,所述的營養土為紅壤土:河沙:珍珠岩:椰糠:泥炭土:過磷酸鈣按重量比為4:4:2:1:0.5:0.5製成的混合物。培育15天後,淋1次生根肥溶液,該生根肥溶液為生根肥與水按重量比為1:600配製而成;培育30天後,淋第1次複合肥溶液,該複合肥溶液為複合肥(N-P-K=15-15-15)與水按重量比為1:500配製而成,以後每隔30天淋複合肥溶液1次。

抗風桐栽培技術

在植株生長良好後,可部分打開遮陰網,利於植物接受更多光照。培育18天抗風桐苗高70厘米,培育360天抗風桐苗高達到100厘米。抗風桐粗生,後續無需過多養護也能生長良好。

抗風桐主要價值

其生長速度快,在防風、海岸固沙、調節海島氣候以及海島植被恢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抗風桐具有葉片厚、比葉面積低、柵欄組織發達、海綿組織細胞間隙小等形態解剖特徵,利於其對光能和水分的利用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過氧化氫酶活性高、脯氨酸含量較高,丙二醛含量較低,表明其具有較強的抗旱性。


抗風桐生長的土壤養分含量低,但其葉片營養元素含量高,表明其對土壤養分的利用能力高,對土壤養分貧瘩脅迫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因此,抗風桐能適應強光、乾旱和貧瘩等生長條件,是熱帶珊瑚島植被恢復的重要樹種。原產地用葉作為豬飼料。

參考來源

  1. 抗風桐, 植物智,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