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投宋於庭翔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龔自珍

作品名稱:投宋於庭翔鳳

作者:龔自珍

朝代:清代


投宋於庭翔鳳》,作者龔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人,號定盦(一作定庵)。漢族,浙江臨安(今杭州)人。晚年居住崑山羽琌山館,又號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詩人、文學家和改良主義的先驅者。龔自珍曾任內閣中書、宗人府主事和禮部主事等官職。主張革除弊政,抵制外國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則徐禁除鴉片。48歲辭官南歸,次年卒於江蘇丹陽雲陽書院。他的詩文主張「更法」、「改圖」,揭露清統治者的腐朽,洋溢着愛國熱情,被柳亞子譽為「三百年來第一流」。著有《定盦文集》,留存文章300餘篇,詩詞近800首,今人輯為《龔自珍全集》。著名詩作《己亥雜詩》共315首。多詠懷和諷喻之作。[1]

作品原文

投宋於庭翔鳳

龔自珍 〔清代〕

游山五嶽東道主,擁書百城南面王。

萬人叢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

譯文

我遊歷名山大川時,你願意做東道主。你又擁有許多書籍,等於是南面稱孤的侯王。

在成千上萬的人群中,幸運地與你握了一下手,使我的衣袖直到三年後還留有香氣。

作品欣賞

這首詩是贈翔鳳詩中寫得較好的一篇,不僅突出了翔鳳的好客與學識,而且還寫出了翔鳳的風采及兩人一見如故的深厚友誼。

「游山」二句寫翔鳳為人。「五嶽」在這裡泛指名山大川。龔自珍曾於嘉慶二十五年(1820)游太湖洞庭二山,翔鳳家鄉在太湖邊,成為作者的「東道主」。他熱情地接待了龔自珍,談學論道、陪同遊覽。翔鳳長龔自珍十六歲,其折節下交給龔自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直到晚年,龔自珍還寫道「長州重到忽思君」。「擁書百城」言宋氏學問之富。《北史·李謐傳》有云:「丈夫擁書萬卷,何假南面百城?」言擁書萬冊而學,勝於做百城之諸侯。作者變換李謐字句,言翔鳳擁書眾多,而且能夠統領眾書,仿佛學界之「南面王」,而非「書奴」匍匐在書前。宋氏待人熱情,是理想的東道主。他坐擁書城,又能驅使書籍,是個會讀書的學者,這些有目共睹,龔自珍用精練的詩句把它表現了出來。

「萬人叢中一握手」寫龔、宋二人初相識的情景。古人描寫邂逅相遇,即成知音,曾用「傾蓋如舊」來形容。而龔自珍是寫兩人相知已久,只是茫茫人海,無由相見,因此他們的情感交誼往往存在于思念之中。龔自珍特別愛回憶兩人初相識的情景,那是在紅塵擾攘的京師,彼此都聞名已久,待親見其面,自然就有相見恨晚之意。「一握手」含意豐富,有握手即別之意,也有握手談心之意,給人留下寬闊的想象餘地。最末一句寫翔鳳之風采,《襄陽記》曾雲漢末荀彧「至人家,坐處三日香」。後多用以形容高人雅士之風采。詩中變「三日香」為「三年香」,一方面是極言其馨香流芳之久;另一方面從龔、宋相識到寫詩之時恰恰三年,意為握手之後衣袖之香至今不滅。可見翔鳳的人格力量給詩人感染之深。此句為點睛之筆,不僅突出了翔鳳的精神風貌,也表達出詩人對他人格的崇仰。龔詩含蓄精緻,包含了豐富的情意。


創作背景

這首詩作於道光二年壬午(公元1822),是詩人寫給友人宋翔鳳的。清初至清中葉,統治者提倡的程朱理學古文經學都是沒有思想性、只是教人做奴隸的學問。西學東漸,促成了知識分子的覺醒,公羊學派逐漸興起。常州經學大家莊述祖曾說:「吾諸甥中,劉申受可以為師,宋於庭可以為友。」可見宋翔鳳少時學即有成,受到舅氏的器重。龔自珍曾師事劉逢祿學習公羊學,因此宋翔鳳也算是龔自珍的師輩,加之其曾出入於龔自珍外祖父段玉裁之門,二人又多了一層親密關係。自嘉慶二十四年(1819)相識之後,龔、宋二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龔自珍寫了多首贈翔鳳詩,該詩是其中之一。

參考來源

  1. 古詩詞欣賞古詩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