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承宮(?年-76年),字少子,琅琊郡姑幕(今山東省日照市)人。[1]東漢侍中祭酒。
生平
拾薪求學
承宮年少時就成了孤兒,八歲時為人牧豬。鄉里的徐子盛,精通《春秋經》,教授學生數百人,承宮從學舍經過,聽見徐子盛講經書,於是棄豬請求留在徐子盛門下學習。[2]承宮為學生們拾柴苦幹多年,勤學不倦。熟讀深研典籍後,就回鄉開始授課。後來天下大亂,承宮帶學生們避亂漢中,與妻子到了蒙陰山,努力耕種。莊稼快成熟時,有人來說那地是他的,承宮不計較,把地讓給他就離開了,此事讓他出了名。三府都要招他去做官,承宮沒有接受。[3]
仕宦生涯
永平中,承宮受公車徵召,車駕臨太學,召見承宮,拜為博士,遷左中郎將。承宮多次進忠言,闡述政見準確而切合實際,朝臣都懼其氣節操守,承宮的名聲甚至傳入匈奴處。當時北單于派遣使者求見承宮,漢顯宗指示承宮要他整理衣冠好好打扮,承宮說:『夷狄眩惑臣的虛名,並非真正知道臣是怎樣的人。臣容貌醜陋,難登大雅,應當選有威容的人接見。』於是漢顯宗改派大鴻臚魏應代替他。[4][5]
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承宮被任命為侍中祭酒。
建初元年(公元76年)承宮逝世,漢肅宗感歎不已,賜給承宮墓地。承宮妻上書請求讓承宮歸葬鄉里,另賞賜錢三十萬。[6]
參考資料
- ↑ 《後漢書·承宮傳》:承宮字少子,琅邪姑幕人也。
- ↑ 《謝承後漢書·卷二》:承宮少孤,年八歲,為人牧豕。鄉里徐子盛者,以《春秋經》授諸生數百。承宮過息廬下,樂其業,因就聽經,遂請留門下。
- ↑ 《後漢書·承宮傳》:為諸生拾薪。執苦數年,勤學不倦。經典既明,乃歸家教授。遭天下喪亂,遂將諸生避地漢中,後與妻子之蒙陰山,肆力耕種。禾黍將孰,人有認之者,宮不與計,推之而去,由是顯名。三府更辟,皆不應。
- ↑ 《後漢書·承宮傳》:永平中,征詣公車。車駕臨辟雍,召宮拜博士,遷左中郎將。數納忠言,陳政,論議切愨,朝臣憚其節,名播匈奴。時,北單于遣使求得見宮,顯宗敕自整飾,宮對曰:『夷狄眩名,非識實者也。臣狀丑,不可以示遠,宜選有威容者。』帝乃以大鴻臚魏應代之。
- ↑ 《太平御覽·卷二百七十九》:承宮名播匈奴。時北單于遣使求得見宮,顯宗敕自整飾,宮對曰:「夷狄眩名,非識實者也。臣狀丑,不可以示遠,宜選有威容者。」《續漢書·承宮傳》曰:夷狄聞臣虛稱,故欲見臣。臣醜陋形寢,不如選長大有威容者示之也。」帝乃以大鴻臚魏應代之。
- ↑ 《後漢書·承宮傳》:十七年,拜侍中祭酒。建初元年,卒,肅宗褒嘆,賜以冢地。妻上書乞歸葬鄉里,復賜錢三十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