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扶正(劉小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扶正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扶正》中國當代作家劉小麗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扶正

在我們小區院內,報春最早的是李子花。李子樹的樹葉還未吐芽,花蕾就探出白頭,雨滴的親吻讓它笑爆了,爆米花似的掛在枝條上,微風吹過,清香襲來。

昨夜,我聽着淅淅瀝瀝的雨聲入眠。清晨起來,天空清澈明亮,站在陽台上活動活動,手機鈴聲響了,是女兒打來的:「媽,今天天氣真好,我開車帶您出去走走,曬曬太陽唄。」「去哪兒呀?」「去我們單位的幫扶村。」「太麻煩了吧。」「不麻煩,我們做事,您在周圍走走逛逛唄。」「好呀。」

女兒在職業技術學院上班,他們一行開了兩輛車,接我時,女兒問同事:「趙老師,我們走高速還是走國道呀?」「走國道吧,國道很好走的,沿途還可以看看風景。」「好的。」沒想到,有了高速後,國道還如此被人青睞。

一路上,春色映入眼帘。公路兩旁翠綠的樹葉,一閃一閃的划過;小河邊的柳樹,搖曳着嫩綠的枝條;山間的野花爛漫的綻放。車行駛了一個多小時後,在一片綠洲之中,有一座座白牆灰瓦,四角微翹的房屋呈現在我眼前。女兒按下車窗:「媽,您看右前方,一幢幢兩層三層的樓房,就是我們幫扶的村子。」「是嗎,這麼漂亮呀,還需要幫扶嗎?」女兒說:「需要呀,住房確實改善了,但在農作物的種植方面,還需要我們學院的技術指導,不懂技術,搞不好就沒有收成喲。」「哦。」「再說,幫扶村也是我們學院的培訓基地,學院和村子實現了雙贏。」「一舉兩得,太好了。」趙老師也笑道:「阿姨,我們謀劃的不止是扶貧,更是振興。」「哦,那真好。」

到了一家農戶,女兒停車對我說:「媽,您去轉轉吧,這裡空氣好,也很乾淨,我和同事要去獼猴桃的田裡。」「好的,你們忙吧。」

看見女兒他們帶着十多位村民,一起下到獼猴桃田地,六位老師邊操作邊講解,聽見女兒的聲音:「春季要及時整理好的枝蔓,將下垂的枝蔓向上拉,捆綁好,……」聲音多了,女兒的聲音聽不清了。

這個村叫合龍村,村子地處山坡,土地較為貧瘠,村子的背面是大山懸崖,村子前有一條小溪,村中的小路做了硬化,路可以通到每家每戶。陽光下,小路像一條條綠絲帶,彎彎曲曲,繞過農家,系在山間。我走過玉米土豆地,就是一片嫩綠的茶園,向前看還有獼猴桃果園,除了嫩綠、深綠的莊稼樹木外,還有粉紅的桃花、金黃的油菜花、紫色的玉蘭花,五彩斑斕,交相輝映,走在山水之間,沐浴着暖陽,我疑似在畫中游。

走着走着,見一位老人在田裡蹲着,就問:「您好,您家玉米苗都種上了,怎麼倒了一些呀?」「剛移栽的小苗,昨晚有風,吹倒了一些,要扶正扶正。」「哦,是的。」老人問:「您是走親戚的?」「不是,我是職院劉雪玲的母親。」「哎呀,是劉老師的媽媽呀,您進我家裡坐坐吧。」「不坐了,您別客氣。」老人又說「劉老師呀,她們太好了,幫我們種獼猴桃,經常過來指導,很辛苦的。」「沒事,年輕人應該多鍛煉的,您家種了多少獼猴桃呀?」老人笑着滿足的說:「我家種的不多,因為就我們老倆口在家,忙不過來,只種了不到1畝的地,職院的老師幫了不少忙呢,去年掛果了,從網上銷售,可好銷了,去年收入有1萬多呢,夠了夠了。」「是的,挺好的。」玉米苗被老人扶正後,立刻精神抖擻起來。

我走走又停停,到了一戶農舍前,幾隻小雞和一隻母雞正啄食着,這情景把我帶回到70年代。

小時候,父母在鄉衛生院工作,鄉衛生院的孩子只有我和男孩小明。

有一天,我媽買回一隻黃色羽毛的母雞,餵它時,我發現它一跛一跛的,驚訝的說:「媽,快看,這隻母雞是個跛子!」媽笑着說:「跛子就跛子吧,沒關係的。」

我把跛子母雞叫花花,花花跟我熟悉後,總跟着我。有時候,我叫花花蹲下,它就乖乖的蹲下。有時候,我上樓,它就跟上樓,我往樓上跑,叫道:「花花,快一點!」花花就會展開翅膀,一次兩步三步樓梯的往上飛。有時候,花花下蛋會上二樓,下完蛋就從的窗台上直接飛了下去,驚得我咯咯笑個不停。

星期天上午,小明上樓找我玩。我說:「我倆玩沙包好吧。」小明說:「玩周周棋吧。」周周棋就是在地上用粉筆畫出一個6*6的棋盤,用石頭作為棋子,落子、走子、吃子,誰剩的棋子多,誰就是贏家。我倆各勝一局後,我想贏,就趁小明玩彈弓時,多走了一步。小明發現了,說我耍賴,於是我倆就吵鬧起來,我叫道:「不玩了,不玩了,你滾吧。」小明氣呼呼走出我的房間,正好看見花花上樓來,他一把抓住花花,站在窗台前說:「我把你的花花摔下去,摔死它。」我笑着激他:「你摔呀你摔呀!」我邊說邊抓起小明的彈弓說:「你敢摔我的花花,我就把你的彈弓扔到田裡去,讓你找不着。」說着我倆同時扔了出去,花花順勢飛下去了,安然無恙,小明的彈弓卻找不見了,小明哭了。

下午吃飯時,我媽說:「你為什麼要扔掉小明的彈弓呀?」我偷着樂:「他摔我的花花,我還沒找他算賬呢。」我爸問:「你和小明下棋還耍賴了,是吧?」我狡辯道:「嘿嘿,我想贏棋嘛。」爸爸立刻板着臉:「想贏棋不能耍賴,要動腦子,公平的䊨棋,才會讓人心服口服。」我不敢再狡辯:「哦,知道了。」

過了兩天,我聽見腳步聲,出房門就看見小明下樓的背影,到花花的窩裡看,雞蛋不見了,馬上跑去告訴我媽:「小明偷走了花花下的蛋。」媽說:「算了吧。」不一會兒,小明的媽媽領着小明進來了,對着小明嚴厲的說:「還不快認錯。」我媽說:「一個雞蛋而已。」小明媽媽說:「不行,不能慣着他。」小明用小小的聲音說:「對不起,我不該拿走雞蛋。」他從口袋裡掏出雞蛋遞給我,我也拿出爸爸昨晚做的彈弓說:「小明,給你彈弓。」小明抓起彈弓就跑了。

走着走着,不知不覺又回到了原地。「媽,我們走吧。」女兒叫我,把我拉回到現實。女兒說:「上車吧,我們去另一家農戶看看。」農舍的一位老人端來了茶水:「劉老師,不急吧,先坐坐,喝杯茶再去。」「好吧。」看見女兒臉上的有汗珠,我想幫她擦去,女兒接過紙巾笑了,我又把紙巾分發給其他幾位老師。

大家圍坐在農舍前,喝着茶水,擦着汗水,有說有笑,他們的臉上洋溢着燦爛笑容,他們的內心豐盈而充實。

扶正,在中醫認為:就是扶助正氣,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讓身體正氣充盈,邪氣不侵。我也是在一次次困難和挑戰中,漸漸領悟到傾心傾情的扶正,是人生道路上的一劑良藥啊![1]

作者簡介

劉小麗,女,湖北恩施州人,從事財會工作,愛好文學,常在知乎、頭條、簡書等自媒體平台上發文。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