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揚美沙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揚美沙糕 原圖鏈接

揚美沙糕是一種廣西壯族自治區小吃,是在明清時代揚美經濟、文化非常繁榮下的產物,是當時作為商貿集散地的揚美引以為傲的特色食品,也是人們的送禮佳品。作為揚美一大名牌的揚美沙糕,上個世紀四、五十年代,出現過很多的作坊,年產量六、七萬噸,遠銷東南亞及兩廣地區,久負盛名。經過幾十年來的傳承與發展,揚美沙糕以其食而不膩、香甜可口、入口即化等特點和具有養胃健脾、明目清肝等功效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種綠色、健康食品,並推出了一系列沙糕產品(綠豆沙糕、芝麻沙糕等),深受眾人喜歡。也是去揚美觀光旅遊者必帶的特色小吃之一。;*[1]

製作原料

揚美沙糕的選料很嚴格,一般要求精選本地種植的"香糯"來"打粉"炒制。

香糯是南方馳名中外的土特產之一,在左江流域特定的自然條件下,經過長期選擇而育成的晚造良種。所用的香糯有花殼和白殼兩個品種,其特徵特性都大同小異,具有米粒大而飽滿、糯性(粘性)良好、飯味濃香、柔軟可口的特點。香糯不僅是製作沙糕的最好原料,也是過年過節製作年糕粽子湯圓等食品的上好糯種,還是釀製香糯美酒的好材料。廣西上思縣、崇左市、南寧揚美古鎮等左江流域地區產的香糯從花期到抽穗成熟的整個時期,在田間都可以聞到一股濃郁的芳香味道;煮成飯後,飯粒柔軟光亮,不易硬化,而且飯四溢,因此,正宗香糯每年都供出口創外匯。揚美沙糕選用的主料是當地的正宗香糯米,它的"米香"獨特清幽,尤其是剛蒸熟香糯飯,聞之有一種似酒非酒的香醇。

製作方法

揚美沙糕傳統的手工製作方式很講究,先將蒸飯的糯米洗淨、晾乾、蒸熟,在蒸的過程中需揭蓋澆水1至2次,使米飯蒸透蒸熟,軟硬適中,然後晾涼磨成粉,再過羅篩取細粉。煮餡時將鍋上火,下芝麻、花生等餡料焙香後晾涼、砸碎或磨粉。用糯米粉約800克上案板扒塘,與白糖、芝麻、花生粉、蓮蓉、花生油等餡料拌合均勻,再將壓成的沙糕分層放入餡料,放在案板上壓成約3厘米厚的大片狀糕體,最後用刀將沙糕切成小塊,加上樸素清美的外包裝。

營養價值

揚美沙糕有芝麻餡、花生餡、蓮蓉餡、棗蓉餡、八寶餡、水晶餡等多種品種。揚美沙糕採用綠色天然原材料,食之味感香甜、酥軟可口,沙糕餡料中適當加入山黃皮,可以祛燥濕、解郁醒脾、清熱解暑;花生餡含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質,維生素含量也很豐富,是老人和孩子的最佳食品;而芝麻餡以黑芝麻制的為好,中醫認為黑芝麻味甘、性平,可補肝腎、潤五臟、美膚烏髮,是女性首選的保健食品。

參考資料

  1. 廣西非遺美食網. 揚美沙糕. 2013-04-13 [07 三月 2020]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