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打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打歌

 

 

 

打歌是男女在或結婚時跳的一種以彝族為主的彝語支民族的一種自娛性舞蹈,有蘆絲笛子三弦伴奏,邊跳邊唱。跳法有「直歌」、「穿花」、「啊妹跳」、「倒置歌」、「三擺手」、「腳跳」、「餵豬歌」、「四擺手」等,各自有固定的伴奏舞曲,隨意性大,其中比較典型的是孤兒舞和青年舞。

簡介

它是我國民族民間藝術中名稱最多的品種之一。1986年,美國國際民間藝術組織曾把這種民間自娛性的歌舞列為最受歡迎的"全球十大民間舞蹈"之一。

名稱

「打歌」在各地又有「跳歌」、「踏歌」、「跳樂」、「跳月」、「跳笙」、「跳鼓」、「跳鑼」、「跳腳」、「對腳」、「左腳」、「疊腳」、「跺腳」、「輾歌」、「縱歌」、「打跳」、「打轉」等十多個名稱。

這些名稱之所以都可統稱為「打歌」,其情況有三種:

1.本民族自古以來就自稱這種藝術形式為「打歌」,而很少再用其他名稱。如「彝族打歌」、洱源西山「白族打歌」、碧江「勒墨人打歌」等。

2.本民族對這種藝術形式有幾種不同的名稱與「打歌」混用,意義都相同。如牟定彝族的「左腳」,當地彝族也稱之為「打歌」、「跳歌」等。

3.本民族原來並不稱為「打歌」,由於其他民族長期稱其為「打歌」,本民族也認可或接受了這種名稱。如彝族地區的「跳樂」、「跳笙」,後來也稱為「打歌」了。

關於「打歌」的名稱問題,有些地區還存在自稱、別稱、他稱的問題,而不同的地區和不同的民族,其自稱、別稱、他稱的情況又十分不一樣,這也是值得注意的。

「打歌」的多種名稱中,有些產生於對「打歌」時動作的描述,如「跺腳」、「疊腳」、「縱歌」、「踏歌」、「跳歌」、「打轉」等,另有一些則產生於「打歌」時的環境、氣氛或使用樂器,如「跳月」、「跳樂」、「跳笙(吹着笙跳)、「跳鑼」(敲着鑼跳)等。而「左腳」,則是由於這種歌舞的每一套動作開始多先出左腳,因而得名。

不少彝族群眾認為,「打歌」的「打」是「跳」的意思,「歌」是「舞」的意思,「打歌」就是「跳舞」。而另外一些群眾則認為「打」是「跳」,「歌」就是「唱」,「打歌」就是「跳唱」或「歌舞」。

許多白族群眾還認為「打歌」是白語的一個詞(音譯),它的含義相當廣,「打」有「開展」、「進行」的意思,「歌」有「遊戲」、「項目」的意思。李贊緒在《白族「打歌」及作品分析》中說:「『打歌』,白語譯音,是娛樂、遊戲、玩耍的意思。」碧江縣白族勒墨人歌手阿魯龐介紹說:「『巴打歌俄』是勒墨人特有的民間藝術,『巴』是『白』,『打』是『踩』,『歌』是『舞』,『俄』是『歌。或『節目』的意思,『巴打歌俄』就是白族勒墨人的歌舞節日。」

《白族文學史》認為:'打歌』二字是白語譯音,『打』就是『踏』(有人譯為『跳』,但嚴格說來應譯為『踏』),『歌』就是『唱』,『打歌』即『踏唱』之意……」白語「打歌」既包含歌舞,又不局限在歌舞的範圍之內,這是完全符合民族民間「打歌」的實際含義的,如有些白族地區把「耍龍」也稱為「打龍」,碧江勒墨人把他們自己彈着「起奔」(一種四弦民族樂器)跳舞稱為「打起奔歌」,這裡,白語在「打」與「歌」之間還可以加上一個詞。

湖南省桑植縣的白族演花燈也稱為「打花燈」。在很多地區(如巍山、大理、南澗、祥雲、彌渡、雲龍等縣),「打歌」和「踏歌」兩詞通用,意思一樣。

在古今漢語中,「打」和「踏」是諧音字,意思是相通的,「打」是多義詞,《現代漢語詞典》解釋「打」就有二十四個義項,它表示某種動作和行為,發生、進行某種活動,做某種遊戲等意思。可見,「打」不一定只是「跳」的意思,「歌」不一定只是「舞」的意思,更不一定只是漢語「唱歌」的意思。所以「打歌」就不僅含「歌舞」之意了。

形成原因

造成這種多名稱混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歷史上各民族文化的交融起了主要作用。

「打歌」流行的地區為古代「蜀身毒道」必經之地,歷代「改土歸流」、「軍屯民屯」、「夷漢合流」等社會歷史變遷,促成了各民族語言的交叉借代,這樣就形成了多名稱混用的複雜局面。

歷史

「打歌」是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它有着悠久的歷史淵源。

在巍山縣城郊的巍寶山龍潭殿內有一幅清代畫的《踏歌圖》,畫面上,男女十餘人圍成圓圈,在一棵大松樹下歌舞,圈內有人吹蘆笙並舞之,圈外一人吹笛,一人彈弦子,另一人拿扇子做表演狀。這幅畫十分清楚地說明,現在巍山等地的「打歌」同那時的「踏歌」,在表演形式方面是基本一致的。

今彝族「打歌」時,仍喜歡在場地上豎立一棵高大的松樹,人們圍在松樹附近「打歌」。而且現在大部分地區的「打歌」,仍使用葫蘆笙和笛子伴奏(如巍山、祥雲、彌渡、姚安、大姚、南華等地)。

從這幅畫看,起碼在清代,「打歌」和「踏歌」這兩個名詞就已混用了。

另外還可以看出,「打歌」所包含的形式,除歌舞以外,有可能還包括某種曲藝表演形式,亦未可知。假如結合「打歌」與「踏歌」含義的一致性來考慮,那麼,追述「踏歌」的歷史則更為久遠。唐代著名詩人李白《贈汪倫》一詩日:「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關於此詩中的「踏歌」,武漢大學中文系古典文學教研室選注的《新選唐詩三百首》云:「踏歌,古代民間的一種歌詠方式,一邊走一邊唱,依着腳步的節拍作歌。」

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編的《中國音樂詞典》也說:「踏歌,漢唐間的風俗性歌舞。」書中除引用李白《贈汪倫》詩外,並錄《西京雜記》「漢宮女以十月十五日,相與聯臂踏地為節,歌《赤鳳來》」句。從以上情況看,似乎可以認為唐代以來的「踏歌」有兩種形式:一種是「邊走邊唱」,與現代一般認為的「打歌」(歌舞)區別較大;另一種則為「相與聯臂踏地為節」,這種「踏歌」與現在的「打歌」十分相近。

至北宋時,沈括《夢溪筆談》中「大遍與摘遍」一節也提到「踏歌」,並明確認為是一種又歌又舞的文藝形式。在雲南歷代文史著作中(如《雲南通志》、《滇志》及各地州府等),記述「打歌」場面的段落不少。

不過把「打歌」這一名詞最明確地敘述出來的是清代道光年間大理詩人周之列寫的《打歌行》。在這篇詩作的題記中寫道:「癸卯正月五日,余寄居霽軒傍舍,村農男婦就屋前隙地吹蘆笙竹笛,跌足鼓腹為長夜之樂,名日『打歌』,殆擊壤之遺俗也。」 目前,雖然還沒有確實的史料來證明唐代以來中原一帶的「踏歌」雲南的「打歌」有何淵源關係,但是,類似唐代的兩種「踏歌」,在一千多年以後的今天還能在雲南一些民族地區找到它明顯的痕跡。如現在洱源西山打歌非常類似唐代「邊走邊唱」的「踏歌」,常在喜事或廟會時圍着篝火慢慢走動着唱的一種敘事歌。

演唱者手端酒碗分成甲、乙兩方進行對答(其他如瀘水、蘭坪等地亦有此類型的「打歌」)。又如現今碧江縣白族勒墨人的「打歌」非常類似「相與聯臂踏地為節」的「踏歌」,即既不歌唱,也不用任何樂器(包括不用打擊樂器)伴奏,人們圍成圓圈手拉手就開始跳這「無聲」的舞蹈。當然,上面說的相似,主要是指表演形式方面。 關於「打歌」的起源,各地都有一些民間傳說,這些口頭流傳的民間故事雖然大部分無可考證,但對我們研究「打歌」的歷史沿革仍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彝族傳說:古代一個彝族部落,在一次敵強我弱的外族入侵的戰爭中失利,彝方被圍困在哀牢山某山頭上,部族的命運危在旦夕。當晚,為了衝出重圍,人們組織起來,每人手上都拿着火把和刀槍,在山上來回不斷地跑動、跳躍,口裡大聲喊着唱着「阿社者,瞧着」(參看例1)。此時外部族誤以為彝方援軍已到,因而放鬆了包圍,彝族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衝出了重圍……為了紀念這次決定生死存亡的勝利,彝族人民每年都要在這一天(農曆6月24日)聚集山野,點燃火把和篝火,又唱又跳連夜歡慶,後來就演變為現在的「打歌」。

類似的傳說在大理州、楚雄州、保山地區、I臨滄地區、思茅地區,玉溪地區等均有流傳。結合上述傳說和「打歌」的內容、形式等可以初步推斷,「打歌」的起源可能追溯到雲南省一些少數民族原始氏族部落社會的時代。[1]

參考文獻

  1. cosplay:Claris條紋打歌服,網易, 2021-07-16 21:2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