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戰鬥英雄張子傑(李英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戰鬥英雄張子傑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戰鬥英雄張子傑》中國當代作家李英利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戰鬥英雄張子傑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我認識永濟縣抗美援朝老英雄張子傑。

張子傑,一九三三年生,是永濟市清華鎮雷家莊人。1981年在永濟縣農機配件廠辦公室工作,主要負責出板報、寫通知、上傳下送等文書工作。 一九五一年秋,十九歲的張子傑,光榮地參加了中國人民志願軍,他們唱着嘹亮雄壯的《中國人民志願軍軍歌》,「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家鄉。中國好兒女,齊心團結緊,抗美援朝打敗美國野心狼。」這首歌曲氣勢雄壯,節奏鏗鏘,強烈地表現了抗美援朝英雄歲月的主旋律,充分體現了志願軍和全國人民的鋼鐵意志和堅強信念。張子傑和戰友們戴着柳條帽,穿着軍服,胸前赫然印着「中國人民志願軍」幾個醒目的大字,打着背包,唱着歌曲,來到朝鮮戰場上。

當時的朝鮮,群山環繞,白霧茫茫,連綿起伏,一眼望不到邊。上級領導安排張子傑擔任步兵二連三連的文書紀要工作,兼通訊員。有一次戰鬥非常激烈,美軍率先搶占某高地制高點,美軍居高臨下射擊,我志願軍戰士造成了很大的傷亡。為了戰鬥的勝利,三營方營長和二連指揮部電話聯繫,突然,敵機空中轟炸,炸斷了電話線。張子傑請纓出戰,只見他挺身而出,冒着槍林彈雨,衝出戰壕,迅速找到電話線炸斷的地方,他兩個胳膊伸直,兩隻手牢牢地抓住電話線的兩端,使我志願軍的電話保持暢通無阻,三營接到命令阻擊美軍,他奮不顧身地舉着戰旗衝上了311高地。這時,六架美軍飛機前來助戰。

311高地的美軍開始瘋狂反攻,情況十分危急。三營方營長大聲命令:「衝進敵群」。美軍敵機多次向下俯衝,但是因為兩軍混戰在一起,無法實施轟炸,無奈只好在上空反覆盤旋。

志願軍戰士愈戰愈勇,打敗了躍躍欲試屢次衝鋒的美軍。張子傑扛着戰旗來回奔跑,最後終於把戰旗插在311高地制高點上,他圓滿地完成了上級交給的任務。 張子傑赤手接電話線,保持電話暢通無阻;他高舉三營戰旗奮不顧身地插在高地的山頭上。由於他的出色表現,二連三營營長給他記二等功一次。

以至於後來退伍時,張子傑從朝鮮回到中國,回到永濟老家,見自家門口有一個稚氣未脫的小男孩蹦蹦跳跳,頑皮可愛。小男孩問他找誰,張子傑說找你媽媽。 小男孩朝門裡喊道:「媽,有人找你。」小男孩的媽媽出門一看,是自己遠歸而來的丈夫,激動地熱淚盈眶。難怪孩子不認識呢!原來張子傑新婚三天後來到朝鮮戰場,走後,她的妻子懷了孕,後來有了這個可愛的小寶寶。

「快叫爸爸,快呀!」媽媽催促道。

「爸爸——」小男孩從沒見過自己的爸爸,現在終於父子相認,這是後話。

話說在朝鮮戰爭場上,有一次,山里突發洪水,一個朝鮮小男孩掉進水裡,大喊:「救命——」張子傑不顧生命危險,脫掉外衣,跳進水裡,向小男孩呼喊的地方游去,一分鐘過去了,兩分鐘過去了……張子傑在水裡不斷探尋着,摸索着,終於摸到了小男孩的一隻胳膊。他把小男孩托出水面,奮力地游着,向岸邊游去。這時的岸邊,有一位朝鮮老大爺手持木棍,趕來救援,經過不懈努力,張子傑把小男孩救了上來。

朝鮮老鄉感激不盡,給中國人民志願軍二連三營送來了感謝信。張子傑因救人有功,被中國人民志願軍授予「羅盛教式的英雄」,並頒發「中國人民志願軍特級戰鬥英雄」榮譽獎章一枚。

由於張子傑的卓越表現,被中國人民志願軍二連黨委特意批准火線入黨。

為了共產主義事業奮鬥一生,這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士張子傑入黨宣誓的錚錚誓言,也是他一生不懈努力追求的終生目標。[1]

作者簡介

李英利,1964年出生於山西臨猗,運城市作協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