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父親(王成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我的老父親》是中國當代作家王成家的散文。
作品欣賞
我的老父親
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正值壯年的爺爺因病撒手人寰,當時父親和大姑都是懵懂頑童,全然不知家裡失去頂樑柱之後,世事的艱辛和生活的艱難才剛剛開始。那個時候實行人民公社化,帶着父親和大姑的奶奶,作為一個農村婦女,她每天出工掙的工分並不高,一年下來常常入不敷出,娘仨不知在深夜裡哭過多少次。父親記憶中有一件刻骨銘心的往事,每次給我們講述之後他都淚流滿面。當時在農村,孤兒寡母是很遭人欺負的。有一次,父親和小夥伴到溪邊水圳捉小魚小蝦,忽然看見旁邊有一個半舊的臉盆不知誰忘記拿了,小夥伴慫恿父親撿起拿回家,父親知道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亂拿執意不肯。那個小夥伴自顧自拿着回家,不想在回家的路上摔了一跤,把臉盆摔壞了,於是把它丟到路邊。哪曾想,這個臉盆是大隊書記放在溪邊的,他得知自己的臉盆摔爛了勃然大怒,徑直衝到家裡不問青紅皂白厲聲呵斥父親。父親連忙解釋不是自己弄壞的。大隊書記說父親做了錯事竟然還敢狡辯,當着奶奶的面就要動手打父親。看到那盛氣凌人的架勢,奶奶連忙賠禮道歉,雖然她知道不是自己兒子弄壞的,但在絕對強勢面前只能委曲求全,畢竟自己一家人的生計還有許多地方有求於他,得罪不起。
由於家貧,奶奶帶着父親和大姑過得很是艱辛,也曾有好心的人張羅給奶奶說媒,但為了自己的孩子不寄人籬下,奶奶婉言謝絕,寧願用自己單薄的肩膀為子女撐起一片天。家裡實在太窮了,父親小學未畢業就輟學了,大姑則只讀過一兩個學期,連自己的名字都寫不全。一家人平時吃糠咽菜,碰到過節,能吃上一頓粗糧,父親就特別滿足了;就算過年,奶奶也只能稱一斤五花肉,肥的熬油、瘦的剁碎用來釀豆腐,還要留一部分用來待客,一家三口相依為命勉強度日。
1966年9月,資興礦務局楊梅山煤礦到我的家鄉——桂陽流峰招合同工。獲悉消息後,未滿17歲的父親虛報年齡瞞着奶奶偷偷報了名。因為家裡成分好,加之體檢合格,年紀最小的父親和周邊公社一百餘名青年最終登上了開往煤礦的解放牌大卡車。與父親同去的這一批人當時被稱為亦工亦農的合同工,合同期五年,表現出色的可以轉為正式工人。1967年的春節,父親是在井下度過的,為了省錢他選擇留守礦里,節前父親郵寄了十元錢給奶奶,表達一個兒子對自己母親的一片孝心。五年之後的1971年,父親由於積極肯干、表現出色,被礦上直接錄用轉正為正式工並代表新工人上台發言,他激情洋溢的講話贏得領導和同事們一致好評。值得慶幸的是,長達三十餘年的採掘一線工作,父親從未受過什麼傷。在危險的井下,稍有不慎就會傷筋動骨乃至缺胳膊斷腿,造成人員死亡的事故也時有發生。小時候,我每次看到響着刺耳警報聲的救護車呼嘯而過,心情都特別沉重,因為生長在礦區的我們都知道:一旦礦山救護隊的車出動就意味着作業區安全事故的發生。
作者簡介
王成家,中國散文網簽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