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我的故鄉我的叔2(紫氣高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我的故鄉我的叔2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我的故鄉我的叔2》中國當代作家紫氣高揚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我的故鄉我的叔2

8月五日是二叔的生日,當天早上六點半左右,我和姐妹幾個及家裡其他成員一行12人分乘兩部自家車,興致勃勃的從遼源出發,經過兩個半小時的行駛,9點半到達了目的地,──到達了我夢中的故鄉。在轎車還沒拐下鄉道的時候,我看見二叔、老叔、以及二叔家的堂弟曉東、曉峰已經等候在路口,那一刻我內心的激動無以言表,但也就是在那一瞬間,不知是那個神經出了竅,──冥冥之中仿佛看到爺爺奶奶還有爸爸媽媽的身影,他們似乎也夾在迎接的人群中,滿臉笑容的迎接他們的孩子歸來,我仿佛又覺得我的弟弟也在我們回鄉的隊伍里,跟隨我們一同回歸故里(我弟弟在2010年因病去世)!

人世間最美的路就是故鄉的路,最美的風景就是久別後的重逢。老天也是個重情重義的人,原本天氣預報播報當天有小到中雨,善良的雨神為了成全這難得一見的人間歡喜而遲遲不忍落下。儘管那天雲霧茫茫,但在炎熱的盛夏時節真的是難能可貴的愜意,也使得農院裡的大棚宴順順利利有條不紊的進行着。

但他的身體看上去依舊硬朗,臉色還是那麼紅潤。儘管飽經滄桑,但歲月沒有在上面留下多少皺紋,──如果不相知,很難看的出這是一個八十歲的老者。只是走路略比去年緩慢,背駝的也略微嚴重些。在和我們對視的那一刻,我看到他溫暖的目光下有淚光在閃動!

簡單的寒暄後,我們來到了二叔家,來到我曾經住過的地方。還沒踏進院子,我就迫不及待的開始打量起這個農家小院來,看看眼前這個滿園春色的農家院是否還是我記憶中熟悉的「百草園」。記得我是在十八歲那年回來過,那時候我剛剛高中畢業不久,一時無所事事,媽媽便讓二叔二嬸來接我回老家暫住一段時間,我在那裡度過了兩個月的快樂時光。

院子裡人頭攢動,喜宴的大棚早已搭好,場面非常熱鬧,──鄉鄰們里外忙活着,有的則已經圍桌而坐,吃着糖果瓜子等候着宴席的開始。他們用淳樸的笑容歡迎我們的到來也不知是哪一位熱心的鄉鄰說了一句:這應該是遼源的那幫人」,嘿嘿,是的:看來他們對二叔家的「社會關係」十分了解

穿過熱鬧的庭院,走進二叔家寬敞明亮的大房子裡,屋子裡也坐滿了前來參加祝賀的親朋,我們楊姓本宗老少三輩差不多所有的親屬都在場。這難能可貴的一幕是血濃於水親情無價的最好詮釋。──相互間的噓寒問暖後,我又開始環視起屋裡的一切來,同來的其他家人也和我一樣東瞧西瞧的看個不停,我一邊觀看一邊和我記憶中保留的畫面做着對比。

聽堂弟曉東說現在的房子是在2005年翻建的,位置沒變只是在原來的基礎上擴大了面積。──農村房子的設計和城裡大不相同,基本是清一色的東西屋結構,前後開門,廚房在臥室的後面。

屋子裡的擺設和以往有了明顯的變化,西屋是曉峰一家幾口人的房間,風格上已經有了現代化元素,木色花紋的壁櫥樣式儘管已經過時,但多少有了些城市裝修的風格。整個臥室呈田字型框架,西北角一側是火炕,西南角立着簡易的衣架,不過從衣架上面的灰塵來看這個房間平日裡應該是沒人住的,的確,曉峰一家早在頭幾年就已經搬到四平生活去了。整個大房子就住着二叔二嬸兩位老人,而他們最近幾年也只是春耕秋收之間回來居住,天氣漸冷時就到城裡的兒女們家貓冬去了。

東屋二叔那一間和西屋的結構一樣,只是牆壁上沒有增加壁櫥。朝東牆立着高低不同的柜子,上面擺放着裝飾用的小物件,靠西的一角矗立着我最熟悉的炕秦櫃,那是滿州國時期流傳下來傳承了幾代人的老式炕琴櫃,年代悠久,但保存完好。瓷片上是凹凸不平的孔雀牡丹圖案,色彩艷麗逼真,像院子裡嬌艷的牡丹花的複製品,令人賞心悅目,──歲月似水流年,它卻完好無損的靜默在房間的一角,無聲無息,像一個恪盡職守的忠實僕人,陪伴着幾代主人的起居,目睹着這一家庭否去泰來日漸昌盛的清輝。

廚房在臥室的後面,呈長方形狀,用水泥和磚堆砌成的灶台占據廚房的半壁江山,灶台上依舊是那口溫飽了幾代人的12紉大鐵鍋,灶台下爐火正旺,我聞到了農家特殊味的米飯清香。鍋底下那一層金黃色的「飯嘎吧」 也從我記憶深處蹦了出來,我下意識的咽了下口水。一口缸立在灶台的右側,發出井水特有清涼,櫥櫃是用簡單木架子搭建而成,窗台上擺放着電飯鍋和電水壺,無形中展示着新型農村已邁往城市化的進程。

[1]

作者簡介

紫氣高揚,散文在線網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