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讀書(百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我愛讀書》是中國當代作家百合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我愛讀書
我上小學三四年級時,就愛看圖文並茂的小人書,鄰居、同學家都借遍了,就到地灘上尋書看,薄的要一分錢,厚的要二分錢。到了四、五年級,一次偶然淘到一本長篇小說《烈火金剛》,如獲至寶,我心想,還有這麼厚的書?真是大開眼界,讓我第一次嘗到了看長篇小說的興趣,從而一發不可收。
《烈火金鋼》描寫的是,1942年冀中平原抗日的故事,書中抗日英雄排長史更新,偵察員肖飛,大刀丁尚武,日本豬頭小隊長,毛利太君,漢奸高鐵杆以及左右逢源的解老轉和何大拿等正反面人物,個性鮮明,栩栩如生,故事情節驚心動魄精彩傳奇,這部書有古書的風味,語言精煉流暢 ,看完餘興未盡,至今記憶猶新回味無窮。
從此,《林海雪原》《鐵道游擊隊》《青春之歌》《暴風驟雨》《三國演義》《水滸傳》以至後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紅岩》等等,光看過的書名就能寫滿A4紙雙排滿滿四張紙。
到了初中住校,學習緊張繁忙,我就用中午休息時間看書。我大姐因風濕嚴重到遼寧湯崗療養院病療回來,給我帶回《兒女風塵記》和《浮沉》兩本中篇小說,尤其是《兒女風塵記》,我被書中小馬一家悲慘的遭遇,多次流下眼淚,這是我平生第一次因看書而落淚。
那時學校住宿,都是南北大炕,一屋住二十多人。有一天晚上下晚自習回到宿舍已經九點多了,我看見一位初三師姐在昏暗的燈光下專心之致地看書,吸引我走過去看她在看什麼書?原來是一本外國民間神話故事,我翻了翻看有二百多頁,就商量她借給我看看,可她說要等她看完。我躺在炕上等了很久,不知啥時候睡着了。第二天晚上,我一鼓作氣如饑似渴的一氣讀完,了卻心愿。書的內容非常精彩,就在今天看也非常吸引人,可惜後來這本書再也沒有遇到。
我二姐同事訂的著名大型雜誌《收穫》分兩期刋登金敬邁創作的長篇記實小說《歐陽海之歌》,我看見後軟磨硬泡,急不可待的借來,一鼓作氣看完,尤其小說結尾,歐陽海捨身推驚馬挽救列車,犧牲前的剎那間浮想聯翩,語言精美絕綸,真的拍案叫絕,讓人永生難忘。
六十年代上初中,學校生活條件很差,尤其是住校生,有時要自己燒炕,食堂每天玉米面餅子,土豆白菜湯,還吃不飽。每天中午放學,通校生都回家吃午飯了,住校生更是一窩蜂似的朝食堂跑去。我也很餓,但心想跑到食堂也得排隊買飯,莫不如在教室看看報紙,當時班上有一份《中國青年報》,我是常看常新,怎麼反覆看都看不夠。那時學校通知各班排練文藝節目,準備學校匯演。我是班上的文委,正愁不知演什麼節目呢?結果在《中國青年報》上,看到兩個適合我們表演的節目,其中一個是三句半,反映初中畢業後響應國家號召上山下鄉;另一個是《小民兵練刺殺》,從選節目、選演員到排練,我一手操辦,還好,兩個節目全校匯演後全部獲獎,獎牌掛在班級教室的後牆上,讓我很是欣慰。
那是初二的下半屆,學校匯演很久以後我想,班級這麼大的事,怎麼不請示班主任老師呢?讓班級團支部和班長都參與其中,大家集思廣益,然後通知班裡所有同學,自願報名參加演出,當時就是沒想到,就覺着排文藝節目,是文委的事別人誰管?多年後想起在校這事,真為那時自己的單純狹隘幼稚可笑,但確實很自立。
我參加工作後正是文革時期,八億人民八個戲(樣板戲),社會上什麼書都看不到。我偶然淘到一本破舊老版古書《警世通言》,期中《余伯牙摔琴謝知音》《莊子休骨盆成大道》《趙太祖千里送京娘》《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白蛇傳》等四十篇著名短篇小說,我看完之後,還情不自禁講給宿友聽,她們聽了也深深為中國優秀的古典文學點讚稱奇。多年以後,另外兩本《醒世恆言》《喻世名言》都全部看完。
1976年10月我調到大慶工作,由於家和工作忙孩子小,儘管書市繁華,卻沒時間看書,有時間只愛看報紙雜誌。
退休後,隨着年齡的增長,不再看小說,覺着小說虛構,胡編亂造,轉而喜歡看名人傳記類,歷史類文學作品,如《清史演義》《明史演義》《明鑑》《左傳》《中國上下五千年》《毛澤東》《蔣介石》《秦始皇》《袁崇煥》《戚繼光》《洪秀全》《隋煬帝》《中國十大元帥》《十大開國大將》等等。
小時候家窮,晚上連小油燈都點不起,就上對面屋去看,也不管人家煩不煩。有一天白天,我趴在炕沿邊上邊看書邊嗑榛子,為了不耽誤看書,邊磕邊用舌頭舔出果仁再吐出榛皮,正看得入迷,突然舌尖又麻又辣,我急忙吐出榛子一看,一個極普通的榛子,上面有個小米粒大的洞,榛子讓我磕開一條縫,我用手掰開一看,嚇死我了!原來是兩條足有二寸長,蚯蚓一樣的顏色,而且渾身長滿了黑色條紋的蟲子,外觀很像蛇。我就納悶,那麼一個普通的榛子,怎麼能裝進那麼長兩根蟲子?我吐了很長時間麻辣勁才過去,從此,我再也不敢邊看書邊嗑榛子,松子之類乾果,真長記性了。
我還有個特點,時至今日不管上誰家串門,就喜歡看人家書架上的書,看到喜歡的書或借或買。如果去書店,如同進了商場,看哪本書都愛不釋手,後來到圖書館辦借書卡,看了很多書。
書是我的良師益友,即使是生病住院也要帶本書。一次在大醫院住院,實在無聊,趁中午休息跑到街里書店買一本《資治通鑑》,有書看就不寂寞鬧心了。
出門旅行也必須帶本書,在車站等車或乘車時,有書看,心中不急不躁。我每年都去瀋陽二姐家,白天乘車要九個小時。一次我坐硬座車,上車就看沈醉寫的一本書,關於戰犯管理所管理教育的一些記實故事,等我發現車已緩緩進站,看車站懸掛的電子站牌,才確認到站了,急忙裝好書下車,我整整看了一路。
回想這一生,我酷愛讀書,把書當成我一生的朋友。讀書使我增長了知識,開拓了視野,豐富了語言和文字表達能力。有助於我在實際工作中寫各種應用文得心應手。尤其是疫情三年居家防疫,自己重新拾筆學習寫作,若不是我從小堅持讀書有一定的基礎,學習寫作會很吃力,經過三年的筆耕,讓我更有信心努力提升自己。
1995年11月15日,世界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正式宣布,每年的4月23日為"全世界讀書日",這是全人類的文化節日,必將大力推動全世界人民的讀書熱情,讓讀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黨的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指出:"深入推進全民閱讀,建設書香中國"。多讀書,讀好書,為中華崛起而讀書,是黨和國家的期待,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古人云: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中國自古崇尚讀書,敬畏先賢。讀書會讓我們彎道超車走㨗徑,促進社會飛躍發展,讓人類文明和諧。書是智慧的結晶,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是歷史的記錄儀,書是全人類的營養品!要想成長進步更快,更好的為人民服務,就要多讀書,讓讀書伴隨我們一生,讓讀書成為永恆![1]
作者簡介
馮淑琴,網名:百合,黑龍江省大慶市人,自幼喜愛文學,願與文字為伍,筆耕為樂,伴隨夕陽,書寫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