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重新導向自 成都山地所)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Institute of Mountain Hazards and Environment,CAS),簡稱「成都山地所」,由1965年成立的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西南地理研究室發展而來,1966年2月改為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西南分所,1978年更名為中國科學院成都地理研究所,1989年實現中國科學院和水利部雙重領導並採用現名。

該研究所以「認知山地科學規律,服務國家持續發展」為戰略目標,其基本定位是以山地災害[1]、山地環境和山區可持續發展為主要研究領域,致力於為「增強我國防禦山地災害能力、保障山區生態安全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科學依據和技術支撐。

截至2014年底,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共有在職職工275人(其中科技人員166人、科技支撐人員78人);建設有2個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共有在讀研究生206人(其中碩士生88人、博士生118人)、在站博士後11人。

歷史沿革

20世紀60年代初期,中國科學院於1963年2月責成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協助中國科學院西南分院(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前身)在成都籌建地理機構,暫作為地理研究所下屬的一個分支機構,定名為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西南地理室,並於1964年3月正式成立。

20世紀60年代中期,為加強西南「三線」建設,國家科委於1965年1月批准將地理研究所的有關研究部門一分為二調整到成都與西南地理室合併,成立「中國科學院西南地理研究所」。為加強業務領導,國家科委又於1966年2月決定將「中國科學院西南地理研究所」改名為「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西南分所」。

1970年7月,中國科學院決定把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西南分所下放到四川省,定名為「四川省地理研究所」,由四川省科技局領導。

1978年1月,中國科學院決定收回四川省地理研究所,改名為「中國科學院成都地理研究所」。

1987年10月,經中國科學院批准,將「中國科學院成都地理研究所」改名為「中國科學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

1989年8月,根據該所要求,決定對該所實行中國科學院和水利部的雙重領導,改名為「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

在中國科學院的學科結構性調整和機制體制改革中,該研究所於1999年底被認定為資源環境基地型研究所[2]

2002年4月,該研究所進入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試點工程序列。

2006年初,該研究所又進入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三期。

視頻

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 相關視頻

中科院成都山地所研究生迎國慶
茂縣災害引發原因? 中科院成都山地所研究員何思明解析

參考文獻

  1. 地理知識 | 山地地質災害,搜狐,2017-06-26
  2. 中國科學院在各地有多少個研究所?,個人圖書館,2018-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