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成功鎮宜灣教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台東卡片教堂
圖片來自基督教論壇報

成功鎮宜灣教會宜灣長老教會,又稱宜灣卡片教堂,座落於台灣台東縣成功鎮北端,成功鎮的一座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教堂,1951年12月1日設立,禮拜堂於1953年3月完工,在1974年毀於颱風,之後重建。教堂設計者是賴明德,因其外觀類似聖誕卡中的教堂,故有「卡片教堂」的別名。

2003年,宜灣長老教會被臺東縣政府指定為台東縣歷史建築

台11線100.5K旁順著小徑轉入,可以看見一座白色的哥德式教堂,有高聳的尖塔與細膩的裝飾,這是成功鎮宜灣部落的信仰中心「宜灣基督教長老教會」,大家口中的卡片教堂。路邊停車走一小段即抵,宜灣卡片教堂外觀簡樸,頗富童趣。

由來

教堂,前身是由宜灣長老教會所建造的木頭結構、茅草鋪頂的簡單房舍,是東海岸沿線的特色教堂之一,它是由部落裡的教徒自力建造的,最早是以竹造茅屋建造(民國40年),雖後來有改以木造茅屋但結構依舊脆弱,民國63年鶯瑪颱風來襲時全毀。致毀損後,才由信徒賴明德再次重建,當時傳教士為了傳教,常會送教徒聖誕卡片,而面對部落重要的信仰中心的毀壞,教徒們於是發揮奇想,決定仿建卡片中歐洲鄉間小教堂進行復健,施工亦由眾信徒親自動手。

部落研議重建新的教堂,因此參考了聖誕卡上的教堂圖騰,依樣畫葫蘆,造就了這處位在東海岸山脈下傳奇的教堂。新建的教堂,由哥德式高聳尖塔搭配拱門圖案組成,大門兩側刻有天使浮雕,約20坪大小,小巧精緻,且背山面海,像極卡片中的小教堂,故被稱為「卡片教堂」,民國92年因深具建築特色,由台東縣政府登錄為歷史建築類文化資產被列為台東縣歷史建築,亦是台灣建築百景之一。但隨著時代的變化,當地的阿美族人也因為區域發展的改變改信天主教,宜灣基督教徒僅存十餘戶,但富有童趣的教堂,還是造就了這處位在東海岸山脈下傳奇。[1]

宜灣卡片教堂還是部落居民做禮拜的聚會場所,平時並不特別開放,雖然後來由於天主教傳入,吸引很多族人改信,目前教徒僅有十餘戶,無駐會牧師。但一個社區型的信仰中心,透過賴明德先生一手打造而呈現這獨一無二的卡片教堂,是台東成功鎮的故事,也是部落裡頭永久留存的珍貴記憶。

名稱

有一說為設計者賴明德依小時候蒐集的卡片製作而成。 從正面看教堂屋頂有哥德式建築風格,彷彿是小一號的哥德式建築,但是繞到側面後就可以發現原來教堂正面的結構外觀薄博的一片宛若明信片一般,因只有薄薄一片,建築雖迷你,童趣造型卻成為知名景點。[2] 所以被稱為卡片教堂。透過賴明德先生一手打造而呈現這獨一無二的卡片教堂,是台東成功鎮的故事,也是部落裡頭永久留存的珍貴記憶。

教會資訊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宜灣教會—宜灣卡片教堂

中文名稱: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宜灣教會

英文名稱:YiWan Taiwan Presbyterian Church

分類:教會

宗派: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事務所

國別區域:台灣

設立時間:1951-12-01

代表人: 林碧玉 牧師

國碼:+886

電話:089-871-146

會址:地址: 台東縣成功鎮宜灣路11號(台11線100.5K附近)

*僅供外部參觀,無對外開放 (現教堂由長老賴國輝領導教徒管理,並於民國92年(2003)年底,經縣政府評列公告為「歷史建築」。)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