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慈愛無聲(王荔)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 慈愛無聲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慈愛無聲》中國當代作家王荔的散文。

作品欣賞

慈愛無聲

這兩天,我特別害怕接到家裡人打來的電話,因為外公一直在重症監護室。十一月十五日,悲痛的時刻還是來了。在驅車匆忙趕回家的路上,婆娑的淚水占據着整個車廂,沒有告別的離開,等待不了的永別,外公與我們就這樣陰陽兩隔。

外公是老實的農村人,兄弟姐妹四個,因為時代和觀念的原因,親情冷漠。最小的兄弟為了修房子,對外公大打出手;用泥土堵塞後房的排水溝,下大雨時,家裡就成了水稻田;因為土地分割問題,用土火藥槍打傷二舅的腿,外婆哭着要去找人拚命,外公不讓,嘴裡總說:「原諒他吧」。

年輕時,僅靠着家裡的幾畝農田和泥瓦匠的手藝維持着一家八口人的生活。在那個沒有現代化機械的農村,一到農忙時節,一家老小就都得傾力勞作,大大小小在田地里忙碌的身影與遠處的青山形成一幅古拙的農耕圖。到了飯點,外婆就領着最小的女兒回家做飯,其他人繼續在地里幹活。如遇到高溫天氣,中午沒有辦法耕作,從傍晚開始,一家人借着月光勞作直到深夜。聽小姨說,外公總是最後一個回家的人,一回到家就躺在藤椅上直接睡着,第二天一大早就又忙碌在農田里。遇到農閒里,鄰人們就會請他去打灶、翻瓦、做木工等等,只要是農村的建築活,沒有外公不能幹的。由於外公的手藝過硬,幹活又實誠,方圓幾十里都會有人請他去,他們也都會按農村手藝人市價給相應的報酬,以此維持一家老小的生計。無論農忙還是農閒,外公總閒不下來。也正是因為這樣,六個子女才能在那個缺吃少穿的年代順利長大、成家。

外公一生好強。膝下有七個兒女,第一個兒子夭折在襁褓中,外婆哭得死去活來,外公沒有哭,可他整整一年沒有笑過,每天晚上都會在夭折的兒子墳堆旁點一支煙,坐兩個小時。後來,有了現在的大舅,大舅出生那天,外公笑了。天有不測風雲,活下來的大舅12年前患鼻癌不幸離世。大舅出殯那天,外公坐在院子的樓梯上,眼睛直盯着送葬的隊伍消失在路的盡頭,外公沒有哭,只是拖着沉重的身軀扛着鋤頭徑直走向農田,不停地用鋤頭翻挖水稻田,白髮人送黑髮人的心痛都在手中鋤頭翻挖的泥土裡。

最讓外公操心的是小舅。在九十年代的農村,25歲沒有成家的男性,總免不了受到左鄰右舍的閒言碎語。外婆是最着急的,經常不停地念叨小舅,應該多與人交流,對人要和氣一些,哪個姑娘可以再接觸接觸,還四處打聽找媒人介紹,可外公從來不說一句。那時候,每當家裡來媒人,外公總會忙前忙後地跑集市買東西呀,殺雞呀,去鄰家買雞蛋呀,六十多歲飽經風霜的老人卻像一個年輕小伙子樣有用不完的勁。然而,每次都是媒人來一次後就沒有下文了。有一回,一個媒人帶來了一個年輕姑娘,說是可以考慮相處,但有一個要求,必須要把土坯房修成樓房。從那以後,外公總是早出晚歸,背越來越駝了,外婆也瘦了不少。一年後,兩層漂亮的小樓出現了,搬新家那天晚上,我和外公坐在樓頂數星星,他那打着蒲扇的手又多出了數不清的裂紋。

外公對我總是很嚴厲,從小就是留守兒童的我沒少挨他的批評,可他從來不打我。問外公要零花錢是最難過的事,每次都要在該有的數量上打八折,那幾年,我總有一個難以釋懷的想法就是外公為什麼要「剋扣」我的零花錢。後來,我不再是留守兒童了,母親來接我的那天,外公塞給她一個布袋,媽媽說,那是外公從我的零花錢里節約下來的,足足一萬多。二十多年過去了,我與外公的點點滴滴成了我最甜蜜的回憶。

我的外公,最終還是倒在了他揮灑過無數汗水的那片土地上,頑強地在醫院裡撐了一個星期,依然沒能逃離死神的魔手。外婆總說,外公的病是累的。是啊,年輕時拚命幹活不能依靠誰,年老時拚命幹活不想依靠誰,直到生命的最後也沒能停下操勞的腳步。

外公啊,月光下,我仿佛又看到了那個肩扛鋤頭朝田間走去的身影,很長很長……

[1]

作者簡介

王荔,中國散文網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