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慈方中醫教育了我(周金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慈方中醫教育了我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慈方中醫教育了我》中國當代作家寇玉苹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慈方中醫教育了我

我退休了,聽好哥哥王萬壽老中醫教誨,開始學習中醫,也許是自己不知道天高地厚,不知道中醫的深奧,只知道自己曾經犧牲過一次,總覺得好哥哥王萬壽老中醫的教誨正確的。一次偶然的中醫知識培訓班上,我很幸運地遇到了北京慈方中醫的中醫碩士賈岱琳醫師,中醫碩士趙翹楚醫師,中醫碩士曾增醫師,我誠恐誠慌地跟他們幾位醫師進行了短時間的交流後,幾位醫師很大度、非常平易近人的讓我和他們成為了微信好友,我把我愛人在醫院的檢查情況在微信上發給了賈醫師,我擔心賈醫師很忙不會理我呢,出乎我意料的是,賈醫師又很詳細具體的問了我愛人的情況,給出了調理的方案,賈醫師不厭其煩的反覆調整了幾次方案,使我愛人的身體狀況,出現了明顯的改善

我在網上學習賈岱琳醫師的事跡時,知道了賈海忠教授出的鴻篇巨著《賈海忠中醫體悟·父子親傳實錄》等,我就迫不及待的買了回來,如饑似渴的進行了學習

通過學習我知道了賈海忠教授是20世紀60年代初在河北農村出生的,而且他那個地方的農村比較貧窮,能吃飽飯就不錯了。賈教授的家鄉是食道癌高發區,因此而死亡的鄉親,熟人很多,所以他在高中畢業時就立志要當一名醫師,希望能夠把這些食道癌患者都治好,這是他刻苦鑽研學習的動力。賈教授是恢復高考以後的第四個年頭上的大學,上大學後賈教授為了學習治療疾病的真本事,放棄了一切娛樂活動。他覺得要做個好醫生,不多學習點知識肯定是不行的,所以就把所有的業餘時間都擠出來學習醫學知識。由於刻苦努力,賈教授成長為醫學博士,研究生導師,原中日友好醫院中西醫結合心血管中心主任醫師,北京中醫藥大學兼職教授,中華中醫學會中醫館聯盟副主席,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活血化瘀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首都群眾熱愛的中青年名醫,全國第二批優秀中醫臨床人才。現在是北京慈方醫院管理公司董事長,北京慈方中醫館館長。賈教授是實實在在的功成名就、事業有成。我對慈方中醫的了解僅僅是個開頭,雖然說剛剛對慈方中醫有初步的膚淺的認識,但給我的印象非常好的。

學習了賈教授的著作後,我不由得就回想起我兒時的情況,過去我家所在的河南農村也是非常貧窮的,我印象中我的鄰居八叔會給村民們說個土方治病,比如誰不想吃飯了會讓他去莊稼地里挖香附子熬水喝,誰小便尿尿不利了,會讓他挖點車前草熬茶喝,誰拉肚子了會讓誰用獨頭蒜搗蒜汁吃點撈麵條……我記得有一次我媽腿上莫明其妙的出了幾個大水泡,我八叔讓去地里水溝邊上割回來野薄荷,再在花椒樹根處挖點土,然後把這兩樣一起搗成泥糊狀,敷到腿上,結果沒用幾天還真好了……我當年也有想當醫生的願望,我1977年高中畢業後,參加恢復高考後的第一次高考,也取得了進入預選分數線參加體檢的好成績,可不知道當時怎麼回事,體檢時說我血壓高,因此大學夢破滅了。當時公社革命委員會讓我當了民辦老師,怨自己鼠目寸光,沒有遠見,就認為有了工作就知足了,沒有繼續複習參加高考。結果是辛辛苦苦、兢兢業業,苦幹了一輩子,功不成,名不就,百事不成,虛度了光陰。

接觸慈方中醫後,禁不住又想到了1995年第一次找名老中醫張半仙看病的情況:那年我愛人在收麥後,身體不舒服,聽說張半仙老中醫看病看的好,就去找他了,他把脈後,又問了情況,就說我們多虧找到了他,要不然後果不堪設想,最後他說他家祖祖輩輩都是行醫的,他配的有現成的中成藥,保證我們用15天一個療程就好了,這藥是賣給別人900元一療程,給我們服用僅收600元。說實話那時候我們真的是沒有600元,我們只好說湊夠錢了再吃藥吧……接着我們去醫院看了看,醫生開了三天9元錢的藥,結果不舒服的感覺竟然好了……由此可見張半仙是有點坑人了,也許用了他的藥,一療程15天也會好,但是治療時間太長,在那個年代藥也太貴了,後來聽說張半仙犯罪坐牢死在監獄了……那時的張半仙是坐在公立醫院給人看病,賣自己的藥,他的辦公室也掛了多幅「醫德高尚,醫術精湛」錦旗,醫術精湛與否咱不敢議論,你說他醫德高尚嗎?有了第一次找中醫看病的經歷後,以後再找醫生看病總是提心弔膽的。

慈方中醫的賈岱琳醫師非常認真細緻用心的給人提供調理方案且效果很好,實在是讓人感動。難道說賈岱琳醫師這不是「醫德高尚,醫術精湛」嗎?我看網上的評論里說:全國慈方中醫的醫生再多一些,中國人民群眾就有福了!我說這說出了知道慈方中醫的人們的心裡話!人們不舒服了,找醫生看病,是把生命託付給了醫生,是對醫生何等的信任啊!我希望張半仙這樣的醫生這世上就這麼一個!我希望慈方中醫的好醫生越來越多,越多越好!

慈方中醫教育我,做事一定要咬定青山不放鬆,刻苦努力,才能修成正果!

我發自內心的感謝賈岱琳醫師、感謝趙翹楚醫師,感謝曾增醫師,更要感謝賈海忠教授培養出了真正的「醫德高尚、醫術精湛」的醫師。[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