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慈聖光獻皇后輓辭七首·冀王陰德在高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新浪網 的圖片

慈聖光獻皇后輓辭七首·冀王陰德在高門》是北宋名人蘇頌作品之一。

1020年12月10日,蘇頌出生於廈門同安蘆山堂的一個書香世家。一生從政近60載,歷經北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朝,73歲榮膺宰相,是一代賢臣良相。去世後皇帝贈司空魏國公,又追諡「正簡」,因此同安素有「正簡流芳」的美譽。在同安蘇頌故居蘆山堂亦有「正簡留芳」的蘇氏家風家訓。

慈聖光獻皇后輓辭七首·冀王陰德在高門

主要影響

蘇頌自幼便勤奮好學、博覽群書,22歲那年便與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學家王安石同榜中了進士。蘇頌步入仕途,從地方到中央,最後位及宰相,為官五十餘年,政績頗豐。知江寧縣時,切實參與了慶曆新政的實施 ,清查了富戶漏稅行為,核實丁產,編成戶籍,按冊課稅,既增加了國庫收入,又減輕了窮人的負擔。任南京留守推官時,被留守歐陽修讚許為"處事精審"。

蘇頌在科技方面的成就,遠遠超過了他的政績。他是天文學家,天文機械製造家,藥物學家,政治家、外交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還是世界鐘錶鼻祖,創造七項「世界第一」,被稱為中國版的達·芬奇

年近70研製出通天神器水運儀象台,這一偉大發明,領先西方約600年。在同安蘇頌公園內,就有國內首台按1:1比例仿製的水運儀象台。這座高約12米,寬約7米的天文儀器,集渾儀、渾象和報時裝置為一體。置於水運儀象台上層觀測用的渾儀轉動裝置,是現代天文台跟蹤機械——轉儀鐘的的雛形。水運儀象台頂部設有九塊活動屋板,觀測時可以自由拆開。水運儀象台活動屋板,是現代天文台自動啟閉圓頂的祖先。

水運儀象台的天衡系統,使樞輪不停歇地實現自動等速運轉,這與現代鐘錶錨狀擒縱機構作用基本相同,也因此被譽為現代鐘錶的先驅。為了更精確地觀星,蘇頌又設計了假天儀,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架記載明確的假天儀,被稱為近代天象儀的鼻祖。通過假天儀,蘇頌還留下了14幅星圖,蘇頌星圖繪星1464顆,比300年後西歐星圖記錄的星數還要多442顆,是那個時代星圖繪製的新成就。蘇頌將製作緣由、經過、儀器構造和使用說明寫進了一本書——《新儀象法要》,這也是世界上現存最早最完整的機械圖紙。

他主持編撰出21卷《本草圖經》,是世界第一部雕刻版藥物圖譜。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更是引用其中內容多達74處[1]

後世紀念

蘇頌故居「蘆山堂」,在福建省廈門市同安區大同鎮城區西北隅葫蘆山南麓,占地1700平方米,蘇頌高祖定居於此,「蘆山」也就成為入閩蘇氏的「雅號」,迄今遷台灣、香港、新加坡、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等地的蘇氏後裔,皆源於此。

現存的「蘆山堂」,在民國元年(1912年)時重建,為三進雙護厝府第式建築,面積750平方米,故居內現有蘇頌坐式塑像、蘇氏族譜以及蘇氏後裔八大名人畫像。新建有蘇頌科技館,館中陳列了他在各方面的功績,還有蘇頌首創的世界第一座天文鐘「水運儀象台」模型。

2007年3月,蘆山堂蘇頌研究會舉辦第六屆世界蘇姓懇親大會暨蘇頌學術研討會。2020年12月10日,紀念蘇頌誕辰1000周年暨第九屆廈門(同安)蘇頌國際文化節活動在同安舉辦[2]

蘇頌祠堂,即蘇公祠,位於福建省廈門市同安孔廟西南側,始建於南宋,系朱熹任同安主簿時所建的。廳內尚存清以前所立的蘇頌神位碑,上鐫「宋觀文殿大學士、太子少師、進贈司空、封魏國公,諡正簡、字子容、諱頌蘇公神位」,及清代嘉慶年間重修碑記一方。

視頻

慈聖光獻皇后輓辭七首·冀王陰德在高門 相關視頻

2015廈門同安蘇頌文化節
蘇頌公園水運儀象台可自動報時,是通過什麼原理工作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