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慈雲嶺造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慈雲嶺造像位於中國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玉皇山慈雲嶺南麓。1961年被列為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與煙霞洞造像、天龍寺造像一同作為西湖南山造像入選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歸入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飛來峰造像。

基本內容

慈雲嶺造像位於杭州玉皇山慈雲嶺南坡石壁間。為五代後晉天福七年(942),吳越王錢弘創建資賢寺時所雕鑿。現寺已不存,岩壁造像保存完好,有大小兩龕。主龕坐東朝西,龕形橫長,寬10米,高5.8米。龕內造像7尊,彌陀居中,左側是觀世音菩薩,右側為大勢至菩薩,合稱「彌陀三尊」。兩側還有菩薩和天王各兩尊。小龕坐北朝南,高2.6米,寬2.3米。正中雕地藏王菩薩坐像,光頭大耳,容貌端嚴。兩側侍立供養人,龕楣浮雕「六道輪迴」。

慈雲嶺造像在上城區玉皇山慈雲嶺南麓。後晉天福七年(942年)五代吳越國在此建資延寺時鑿山造像。主龕內圓雕造像七尊,中間三尊坐像,即本尊阿彌陀佛、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身後有寶珠形背光,內雕纏枝牡丹,邊緣飾火焰紋,均為全跏趺坐式,端坐於仰蓮須彌座上。兩側有菩薩立像和天王立像各兩尊。七尊造像的上部浮雕飛天和伽陵頻伽鳥各兩尊,作散花狀。龕楣呈拱弧形,正中橫列七佛,兩端為騎獅的文殊菩薩和騎象的普賢菩薩,均為浮雕。北面地藏龕,內雕地藏菩薩像和左右脅侍。

地藏光頭大耳,作和尚打扮,半跏趺坐式,左腳下垂踏蓮座上,兩側脅侍持物恭立,龕左側引出雲頭,繞向龕外上方,雲際間浮雕「六道輪迴」。附近還刻有「新建鎮國資延遐齡石像之記」十二字篆書題額和「佛牙贊」碑形摩崖石刻一塊以及「佛法僧」等摩崖石刻[2]

視頻

慈雲嶺造像 相關視頻

杭州慈雲嶺造像
53、慈雲嶺造像——六道輪迴 鳳凰山 黃溢曲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