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感染性動脈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感染性動脈瘤又稱黴菌性動脈瘤、細菌性動脈瘤,占0.5%~2.0%,指因外界細菌侵入或由血管內、血液自身感染引起的動脈瘤。感染性動脈瘤易破裂,常累及重要臟器,診斷較難。雖不多見,但致殘率和死亡率很高。

基本信息

別 稱:黴菌性動脈瘤、細菌性動脈瘤

就診科室:普通外科

常見病因:動脈內膜在損傷的基礎上受到各種微生物的直接侵襲可引起感染性動脈瘤。

常見症狀:發熱、伴疼痛(脹痛、跳痛或觸痛)及搏動性腫塊等。

傳染性:無

病因

動脈內膜在損傷的基礎上受到各種微生物的直接侵襲可引起感染性動脈瘤。動脈粥樣硬化[1]是重要的病理基礎,病原菌以沙門氏菌屬常見。結核、細菌性心內膜炎或膿毒血症時,病菌也可侵襲動脈管壁,導致動脈壁薄弱形成感染性動脈瘤。常見的血管外感染性動脈瘤常由動脈穿刺或者鄰近血腫所致,其次為感染性吻合口動脈瘤。血管內感染性動脈瘤也就是動脈瘤本身有感染,如梅毒性動脈瘤黴菌性動脈瘤,後者常由於抗生素治療引起。感染性動脈瘤的自然發展趨勢,即瘤體擴張增大、瘤壁變薄、破裂。假性動脈瘤繼發感染最常見金黃色葡萄球菌致病。格蘭陰性菌侵襲力和破壞力強,受感染的動脈瘤容易破裂。

臨床表現

主要臨床表現有發熱、伴疼痛(脹痛、跳痛或觸痛)及搏動性腫塊。疼痛多為持續性。瘤體壓迫局部神經可出現麻木、放射性疼痛[2];壓迫靜脈可見遠端肢體腫脹。除發熱外,可有白細胞計數增多、紅細胞沉降率增快、C反應蛋白水平上升等全身感染表現。約70%患者血培養陽性。

診斷

根據病史、臨床表現、檢查等進行診斷。影像學檢查可見動脈瘤,感染性腹主動脈瘤術前診斷率不及50%,由於瘤體常迅速增大並可突然破裂致死,早期診斷對提高療效至關重要。

治療

治療原則包括控制出血、去除感染、重建血運。除抗感染治療外,感染性動脈瘤尚無標準的治療方案。有動脈瘤破裂或有破裂高風險的患者可行手術切除或血管內栓塞。應根據患者情況,制定理想的治療方案。

視頻


16例非傷寒沙門菌所致感染性主動脈瘤的臨床分析


參考來源

外部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