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想念一座城(劉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想念一座城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想念一座城》中國當代作家劉靜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想念一座城

有人說:愛上一座城,是因為城裡住着某個人。那麼想念一座城,就是因為這座城市不知不覺中已經融入你的血脈中,成為你生命的一部分。蘭州於我,就是如此。

對蘭州最初的記憶,是從童年開始的。小時候,外婆每隔兩年都帶我去蘭州一次,看望她唯一的親姐姐——我的姨奶。我遠在青海的父母也會趁此機會到蘭州看望外婆和我。不經意間,蘭州就成了一個驛站,一個親情大融合、大碰撞的驛站。

八十年代末,交通很不發達。要先從河南內鄉縣坐汽車到南陽市,從南陽市轉火車到西安市,最後從西安市到達蘭州市,大概需要兩三天時間。在我幼小的頭腦里,朦朧地感知到蘭州是遙遠的,是需要一路顛簸勞頓的,從此也記住了那個叫蘭州市西固區商業大樓516號的地方。

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最吸引我的莫過於好吃的、好玩的。大我幾歲的哥哥教我普通話,領着我和家屬院裡的孩子玩耍,叔叔、嬸嬸趁着周末帶我去公園,去商場買衣服、做好吃的飯菜……很多事情都記得不很清楚了,可是不經意間翻看童年的黑白照片,看着充滿稚氣的臉上流露出的天真可愛笑容,讓我不自覺地相信那時的我一定是很快樂很幸福的。

上學後,去蘭州的機會少了很多,外婆依然去,回來後不僅會給我講述蘭州的變化、姨奶家的變化,還給我帶回來很多漂亮的衣服和好吃的食物。蘭州,就在外婆的講述和我腦海殘留的片段記憶中慢慢地鏈接起來,讓我對它一直充滿期待和嚮往。

1998年暑假,我和外婆一起來到了蘭州,熟悉的人、熟悉的環境,一切似乎如舊,然而,隱隱傳出的拆遷讓每個人忐忑的心裡又平添了一絲興奮。站在那棟樓里,我感受到了她衰老的氣息和被歲月輾軋過的年輪,撫摸着被時光侵蝕的牆壁,如同面對着一位孤苦無依的老人,她不知道自己將歸於何方,只是默默矗立着,無聲地講述着自己走過的路和見證的歷史……

姨奶家那間47.5平方米的房子裡,有多少值得回憶和懷念的往事呀!自從姨爺作為右派分子被發配玉門後,就和甘肅這塊土地產生了關係。後來,一家人也陸陸續續來到蘭州。落實政策後,姨爺到蘭州閥門廠上班,分到了這間房子,在新的環境下,他們如蒲公英一樣落地生根。從此,河南和甘肅,中間隔着的不僅僅是兩千多千米的距離,更是親情與親情的遙相呼應,彼此的心中也種下了相互牽掛的種子。我和外婆、父親和母親、舅舅、阿姨……在不同的時間都輪番來到蘭州,甚至村里其他人路過蘭州,也會來這裡小住一晚或幾天。姨奶一家從來不怕麻煩,熱情招待,有時還會給些錢做為路費或它用。一次次的往返中,蘭州似乎在每個人心中都是切近的,它不再是一個符號,而是我們大家共同的家。幾十年的相處,姨奶一家已經和左鄰右舍形同家人,面對分離,誰人心中沒有留戀和不舍?

「一條河(黃河)、一本書(《讀者》)、一碗麵(牛肉拉麵)」是蘭州的特色,也是蘭州一直致力打造的三大品牌,它們貌似毫不相關卻又似乎相輔相成,共同托起這座西北城市的底蘊。來到蘭州,黃河是必定要去轉轉的,對於文青來說,讀者大道上的《讀者》雜誌社也是必去的地方,哪怕不能到裡面走一遭,站在外圍仰視一下,順便感情豐富地暢想一下裡面的情形,再和讀者大樓合個影,沾沾靈氣也好。一碗麵就更不用說了,響譽全面的蘭州拉麵是必定要吃的,而且要多吃,要吃好。

蘭州和平原的不同就在於海拔高,風沙大,需要大量補充水分。所以到蘭州後,我養成了每天起床必喝水、一天內只要在家就水杯不離手的習慣。每天吃過早飯,我陪同外婆和姨奶一起到南山公園晨練,回來時順便把一天的菜品買好。正值夏季,水果品種繁多,對於有水果之城之稱的蘭州更是如此,每天品嘗着不同種類的時令新鮮水果,我越發愛上了這個城市,愛上這個城市的夏天,涼爽又美味。

2001年夏天,我又一次來到蘭州時,姨奶已經和小叔叔一家搬到小西湖附近。住房面積改善了很多,環境幽雅了很多,姨奶的晨練也由南山公園轉移到了小西湖公園。至今仍覺得小西湖公園是一個很美麗的公園,據說是濃縮的杭州西湖。整個公園,既有南方山水之靈秀,又有北方地理之風貌,湖光山色,造型別致,有移步異景,曲徑通幽之感。姨奶總會讓我帶着書到公園裡讀,伴着美景,美好的一天又拉開了帷幕,也讓我領悟了一日一計在於晨的含義。晚上,我們一起到黃河邊散步,聆聽黃河的水聲,感受這座黃河穿城而過的省會城市的另一種風韻。

結婚後,當我帶着媽媽一起來到蘭州的時候,90高齡的姨奶身體大不如以前了,加上摔了一次,更加行動不便。看到多年不見的媽媽,她是相當興奮和喜悅的,和媽媽說東道西,晚上更是徹夜長談,言談中,似乎又回到了那年、那月的日子。看着大叔叔耐心地伺候姨奶吃飯、洗漱,抱着她上、下床,心頭柔軟的弦在微微撥動着。那一刻,我想起了女兒出生時,姨奶給孩子寄來的成包成包的衣服,想起一直她對我的愛,原來,祖輩的愛竟是這樣綿綿長長、千絲萬縷,如涓涓細流在緩緩流淌。我也想起了已經去世的外婆,那個總愛帶我來蘭州,為我的童年打開一扇窗的外婆,那個在年老時我選擇了離開她的外婆,不由地淚流滿面。姨奶、外婆和我,構成了一個最不規則的三角形,在歲月的變遷里晃動。回來後的那年冬天,姨奶溘然長逝,無疾而終。接到大叔叔打來的電話時,我正坐在電腦前碼字,手竟哆嗦地打不住電話,只是嗯嗯地應付着他的話,任憑淚水在臉上滑落。許久起眼,看着外面滴滴答答的冬雨,感到徹骨的冷。冬雨冷冷,原來冷的不僅是身,更是心。隨着姨奶的去世,祖輩已經成為我生命中的一個符號,漸行漸遠了。

2015年,當媽媽、女兒和我走出蘭州車站的時候,一眼就看到了等待多時的小叔叔和小嬸嬸。叔叔頭上的白髮瞬間刺痛了我,父輩中連最年輕的小叔叔也老了,世間還有比這更殘酷的事情嗎?蘭州正在修地鐵和高鐵,我們的車偶爾有些堵,小叔叔、小嬸嬸一邊講着蘭州的交通狀況,一邊和媽媽彼此詢問着各自的生活狀況、老家的情況……我坐在車裡,聽着他們的交談,眼睛卻一直掃描着車窗外的世界,蘭州,這座我所熟悉的城市,為什麼你的氣息讓我漸漸地感到陌生?

第二天,我們一起去西固區看望大叔叔。大叔叔已經將近70歲了,背微微有些駝了,腳步開始蹣跚了,頸椎也開始找上門了,記憶中那個高大的他已經不復存在了。16歲到蘭州、到蘭煉上班、和來自上海的嬸嬸結婚、在蘭煉離休……似乎平平穩穩,其中的辛酸的困苦只是不足為外人道耳。退休了的大叔叔每天堅持打網球,聽新聞,用電腦但不玩手機,依然思維活躍、思路清晰。

接下來,小叔叔開車帶我們去白塔山公園、五泉山公園、中山橋、到黃河母親雕塑前留影……退休了的小叔叔和小嬸嬸的退休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不僅國內游,還去了國外好幾個國家,聽着小嬸嬸繪聲繪色地講述着國外的經歷,也讓「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的念頭一直在我心間澎湃激盪。短短的幾天裡,內秀的女兒已經發知心底地喜歡和他們呆在一起了,不能不說,性情平和、善良熱情的小叔叔和小嬸嬸在言談舉止中對晚輩的影響。

蘭州還是蘭州,似乎什麼也沒變,似乎又變了很多。那個從小跟着外婆的我已經長大了,成了媽媽和女兒堅實的支撐,而外婆和姨奶早已化作一片雲,飄蕩在天的那一邊。我不知道在另一個世界的她們是否團聚,是否還是那對最親最親的姊妹?幾年沒來,掃墓是必然的。我們開着車,在彎彎曲曲的山路上行駛着,差不多用了一個小時,終於來到了墓地。走過一段土路,來到了姨奶的墓前,姨奶、姨爺、太老爺都在此安息。我環視四周,九曲黃河就在山下,依舊蜿蜒奔騰,千百年來,它默默不語,締造了華夏文明,也給華夏兒女帶來了災難,就時間的走向而言,它帶來了很多人很多事,也帶走了很多人很多事,留下的只是我們的追思和感慨:逝者如斯夫呀!小嬸嬸將帶來的水果、鮮花一一擺放,將香燭點燃,和姨奶絮叨着我們的到來,她所寄掛的孩子們的情形。作為基督徒的媽媽和我此刻也在心裡禱告着求神的赦免,並跪在姨奶的墓前。香燭即將燃盡的時候,我們將鮮花一瓣瓣地灑在墓地的周圍,也將那份想思和懷念留在了那裡。看着將近60歲的媽媽,我不知道在她有生的年月里,我還能陪她走多遠,還能帶她來蘭州幾次?不禁惶惶然、淒悽然了。

在我成長的歲月里,蘭州貫穿了我的整個生命歷程,成為我童年、少年和青年的印記,而我也通過姨奶一家,見證了蘭州的發展和變化,感受了世事滄桑和歲月的流逝。一個城市,能成為我生命的坐標,讓我在生活的坐標軸上清楚地標示出每一點、每一段,這該是怎樣的刻骨銘心!無論去還是沒去,蘭州,都是我最想念的一座城市。不經意間,那些遠去的記憶就如翩翩起舞的蝴蝶,在腦海里肆意飛舞、絢爛成花。

[1]

作者簡介

劉靜,女,從事新聞宣傳工作。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