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情遺黔疆(朱法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情遺黔疆》中國當代作家朱法元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情遺黔疆

貴州給我的印象是出人意料的。

首先是這裡的氣候出奇的好。時令進入八月下旬,南昌正是秋老虎發威的時候,熱得死人,沒想到貴州的溫度不到30攝氏度,一下飛機,人就感到非常舒適,神清氣爽。貴州人說,這是一年中最熱的幾天,一般還要更涼快些。說現在貴陽的賓館酒店很緊張,就是因為這裡成了避暑勝地,全國各地好多人都會跑來躲避高溫。

其次是這裡的生態保護得好。無論貴陽城裡還是郊外鄉村,處處都有醉人的美景佳色。城內到處是養眼的綠色,把高樓大廈襯托得優美無比,有市民撰寫對聯:「迎窗聽鳥啼,黃昏賞夕照」,不無驕傲地讚美自己的愜意生活。車行鄉村,更是令人讚嘆不已,抬頭望去,但見藍天如洗,白雲如棉。藍天白雲之下,是一座座被綠色包裹着的山頭,天造地設的喀斯特地貌,盡顯奇特的風光,與綠樹繁花相互烘托,展現出無與倫比的阿羅身姿。晚上回到賓館,從報上看到,世界範圍的「生態文明貴州會議」正在貴陽召開,有專家說:「貴陽生態文明建設,值得全國學習」。英國前首相布萊爾還期待與貴州合作呢!過去我們常常津津樂道於江西的生態環境好,不知天外還有天,想到貴州的古夜郎國,想到「夜郎自大」的典故,我不禁自慚起來。

更令人驚奇的是,貴州與江西竟有着如此深遠的特殊淵源。

一踏上貴州的土地,貴州友人就告訴我說,貴州3000多萬人口中,有60%多祖籍是江西的。我聽罷愕然。在接着的歡迎宴席上,我就留意打聽了一下,果然在座的十有八九都是「出口老表」。再一細究,方知其中的歷史根源。從明朝始,江西人就陸續往貴州乃至西南邊疆地區遷徙,最集中的有三次,一次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調集大軍控制滇黔,戍邊衛疆,調往貴州一帶的多為江西徵集來的兵員。戍邊的策略是以「屯堡」為主,即一邊屯田一邊守邊。時間一長,他們就在那裡生根開花結果,演變成了常住人口。第二次是明末張獻忠率師進入西南邊陲,部隊裡也是江西兵居多。後來被清軍所逼,潰敗之後,人們不敢返回內地,便在這裡安家立業,成了「客家人」。這兩次都是因戰爭行為導致的移民高潮,只有第三次是和平遷徙。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江西人民積極響應中央關於「開發大西南,支援邊疆建設」的號召,大批幹部、工人、知識分子離鄉背井,來到貴州,現在主事的已是下一代,第三代也已經茁壯成長起來了。據說在貴州好多地方,來自江西的人們至今還保留着江西的地方生活特色,久而久之,竟形成了有別於漢族人的「青衣人」風格。至今他們在填寫各種表格的時候,還會在「民族」一欄里填上「青衣人」,實際上也已為當地各方所接受,雖不成其為一個民族,也算是「地方糧票」吧。

我不禁感嘆起來。第六感官告訴我,第一次到貴州,我就有一種特別的親切感,這種感覺好沒來由,說不出道理,現在我想,或許就是這裡有太多的同出一地同出一源的故人之故?

貴陽城是美麗的,但貴陽也有一個缺點:市內缺少旅遊景點。大凡旅遊景點是要有文化含量的,光有自然生態的優勢,能令人羨慕令人嚮往,但在旅遊方面就沒有深度沒有厚度,形不成「點」。我翻開旅遊手冊,貴州旅遊以東南西北幾條線劃分,各具特色的景點多得很,可都不在貴陽市內。市內只有一個文星閣,幾個公園,都引不起我的興趣。友人說,還是去看青岩古鎮吧,那裡離城不遠,僅20多里地,很有看頭。國家主席胡錦濤同志還題詞要大力開發呢!於是我們出城,驅車直奔青岩而去。

青岩古鎮位於貴陽市花溪之南,為廣西入貴陽的門戶要衝、主驛道中段,正是一個最著名的古代「屯堡」。古鎮建在一個逶迤錯落的高崗上,四周築有城牆,分內城和外城,均用方塊巨石壘砌。正門為定廣門,朝南而開,城牆上築有敵樓、垛口、炮台,氣勢宏偉,頗為壯觀。城內是保存完好的古建築群,古鋪古店、古街古道、古戲台古牌坊,還有古寺廟古教堂等等,真是交相輝映,目不暇接。走在古鎮裡,腳下是青石板路,頭頂是飛檐翹角,眼前只見童叟樂,耳邊不聞車馬喧。熱鬧處是店家的叫賣聲、藝人的吆喝聲、工匠的敲打聲,那麼和諧,那麼柔情;僻靜處是綠樹蘭花、青苔墨瓦、漏陽點點、落葉層層,如此幽雅,如此散淡。我們在這「世外桃源」里徜徉,或游弋於果酒小吃間,或問詢於玉器銀飾處,或拜謁狀元府邸,或登臨道家福地,真的「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了。

轉過兩條街道,來到一個寬敞處,我突然眼前一亮,但見一座高大的屋宇矗立在面前,正面門楣上方,一塊鑲有彩色花邊的長方形牌匾上,赫然寫着「萬壽宮」三個金字。我想萬壽宮本是江西人為紀念許遜治理贛江有功而建的,首座萬壽宮建在南昌市郊的西山,還留下了「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典故。後來江西各地凡有水患的地方,都建一座萬壽宮,內塑許真君金像,以鎮水魔。可以說萬壽宮是江西的一個標誌,如今在這裡又見到了,肯定是江西人興建的。看到它,我們一行老表們都抑制不住興奮的心情,紛紛議論起來。友人告訴我們,貴州不僅有很多萬壽宮,還有很多江西會館,而且一般會館都建在萬壽宮裡,是江西人聚會的地方。當然舊時的會館現在不存在了,代之而起的是江西商會,以團結江西人、促進經貿業為主旨,為貴州的改革發展做貢獻。果然在這座萬壽宮大門的左側,還掛了一塊「江西會館」的木牌,我想也是一個紀念吧。

陪同的友人說,其實青岩古鎮最美的還不是古建築古風景,而是古樸淳厚的民風。鎮民們都把遊人看做客人,累了,他們會挪出自己的椅子讓你歇歇腳;渴了,會端上一碗清涼的苦丁茶,還要為你說上一段青岩的典故,讓你的精神也解解乏。這一切,是可以隨意享受的,如果你執意要給錢,便會無奈地拋出一句「隨便拿一點就行」的話,更讓你從心眼兒里喜歡這個小鎮。這話我信,在貴州有限的時間裡,我們接觸到的人們,確實無不體現了熱情大方、淳樸好客的風格。就在我們參觀黃果樹瀑布的那一天,我們結識了貴州人民出版社社長曹維瓊。老曹是專門從兩百里開外的貴陽趕來接待我們的,當我們從七星橋景區風塵僕僕走出時,他正在一棵大榕樹下等着呢。原來大榕樹下就是一個小餐館,幾張方桌隨意擺放在樹冠庇蔭處。寒暄之後,老曹找了一張較大的桌子,引我們入座,然後像端寶似的端出兩瓶茅台酒,邊招呼店家擺杯上菜,邊當起了茅台酒的義務宣傳員。他開玩笑說貴州人是全國最大方的,哪個地方接待客人,都會拿出地方酒招待,惟有貴州拿的是國酒。然後便炫耀起他手中的酒來,說正宗的茅台酒並不多,年產量有限,喝到真的實不容易。說着說着酒就倒了出來,他「咳」了一聲,說可惜,這要是在房間裡,今天的酒香準會叫你們喝彩!還別說,雖在室外,可那股純正的茅台香味兒還是順風飄蕩,直鑽人鼻孔。「真香啊」!有一位還是忍不住讚嘆起來。老曹一聽就更起勁了,只見他那紅潤的臉龐上,一雙細眯眼睛樂成了縫兒,滿臉的皺紋隨着笑意綻開着,活像一朵爛漫的菊花。說到茅台酒,他總是那麼眉飛色舞,津津樂道。他端起斟滿了酒的玻璃杯子,說敬酒之前,請先聽我擺一下飲酒的要領,那就是「馬大哈」三字。酒喝進口裡不能急着吞下去,而是要在口腔中含一下,讓酒香溢散開去,再慢慢下咽。這時嘴一閉緊,就是「馬」的一聲;嘴張開時你的舌頭會不自覺地「噠」一下。酒下去時,你會感到有一個小小的溫暖的火球,沿着咽喉一道優美的曲線,直滾到胃裡,舒服極了。待到那股酒氣回味上來時,你一定要長吐一口氣,發出「哈」的聲音來。這時才算品出了上等好酒的真味。這一番「酒經」,直說得我們神魂顛倒,飄飄欲仙,幾個人真應了那句段子:不喝不喝又喝了,喝着喝着又醉了。

老曹的祖籍是不是江西我倒是沒有問及,不過每逢這樣的場景,我便又聯想到了江西的民風,你看,那好客的熱乎勁兒,那待客的敦實勁兒,那人品的溫厚勁兒,多麼如出一轍啊!

貴州的山水是美麗的,但也毋庸諱言,貴州目前還是不富裕的。貴州是個山區省,其山之多,遠甚於江西。江西總算還有個贛撫平原,還有個全國最大的淡水湖,而貴州則是山連山山接山,稍平一點的地方叫「壩子」,根本就無平原可言。由於那裡山坡陡峭,好多地方還是刀耕火種;由於那裡交通不便,那裡至今工業極少。尤其是黔西北地區,接近川藏,氣候地理惡劣,很不適宜人居。然而,勤勞勇敢的貴州人民,用他們的智慧和汗水,默默地、無怨無悔地譜寫着改革建設的壯美畫卷,這其中就有着數以萬計的來自贛鄱大地的江西兒女。他們傳承着贛文化的基因,創造着「青衣人」的業績,與貴州各民族兒女一道,辛勤耕耘着這塊中華寶地,把她打扮得秀美璀璨、旖旎多姿。

走進貴州,我一直在慨嘆,在激動,在感悟。走出貴州,我又對它如此依依不捨,一步三顧。看到那些疊嶂起伏的綠色喀斯特地貌的群山,腦海里總是浮現出青岩古鎮萬壽宮門框上的那副對聯:

萬里走黔疆,斬棘披荊,處處壽宮留勝績;千年思贛水,宣勞創業,家家神主仰遺風。

看,那麼厚重的一本贛人黔疆創業史,盡在一聯數語中。聯中多少艱辛路,聯中多少遊子淚,聯中多少思鄉情,聯中多少發憤志啊!

我於是牽動了滿腹思緒一腔惆悵,把千百年的情思,遺留在了我那無比憐愛的黔疆……[1]

作者簡介

朱法元,1955年出生,本科,出版專業編審,現任上市公司中文傳媒股份有限公司(600373)董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