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情滿胸臆文自高(陳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情滿胸臆文自高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情滿胸臆文自高》中國當代作家陳斌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情滿胸臆文自高

——讀彭明吉先生的村志序言

2022年初夏,分鄉鎮各村始修村志,至冬,有幾個村完成初稿。鄉人視彭明吉先生為德高望重的鄉賢,便紛紛邀他作序。鄉情難卻之下,他應允了中壩村、南埡村、分鄉場社區,作了三篇村志序文,曰《我與南埡》《我的家鄉大中壩》《分鄉場記憶》。 三篇序言實為三篇優美的散文,共同特點是跳開對志書內容本身的評說,以宏觀的視覺,以親身的經歷,以內心的感悟,用文化人的眼光,用細膩的筆觸,歷數與村域的不解情緣,展開對村域風土人情的描繪,展現一幅幅優美的畫卷,展示一個個可敬的人物,在描述盛事勝景之中,傳達鄉思鄉情。 品讀之餘,深為嘆服,感覺有諸多亮點可賞。

濃厚的鄉情

先生是大中壩彭家院子人,出生在書香門第,爺爺是晚清秀才。經歷過苦澀的同年,遭遇過求學的艱難,在吮吸家鄉的乳汁中成長,20多歲後從家鄉走出後,一直對養育了他的故鄉懷有深深的眷念。他在序中說:

這裡還是一方神奇的風水寶地。站在河西觀看河東山勢,只見九道山脈如巨龍奔江,頭朝河西坪方向,蜿蜒伸至大中壩我的老家分鄉大中壩村,距南埡不到10公里。,稱「九龍朝聖」。站在河東看河西,黃柏河衝出高山峽谷,繞河西坪流向朱家口,形成一個巨大的半圓圈,「玉帶纏腰」。 河東的水田土質為青崗泥,加之水源充足,種出的稻穀顆粒細長,碾出的大米雪白晶亮,煮出的米飯甜軟可口,清香四溢,無菜也可來它幾碗。彭家院子一帶,還盛產金梨子。種在水田堤上的梨樹,供水充足,結出的梨子顏色金黃,皮薄汁甜。

山水形勝、文化底蘊、精美物產,薰陶了他、養育了他,化為血液和靈魂,說起來便情不自禁,贊口不絕。

先生對那條穿村域而過的大河,情深意濃。他描繪說:「未建尚家河水庫和東風渠之前,河水流量很大,夏季滿河清波白浪;冬春河水清澈見底,兩岸人來往得靠坐渡船過河。」捕魚一段文字,寫得野趣盎然,寧靜中有富饒,簡單中顯至真,讓今人神往。

這裡的魚類資源十分豐富,人們可隨時下河捕魚。其方法雖多種多樣,但最有趣的是作坊捕魚。秋季,選擇落差較大的河段,用石頭壘起一條上寬下窄的長長的激流水溝,在出口支起大竹篩,捕到的魚兒要用背簍背。兒時,我常約幾個小夥伴下河摸魚,每次下河都能摸得一大串。

南埡是他愛人的老家,愛屋及烏,自然有情。但是,讓他心心念念的更有其它。

父親熟知詩書傳家的道理,經常給兒時的我講些古人勤奮好學、苦讀詩書、詠詩作對的典實。但我對這些似乎並不在意,印象深刻的倒是母親常講的的南埡萬家河的全老爺刻苦讀書、考中秀才、留學東洋、做了大事的故事。

全敬存的故事,早已深入了他的內心,成了他鄉情的一部分。和南埡的姻緣,讓兩種情懷交融,感情升級,更深厚、更熾烈。

至於分鄉場,於他有兩重意義,母校於斯,年輕時工作於斯,是他事業起步的地方,因此更有難賦之深情。他在序中說: 回不去的童年,忘不了的過去。儘管歲月更替,時光遠去,分鄉場仍有我割不斷的情結,抹不掉的記憶。那條老街,那座木橋,那些店鋪,那所學校,是我永遠的鄉愁。

大中壩、南埡、分鄉場是一條線,宜保公路將它們挑起,出生、成長、家庭也是一條線,鄉情將這條線填豐滿、填實在、填生動,構成了他生命的本色,也構成了三篇村志序言的基調。「未成曲調先有情」,可引來形容先生這幾篇文章。

靈動的往事

序言一般要寫自己和文本對象的聯繫,便有往事的敘述。彭先生所敘之事,每每以靈動見長,畫面感極強。

如寫南埡有: 一個周日的上午,遠芝引我乘車到金竹,徒步走到烏龜石堂上後,再下坡上嶺到了南埡三隊高兒嶺。准女婿過門,遠芝的父母、二哥二嫂及三個侄兒侄女,早在門前迎候,中午還特地請來生產隊長作陪。

1975年,分鄉區委動員全區人民上陣,修建十字溝水庫。這年冬天,區委書記胡開梓帶領機關幹部,赴水庫工地參加勞動。在火熱的工地,我加入了拉板車的大軍,幹了我從未乾過的體力活兒,創造了一頓吃三缽飯、一斤二兩米的記錄,寫過「迎冰雪、斗北風,我是水庫一民工……」的小詩。

翻山越嶺到高兒嶺過門,全家恭候迎接,還請來隊長作陪,准丈人家的重視,當地的風土人情,躍然紙上。十字溝水庫工地勞動的情景,吃三缽飯,寫打油詩,都是當年栩栩如生的畫圖。

再如寫大中壩: 秋天,人們忙完地里的收割,又忙着上山砍竹子。我家屋後的大嶺崗上,每天下午都塵土飛揚,嘩嘩啦啦的拖竹子的聲音少有間斷。不到半月,家家門前都堆滿了竹子。老人們忙着編制竹器,挑到鎮上去賣;壯勞力便三五成群組織起來,下河去扎筏子,將一條條長長的竹筏順着河水運往宜昌。 拖竹子、編竹器、放竹筏,曾是大中壩人勞作的畫面,先生寥寥幾筆,就再現了當年農村的場景。大中壩人的勤勞、能幹、艱辛包含其間,時光變遷、風光難再的遺憾也隱約可見。

寫分鄉場,則表現集市風貌、人物心態: 緊靠三中校門旁邊的高坎上,有一家供銷社,主營各種布料。店裡有位姓朱的女營業員,不僅人長得漂亮,而且量布、剪布、撕布、數錢動作麻利,尤其是那一手算盤打得叭叭響。櫃檯前常常擠滿了人,有的是買布的,有的是來看女營業員打算盤的。

女營業員的風采自不必說,漂亮、能幹讓人心動。「有的是來看女營業員打算盤的」一語,畫龍點睛,惟妙惟肖,人物的內心活動展示無疑,有「無聲勝有聲」之效。

先生的敘事總有時代特徵。早年時人們的淳樸、生活的艱辛、人物的情愫,都可窺見。

鮮活的人物

由於對各村域人物的熟悉,包括對其性格、成就、貢獻、軼事的了如指掌,序言中所涉及到的人物,都描繪的生動鮮活,構成了一道古今人物畫廊。 南埡村序中的全敬存,與張之洞的那一段精彩的對話,「讀了十二年書」、「小城不抱抱大城」的妙對,有點睛之效,過人的機智,正是先賢后來成大器的先兆。

大中壩村序中的這樣寫了他父親: 解放大軍即將南下之前,謠傳大軍所到之處,要搜查金銀財寶、古籍古玩,藏匿者要受嚴懲。膽小的父親找出祖父遺留下來的兩麻袋線裝古書,和大哥抬到屋後的竹園裡,偷偷燒了兩天兩夜,僅留下一份縣試考卷的稿本。

寥寥幾筆,謠言的可恨、父親的膽小、苦澀的焚書過程、留下的深深遺憾,歷歷在目。

三篇序言中,人物寫得最靈動的,要數分鄉社區的那篇。「生意興隆的店鋪」一節,寫了四個人物,有橋頭餐館的「王大漢」、衡器店鋪的「肖稱匠」、食品所的「羅大爹」等,其中「肖稱匠」寫得尤為值得稱道。

走過木橋,是一家專門製作衡器的店鋪,製作的桿秤遠近有名。老闆姓肖,是分鄉一方出了名的「肖秤匠」。店裡就只他和兒子兩人。父子倆從早到晚忙着手裡活兒,很少說話。老秤匠是師傅,負責技術把關,收錢管賬。小秤匠負責在秤桿上鑽孔,手中的鑽花飛轉,能精準鑽出計量小孔,然後刷上金粉黑漆,油光發亮的秤桿做成。配上秤鈎、秤砣和毫繩,製作完成。任何時候路過,總看到店鋪的正面牆上,都掛滿不同規格的新秤。

「肖稱匠」本指「老稱匠」,但筆墨的重點卻落在「小稱匠」身上,他「手中的鑽花飛轉,能精準鑽出計量小孔,然後刷上金粉黑漆,油光發亮的秤桿做成」,製作手藝的嫻熟、產品的漂亮,借「小稱匠」的動作得以表現。簡潔傳神的描述中,父子的分工、人物的性格、鋪面的場景,都有表現。

先生寫人物,總是充滿正能量。如寫羅大爹:「羅大爹話不多,一臉嚴肅。在物資匱乏的年代,沒有肉票的人一般很難從他手中買到肉,但遇到病人、孕婦上門,都不會空手而歸。」人雖嚴肅,但也靈活,有同情心,人性的光輝閃爍。

南埡村序中提到的全敬存、胡開梓,大中壩村序中寫到的彭德漳、楊明政、彭明潤、彭開鑫、劉宗武、劉德政,分鄉場社區序中提到的共產黨人劉惠馨、冀汸及以三中的教師群體,都是有分量、有正能量、可敬可愛的人物。

文化的風景

曾經輝煌的落惹坪湖北總廟,坐落在大中壩村西。對此,先生有一段比較充分的描寫。

每年三月二十八日,是廟內主神東嶽大帝的生日,湖北各地的諸教信徒,從四面八方匯聚羅惹坪,趕會三天,連頭帶尾六七天。周邊客棧爆滿,壩中大路兩邊,臨時搭起窩棚,結成對合街,熱鬧非凡。總廟盡顯「宏鍾一撞響十里,大鼓一擊山地搖」的神威。廟內外終日煙霧繚繞,每天朝拜的香客們,排起長隊,等待進廟上香,拜佛求籤。

總廟當年的盛況,現今已經只是一個傳說,一片荒灘。先生依據當地老人們的講述,將當年趕會的場面繪聲繪色地描繪了出來,展示出來的是歷史風貌、傳統文化。全敬存詩句「憶昔威靈同楚蜀,而今廟貌感滄桑」的引入,表達的是今人共同的遺憾

分鄉場曾經是明清商道「通北路」上最重要的集市,分鄉老街有過商賈雲集、熱鬧非凡的光景。作者這樣描畫它: 次日清晨,街上最先的起床鈴是那騾馬隊的鈴鐺和踢踏聲,它們將沉睡的老街喚醒,一家家鋪門打開,炊煙四起。一支支騾馬隊伍,朝着西北兩個不同方向出發。一串串清脆的銅鈴聲,一陣陣嗒嗒的馬蹄聲,時近時遠,不絕於耳。一隊隊挑腳夫經過一夜休整,又精神抖擻地挑起擔子趕路。這些山裡的挑腳夫,夏天一條短褲,一條汗巾,背上曬得流油;冬天一身單衣,也汗流浹背。他們終年腳穿草鞋,丈量着人生的旅途,一條扁擔挑出生活的來源。

先生筆下,這是一條生機勃勃的老街,馬隊的鈴鐺和踢踏聲,四起的炊煙,讓老街的清晨有聲有色;也是一條充滿辛勤的老街,挑夫們在這裡謀求生活,他們「夏天一條短褲,一條汗巾,背上曬得流油;冬天一身單衣,也汗流浹背。他們終年腳穿草鞋,丈量着人生的旅途。」熱鬧中也包含淒涼,有着鮮明的時代印記民俗風情。

先生寫景,也常將自己置身其中,從而顯得更真切。如寫老街的那座木橋。

常來橋邊做點小生意的多為中老年婦女,出售的東西為婦女們常用的針頭線腦、鞋底鞋墊等用品雜件。還有專賣糖果、瓜子花生的。兒時我在鎮上讀書,有空閒愛到橋上逛逛,喜歡出一分錢買一包用報紙包成三角形的瓜子。也喜歡坐在木橋上,聽潺潺流水,看過路行人……

在讀書生活的回憶中,展示了老木橋的格局與風情。木橋是生意人的木橋,是婦女們的木橋,是學子們的木橋,是熱熱鬧鬧的木橋,是水聲潺潺的木橋,是頗具民俗價值、文化品位的木橋。

多彩的語言

先生寫序,在悠悠然中將話題展開,將畫面打開,將人物說開,娓娓而談中古今兼容,雅俗共存,其鮮活的語言功不可沒。

寫和南埡的情感,他說:「此之後,我到南埡也變得頻繁起來。觀賞花田之外,到萬家河看過水,到楊倩的桃園看過花、到南埡小學討論過學校文化、到十字溝水庫上方看過盤山公路,到大王崖山頂眺望過遠景,到南埡村委會開過村志座談會。南埡,成了我心儀之地、心系之處、情篤之鄉。」兩組排比句的渲染,加強了表現力,山水之美、文化之盛、發展氣象都在其中。

我們從信用社貸款300元,將母親抬到宜昌地區醫院。開刀治療後,寄住在一親戚家等候取石膏。親戚家也有困難,我們須每周送去糧食和小菜。記得一個雨天,我和妹妹明鳳打着雨傘,背着背簍出門。行走不遠,我穿着涼鞋的腳後跟被沙子磨破,鮮血直流,只好打赤腳徒步90多華里,到北山坡時已是深夜。 這是一段寫他早年為癱瘓在床的母親治病的文字,全是自然、真切、不加修飾的敘述,卻教人感慨萬千。

對老木橋的說明文字,又顯得相當簡潔。

當初的木橋,結構簡單又獨具特色。橋身由六根粗大圓木組成,橋體兩根圓木橫跨小溪兩岸,上用木板鋪成橋面。兩邊各平放兩根大圓木,外加欄杆,橋上蓋有青瓦,為一通風透光的涼亭橋。」即使沒見過木橋的人,也有如在眼前的感覺。

分鄉場趕集的習俗,也寫得很精彩: 臘月二十以後,山裡的當家人都要帶着積攢的辛苦錢,趕到老街來辦年貨。更多的是將自家餵養的雞鴨和土特產挑到街上來賣,換回年貨。老街上的店鋪客人爆滿,街上行人川流不息。臘月二十九'趕場』結束,老街又迎來紅火熱鬧的春節。

文中「當家人」、「辦」、「換」,都是接地氣的生活語言,自然貼切,最能傳達氛圍。

先生喜好讀書,積累厚實,雅言可信手拈來,當了多年的行政幹部,還多年從事民間文化研究,故懂得生活語言的表現力,兩者有機結合,水乳交融,成就了他的語言風格。這種風格植入村志中,有雅俗共賞的效果,老百姓定會喜聞樂見。[1]

作者簡介

陳斌,男,1956年10月出生,夷陵區分鄉鎮南埡村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