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情報工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情報工程》創刊於2015年,是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國科學技術情報學會與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主辦的專業性學術刊物。

據2020年3月《情報工程》官網顯示,編輯委員會有主任委員1人、副主任委員6人、編委39人。

據2020年3月15日中國知網顯示,《情報工程》出版文獻432篇,總被下載63962次、總被引927次;(2019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914,(2019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664。 據2020年3月15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情報工程》載文量為402篇、基金論文量為232篇,被引量為758次、下載量為15178次;2017年影響因子為0.55。

歷史沿革

2015年1月30日,《情報工程》建立微信公眾號,並發表創刊聲明。與此同時,《情報工程》官網成立。

2015年2月,《情報工程》雜誌創刊,為雙月刊[1]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所長戴國強發表創刊詞,首任主編朱禮軍發表主編寄語。

2016年2月,《情報工程》第二任主編劉琦岩發表主編寄語。

讀者對象

《情報工程》面向的主要讀者是有關大學與科研院所信息機構、科研管理部門、相關學(協)會、企業情報部門等。

刊登內容

《情報工程》主要刊登前沿情報理論方法、競爭情報、創新管理、投資戰略、技術轉移、政府和企業案例研究、信息分析處理技術、中國國內外情報機構和智庫動態、政府和企業的情報應用實踐、圖書館情報理論與技術等內容。

主要欄目

《情報工程》主要欄目有學術前沿、理論研究、應用實踐、專題、綜述、書評、論壇、學會動態及講座等。

人員編制

據2020年3月《情報工程》官網顯示,《情報工程》編輯委員會有編委39人。

該刊為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已被數字化期刊全文數據庫[2](萬方)、中國學術期刊全文數據庫(CNKI)、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維普)、《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評價報告(AMI)》引文數據庫、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數據庫、超星學術期刊「域出版」等收錄。

出版發行

據2020年3月15日中國知網顯示,《情報工程》出版文獻432篇。

據2020年3月15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情報工程》載文量為402篇、基金論文量為232篇。

影響因子

據2020年3月15日中國知網顯示,《情報工程》總被下載63962次、總被引927次;(2019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914,(2019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664。

據2020年3月15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情報工程》被引量為758次、下載量為15178次;

據2017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情報工程》影響因子為0.55,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670種)中排第3104名。

立足情報研究、面向工程實現、服務知識社會。

投稿須知

一、來稿要求

該刊注重稿件的學術水準、研究內容和研究特色,來稿需要滿足以下基本要求:

1、未發表過、未一稿多投的原創性論文;

2、主題鮮明、數據可靠、文字通順、引用規範;

3、來稿除正文及參考文獻外,還應包含以下項目:中文和英文的標題、作者姓名、單位、摘要和關鍵詞,以及中圖分類號、參考文獻和作者聯繫方式。具體稿件模板請點此處下載。

4、為嚴肅學術風氣,端正科研態度,堅決反對抄襲、一稿多投等行為,一旦發現,該作者將被該刊列入黑名單。

5、該刊堅決反對冒用他人基金項目或與所列基金項目無關聯之論文投往該刊,一旦發現,堅決棄用。

二、投稿約定

1、凡投寄該刊稿件,如在內容上有侵權行為或不妥之處,均應文責自負。該刊有權對來稿進行文字編輯、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請附說明,以便妥善處理。

2、稿件錄用後,一經發排,不得修改或變更作者署名,以及對文稿進行增加或刪減。

3、凡投往該刊稿件一經錄用發表,其著作權歸作者,版權歸《情報工程》所有。論文將以相應形式統一納入與該刊有協議的學術期刊收錄系統和電子出版系統等。作者向《情報工程》投稿時,若無特別聲明,則意味着同意將自己的作品收入與該刊有協議的學術期刊收錄系統和電子出版系統,向社會提供服務。若有特別要求,請在投稿時說明。

4、如有特殊情況需要加快發表,請在接到正式錄用通知後與編輯部聯繫。

視頻

情報工程 相關視頻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周守為一行到考察工作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

參考文獻

  1. 發行周期月刊和雙月刊差別,搜狐,2018-01-24
  2. 數據庫發展史 ,搜狐,2019-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