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悲慘的童年(上)(宋玉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悲慘的童年(上)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悲慘的童年(上)》中國當代作家宋玉梅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悲慘的童年(上)

——題記:春夏秋冬,荏苒了紅塵歲月匆匆,她把童年的往事又想起,在淚眼婆娑之中……

我一個好姐妹,她叫高永靜,是哈爾濱人,今年62歲,端莊秀氣,善良可人,通情達理,唱歌特別的好聽,猶如專業歌手一樣。她沒有華麗的外表,只有一身樸素的裝扮。我們常在網上聊天,永靜為人真誠,有時與我聊天一聊就是一兩個小時,天常日久,我們到了無話不說的地步。

常言道:人過六十,總願回憶自己的童年,尤其遇到對心情的人,傾述更變成了一種釋懷。

永靜識我為知己,為此,利用網絡溝通的便捷,總願向我講述她的童年,永靜的童年充滿坎坷,慘不可言,我是含着眼淚在聽,她是含着眼淚在講,她說到痛心處,幾乎哽咽……

永靜的爸媽都是知識分子,在她幼小的童年裡,爸媽因感情不和而分開了。她有兩個哥哥,由爸爸撫養長大,永靜和媽媽在一起生活。當時她才2歲,在那個年代,離婚及其少之又少,他們是知識分子,

所以思想意識就超前,媽媽的娘家是地主成分,所以媽媽戶口本上便是富農;爸爸是貧農,又是黨員,當時是階級鬥爭的年代,就這樣影響到爸爸的工作,爸爸和媽媽下班後,經常吵架。後來紅衛兵把媽媽抓走,遊街批鬥,媽媽忍受不了,這麼大的恥辱和驚嚇,精神上就崩潰恍惚了,時而笑,時而鬧,在這種情況下,爸媽就分開了,說到這裡,永靜停頓了,沒有說話,我聽到電話那邊的哭泣聲,我的心好疼好疼啊……

忽然窗外有雨滴聲,我側臉看了一眼,下起了雨。這哭聲夾着雨聲,在我的心裡好像翻江倒海一般,我的眼角也情不自禁的流出了淚水。

這時永靜又繼續說,媽媽精神受到刺激後,時而清醒,時而打鬧,清醒時候媽媽和正常人一樣的聊天說話,犯病時候拿起菜刀棍子,就追着打人,我在驚恐之中,哇哇直哭,鄰居過來抱着我就跑。一年後,媽媽把我送人了,我在一個性閆的家裡生活着,就這樣時間一晃又過去了二年,媽媽的病,時好時壞的。轉眼之間我5歲了,也有了一些記憶。記得有一天,媽媽來了。我看見媽媽,高興的撲向媽媽的懷裡,媽媽親了我一口,然後從兜里掏出一個手鐲,遞給了這家女主人,也許算是贖回我來了吧,我不知道也記不清楚她們說什麼,媽媽就抱着我回家了。

後來媽媽領着我,來到一個男人家裡生活,沒有多長時間,他倆不知道因為啥就吵架幹仗,我站在一邊,害怕的哭着,那個男人聽到我撕心裂肺的哭聲,就是一個大嘴巴子,我更嗷嗷的哭,我的臉頓時就腫了起來,當時瘀青的手印就在我的臉上,我哭喊着躲在媽媽身後。媽媽心疼的一把抱起了我,就離開了那個家。說到這裡。永靜又哽咽了,嗚嗚的哭了起來。此時我不知道怎麼來安慰她了。只能叫她哭吧,哭出她的心酸,哭出她的遭遇。哭出深埋半生的悽慘。就叫她哭出來吧。

窗外的雨一直再下,我擦了擦眼角的淚水,微信聊天室那邊的她,一直的抽泣着,我站在窗邊,淚水模糊了我的視線,時間好像嘎然停止一般,雨滴敲打着玻璃,我仿佛穿越了時空,走入她悽慘童年的場景里。

永靜平穩了許多,繼續的對我說,自從媽媽把我抱回家,媽媽的病情就加重了,犯病時候,往外跑的次數多了起來,嘴裡還嘟囔着,不知道她說些什麼話,又誰都不認識了,我就成了那可憐巴巴的一顆小草,無人疼無人愛的小草啊!

轉眼這年我八歲了,不知道誰給媽媽介紹一個對象,繼父來接我們娘倆去他家,這年也是我要上小學的時候了,繼父就去學校給我報了名。

本來我姓高,到繼父家後,就跟隨繼父的姓氏了,就改名叫劉永靜了。

繼父家庭條件比較好,只因為他條件好,在農村的他,選擇找對象的心氣比較高,挑來挑去的,年齡越來越大了,還是光棍一條,四十多歲的人,難找對象了,在沒有辦法情況下,只能和媽媽結婚,就是為了傳宗接代,媽媽後來給繼父生了兩個妹妹,一個弟弟。

開學了,我背着書包,其實就是用毛巾縫製的書包,我興高采烈的去上學,我喜歡讀書學習。上課時,我認真聽老師講課,學習也非常好,後來,老師就叫我當班長了,在我幼小的心靈上,在我生存的環境中,我必須的好好學習,為媽媽也為這個家,爭一口氣……[1]

作者簡介

宋玉梅,網名,思考,60後,黑龍江省大慶市某國企職工,喜歡閱讀、寫作、旅遊和運動;用文字記錄生活的點滴,抒發對生活的愛。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