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泉置遺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懸泉置遺址是中國甘肅省西北部敦煌市的一處絲綢之路大型驛站遺址,其全稱為「敦煌郡效谷縣懸泉置」,驛站的的主官為嗇夫,驛站公務人員有37人左右,一次最大可接待500多人:67。驛站距離東邊的敦煌市64公里,距離西邊的瓜州60公里,以南靠近祁連山的火焰山。懸泉置得名於附近山崖上流下的泉水。驛站從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開始使用,其主要功能為迎送過往使者、官吏、公務人員和外國賓客,據《後漢書·西域傳記載》漢代邊疆郡所每三十里設置一個置。懸泉置在魏晉時期廢止。
懸泉置遺址是首個得到發掘的絲綢之路驛站遺址,由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發掘於1990年5月至1992年,先後出土各種文物7萬件,其中漢簡3.5萬枚(包括上面寫有懸泉置的一枚漢簡),400多片紙張,還有大量其他器物。懸泉置遺址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在2014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路網」的組成部分。
2015年中國中央電視台和中共甘肅省委宣傳部聯合出品的紀錄片《河西走廊》第3集,介紹了懸泉置驛站出土的漢簡和長羅侯常惠經營西域的歷史[1]。
歷史沿革
懸泉置遺址,據出土簡文記載,西漢武帝時稱「懸泉亭」,昭帝時期改稱「懸泉置」。東漢後期又改稱「懸泉郵」,魏晉時曾廢棄。唐以後復稱「懸泉驛」,宋以後又廢置。清代又稱「貳師廟」,「吊吊水」。其名取之南側山中懸泉水。
酒泉地區文物普查隊於1987年首次發現了該遺址。
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於1990年至1992年,分兩個階段進行了全面挖掘,揭露遺址面積2400平方米,發掘出15000餘枚漢簡和17650件各類實物。
文物遺存
懸泉置遺址位於安敦公路甜水井道班南側1.5公里處的戈壁荒漠中,敦煌市與安西縣行政區域交界處,這裡南依三危余脈火焰山,北臨西沙窩,為漢唐年間安西與敦煌之間往來人員和郵件的一大接待、中轉驛站[2]。這裡東去安西56公里,西去敦煌64公里;遺址總面積22,500平方米,海拔1,700米。現存面積約2.25萬平方米,文化層厚0.5—2.5米。地面暴露有灰層、大量繩紋灰陶片、草渣和漢簡。
遺址由主體建築塢堡和塢外附屬建築倉、廄構成。塢呈正方形,邊長48.10米,土坯砌築,塢內有兩組房屋建築。塢牆設於東牆正中,寬3米。塢東北及西南角有角墩。
史書記載
出土簡牘2.1萬餘枚。形制有簡、牘、觚、封檢、、削衣等。紀年簡最早是武帝太始三年(公元前94年),最晚為和帝永元十三年(公元101年)。其中以宣帝、元帝、成帝簡最多。
內容有詔書、律令、科品、檄記、簿籍、爰書、劾狀、符、傳、歷譜、術數書、字書、醫方、相馬經等。出土有較多的書於牆壁墨書題記,內容涉及詔書和藥方等,特別是西漢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的「使者和中所督察詔書四時月令五十條」,直行隸書,字體工整,保存較好,是研究漢代歷律、農技和醫藥水平的最新資料。
其它遺物有銅、鐵、漆、木、骨、革、絲、麻、紙、毛和糧食等16大類,共計3250餘件。其中大量西漢漢、宣時期麻紙的出土,證明了早在西漢時期紙已做為書寫工具在西北邊郡地區廣泛使用。
視頻
懸泉置遺址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紀錄片《河西走廊》第三集驛站,西瓜視頻
- ↑ 懸泉置,古絲路上的漢代「郵局」,大河網,2013-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