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恩師義山先生(王學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恩師義山先生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恩師義山先生》中國當代作家王學明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恩師義山先生

1980年9月,我從重慶市(那時川渝還沒有分家)來到了南充,開始了四年的大學生活。

熟悉的老校門,校名題字:郭沫若    大四年級剛開始,那是1983年8月29日,系領導在第二教學樓的106大教室的全年級168人的大會上,宣布了關於實習的決定,我們班包括我在內共有19個同學安排到了南充市六中實習。

根據系裡的安排,義山師成為了我們的實習帶隊和指導老師。那時的義山師筆挺的中山裝,年輕帥氣,看起來就30多歲,通過他的自我介紹,我們才知道義山師還是我們1979級的校友,去年才從師院古代文學專業研究生畢業,他的導師就是我們敬重的鄭臨川教授(西南聯大時吳宓、聞一多等先生的入室弟子)。    新校區大門    實習是從9月16日正式開始,到10月26日結束。根據六中的安排,我們這一批學生,全部在初二年級實習,我們分到了年級當時最差的初二一班,原班主任、語文老師介紹說,班裡學生的語文平均成績才56分,還有8個是留級復讀的學生,他說,這個班的學生都是「從海邊和草原來的——漁(愚)民和牧(穆)民」。我們每人上六節課,記得我講的是一篇現代文《在烈日和暴雨下》,一篇文言文《愚公移山》,還有一節是作文課,另外還要實習當班主任,至少要家訪六個學生。那時的我們,除了有熱情和滿腹詩書,什麼都不懂,義山師給予我很多的指導,如何查閱資料,如何熟悉教材,怎樣寫教案、設計板書,怎樣試講,如何接近學生,家訪要注意哪些事情等等。在義山師無微不至的幫助下,我們的實習得到了實習學校的肯定,受到了學生的歡迎。我設計的《愚公移山》的板書,獲得了語文組老師的一致好評,我的實習成績還被評為了優。實習結束後的很長一段時間,教過的十多個學生,還經常來師院找我,我帶他們去閱覽室、教學樓,在校園裡遊玩,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    老教學樓    一個多月實習,增強了我對教學工作的熱愛,尤其是喜歡做班主任工作,這對我後來在學校里的教學,有非常大的幫助,在幾十年的從教生涯中,一直把義山師指導的教學方法用到教學之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在1983年10月27日晚上的實習總結會上,義山師給我們作了實習總結講話,他諄諄教導我們畢業後要當一個好老師,為南充師院爭光,真正的教書育人,為國家多培養合格的人才。11月14日下午,在學院黨委辦公室的花園前,我們和義山師有了第一次合影。    師生合影,前排右四為趙義山先生

義山師給我們第一次正式的上課,是在1983年12月16日(星期五)的上午。那時剛上完宋代文學,我們以為元代文學除了關漢卿的《竇娥冤》、王實甫的《西廂記》、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應該是沒有什麼可講的,或許會一筆帶過,就講明清文學了。

那一天是晴天。在106教室,義山師在講台上用清晰的聲音說,今天我來給同學們講元代文學。這或許是義山師第一次在大學的講台上給上百人的學生上課,我感覺義山師還是有些緊張,但表情卻很沉着,很是嚴肅。義山師的下一句話,就把我鎮住了:同學們以為中國文學到唐詩宋詞就可以觀止了,這是大錯特錯的。元曲,作為「一代之文學」,是可以和唐詩、宋詞相媲美,並列為我國古代文學藝術發展史上的第三座高峰。義山師講解的元曲,令我們耳目一新,他說,元曲有着它獨特的魅力:由於元代社會廢棄了科舉選人的傳統,使讀書人處於「八娼九儒十丐」的地位,政治專權,社會黑暗,這恰恰使得元曲放射出了極為奪目的戰鬥光彩,透出強烈的反抗情緒,元曲,是憤怒的藝術,其鋒芒直指社會弊端,直斥「不讀書最高,不識字最好,不曉事倒有人夸俏」的社會,直指「人皆嫌命窘,誰不見錢親」的世風。同時,元曲不僅繼承了唐詩宋詞的清麗,更突出的是發揚了太白和蘇、辛等人的豪放,而且還極大的發展、繁榮了中華民族的詩歌,尤其是元曲中對愛情的描寫,也比歷代詩詞來得更潑辣,更大膽。

聽義山師的課,完全是一種享受。記憶最深的是義山師講關漢卿的《〔南呂〕一枝花·不伏老》。他隨口朗誦「不伏老」,那抑揚頓挫的聲音,至今都仿佛還迴響在耳邊:「我是個蒸不爛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響璫璫一粒銅豌豆,恁子弟每誰教你鑽入他鋤不斷斫不下解不開頓不脫慢騰騰千層錦套頭。我玩的是梁園月,飲的是東京酒,賞的是洛陽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會吟詩會篆籀會彈絲會品竹。我也會唱鷓鴣舞垂手會打圍會蹴踘會圍棋會雙陸。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口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賜與我這幾般兒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則除是閻王親自喚,神鬼自來勾,三魂歸地府,七魂喪冥幽,天哪!那其間才不向煙花路兒上走!」在義山師娓娓道來的精彩講解中,我們看到的哪裡是寫《竇娥冤》的關漢卿,而是一個多才多藝、完全市民化的「風流浪子」形象,舉止風度,音容笑貌,躍然面前。

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有義山師講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義山師聲情並茂,把我們帶到了秋野黃昏的蒼然暮色中,「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真的有「不要問我從哪裡來,我的故鄉在遠方」的音樂在耳旁迴蕩,那節課是讓我盪氣迴腸,激情澎湃。那個了無牽掛,宛如煙塵,孤寂悲涼的一人一馬的馬瘦人更瘦的流浪者的形象,至今還駐留在我的腦海中。

畢業後再見到義山師,已是2004年了,義山師當時在四川大學讀博,就住在竹林村附近。當第一次接到義山師的電話時,很是意外和激動,當即就放下手中的工作去見了老師。從那以後,我們見面的時間就多了。

義山師和我們1980級的同學關係很好,大概是因為我們是他教的第一屆學生吧,大家是時不時的就找機會見面,向老師請教學習聚會之餘,義山師還會激情的吟唱散曲。

師生重聚,中為趙義山先生

義山師那數量頗豐的散曲作品,崇尚現實天然,反對柔靡雕琢,或敘愛情,或抒襟懷,或繪自然,寫態傳情,曠達之中,飽含着深沉的時代情懷,反映了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情操,傳承着歷代正直知識分子的風骨。義山師誨導後輩,循循善誘,用心良苦;提攜新秀,誠摯懇切,感人至深。

謹錄義山師的散曲兩首共賞:

【正宮·叨叨令】記妻街市所見並序

妻市歸,說天冷。言有三歲小兒瑟瑟風中,助其母於街邊賣核挑。見有大蓋帽威風而至,小兒忙牽母衣,以目示,又指框中核桃。母點頭,兒會意,忙連捧幾捧核桃給大蓋帽。大蓋帽去,妻與閒話,知母子倆幾乎天天有此一幕。言畢,妻復告余:三年前在街頭見此販女時,其兒尚在襁褓,女將兒置一小框,又將小框置小木板上,板下四輪滑動,常見女背貨牽兒於風裡雨里。今兒三歲,諳人情世故矣!感之嘆之,記以【叨叨令】。

小兒目示橫人立,販娘一望知兒意。點頭示意兒心會,核桃數捧給來吏。小手兒顫抖抖也麼哥,小臉兒悽惶惶也麼哥,娘兒倆街頭積攢的是辛酸淚。

辛丑霜降日(2021.10.23)於蓉城東郊

【雙調】凌波仙 辛酉端午志感

楚騷遺韻久飄零,詩賦從來頌大成,書生總念波間命。撲楞楞百鴨騰,鬧喧喧萬眾驚,鼓捶罷浪靜潮平。這一番電光閃,下一番雷炸鳴,到來年又看輸贏。

馬識途先生2004年為原南充師範學院中文系80級畢業二十周年題詞

光陰似箭,悠遠無限。和義山師相識已經三十八年了,感恩義山師的栽培和鼓勵,衷心祝願恩師筆耕不斷,身體康健,家庭幸福美滿![1]

作者簡介

寇玉苹,四川邛崍市貓兒愛斑魚莊合伙人《新蕾》雜誌編委。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