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恆春熱帶森林植物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恆春熱帶森林植物園又名墾丁森林遊樂區,原名為墾丁公園,1967年因設墾丁自然公園而改名。位於恆春半島南部,臨巴士海峽,創建於20世紀初,因1877年(清光緒三年)清延從廣東招募壯丁來此墾荒,故稱「墾丁」。園區占地430多公頃,長有熱帶植物1000多種,是世界著名的熱帶實驗林場之一。園內熱帶植物形態各異,有的筆直高聳,粗不可圍;有的盤根錯節,枝繁葉茂;有的藤蔓纏繞,依附他木;有的花香四溢,爭奇鬥豔。在露營草地邊,有一棵樹齡300歲以上的茄苳神木,高16米,樹圍7米,樹幹內部雖已被蛀空,人可入洞休息,但枝葉卻仍繁盛,生意盎然,令人稱奇。還有一棵巨型銀葉板根樹[1],高10多米,葉背呈銀色,樹根成放射狀伸展,露出地面高度達1米多,而根寬僅幾厘米,恰似從樹幹伸出一道道木柵欄,實屬罕見。

簡介

恆春熱帶森林植物園是世界著名的熱帶實驗林場之一。位於恆春半島南部,臨巴士海峽,創建於20世紀初,因1877年(清光緒三年)清延從廣東招募壯丁來此墾荒,故稱「墾丁」。園內熱帶植物形態各異。公園內珊瑚礁遍布,在綠樹花草的映襯下更顯繽紛可愛。

內部景觀

墾丁公園內珊瑚礁遍布,在綠樹花草的映襯下更顯繽紛可愛。在前山橡膠樹[2]林中有個垂直入地的奇穴,名叫「石筍寶穴」,洞中石乳、石筍泛着橙黃光澤,玲瓏剔透,千姿百態,堪稱奇觀。珊瑚礁斷裂,便形成狹道。園內有一處珊瑚礁,中間裂開一條長達20米、寬2米的縫隙,仰視天空仄成一線,謂之「一線天」。更令人讚嘆的是「重榕谷」,谷口谷壁都有巨榕挺立,鬚根紛垂,猶如長須老人,古樸飄逸。其他還有仙洞、銀龍洞、望海亭、棲猿崖、觀日峰等勝景。

交通

開車

由小港交流道下高速公路,街17號省道,經林園、東港、林邊,至水底寮續接1號省道南下,在楓港轉24號省道,經車城、恆春,抵墾丁。

主要路線

1.屏東九如交流道→台3線→台1線→水底寮→台1線→台26線→墾丁

2.屏東九如交流道→台3線→台27線→台17線→水底寮→台1線→台26線→墾丁

疏通路線

1.屏東九如交流道→台3線(忠孝路)→台22線→高屏大橋橋下涵洞左轉→台1線(民生路)→台26線→墾丁

2.台1線→鄉132線→185線→台1線

3.台17線→鄉136線→185線→台1線

視頻

恆春熱帶森林植物園 相關視頻

墾丁國家公園-生態影片-驚蟄
墾丁國家公園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