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怪蝴蝶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怪蝴蝶魚Chaetodon larvatus棲息於珊瑚生長豐富的潟湖和淺海珊瑚礁區域,領地性強,通常成對巡視領地內的珊瑚,僅以管狀鹿角珊瑚的珊瑚蟲為食,由於其在珊瑚生長稀少的地中海也有種群分布,推測其除了珊瑚之外也能接受其他飲食。

特徵

體寬闊側扁,背鰭和臀鰭伸長,體高近三角形面部橙色至棕黃色,身體白色至藍灰色有白色或淡黃色的細條紋,背鰭末端和尾鰭黑色背鰭、臀鰭、尾鰭邊緣有藍色的細紋

簡介

幼魚類似川紋蝴蝶魚(箭蝶)Chaetodon trifascialis,但是川紋蝴蝶魚的幼魚眼部有黑紋覆蓋,成年後川紋蝴蝶魚面部白色有眼帶,怪蝴蝶魚面部橙色無眼帶,此外它們的體型也很好區分,怪蝴蝶魚和另外兩個亞屬成員一樣體高接近三角形,而川紋蝴蝶魚體型細長。[1]

蝴蝶魚科是一個龐大的家族,為了更確切的分類,科學家們做了許多工作,1988年S.D. Blum基於骨骼學的演化分支分析對整個蝴蝶魚科的分類都是重要的里程碑,而現代的基因測序技術得出的結論與當年Blum的分析基本吻合,這使得蝴蝶魚科以及蝴蝶魚屬的進一步分類逐漸明確,目前已經提出11個亞屬。

水族養殖

怪蝴蝶魚少見於水族貿易,在自然界中僅取食鹿角珊瑚屬的珊瑚,而在魚缸里可能會拒絕任何食物,包括自然食譜中的珊瑚,到目前為止的圈養嘗試都沒有任何實質性的進展。不建議飼養。

飼養信息

建議水族箱尺寸:不建議飼養

飼養難度:難

珊瑚兼容性:小心

鹽度:1.020-1.026

溫度:22-28℃

性情:溫和

食物:鹿角珊瑚屬活珊瑚

最大體長:12厘米

生活水深:3-15米

IUCN評級:LC 低危

分布範圍

印度洋紅海和亞丁灣以及周邊的阿拉伯海和阿曼灣等海域。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