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怨》是明代詩詞中的一首。
明代詩詞發展的道路是很曲折的,呈現複雜的狀況[1]。在將近300年的明代歷史上,詩歌總的來說是相當繁榮的,無論詩人或詩作的數量,都超過前代,但是明代詩歌發展的道路是很曲折的,呈現複雜的狀況。
明初洪武、建文年間。明初詩人雖然有的已表現出模擬唐人的趨勢,但基本上還能「各抒心得」,做到「雋旨名篇,自在流出」[2]。其中成就較大者是一些經歷過元末社會大動亂的詩人,劉基、高啟最為著名。劉基以雄渾奔放見長,高啟則以爽朗清逸取勝[3]。高啟對詩歌的看法也較為全面,認為「詩之要,有曰格、曰意、曰趣而已。格以辨其體,意以達其情,趣以臻其妙」(《獨庵集序》),做到體裁、內容、藝術的有機統一。
“ |
新妝竟與畫圖爭,知是昭陽第幾名? 瘦影自臨春水照,卿須憐我我憐卿。
|
” |
— [明代]馮小青 |
明代詩歌特點
①形成的詩歌創作流派較多。除了具有重大影響的全國性流派前七子、後七子、公安派[4]、竟陵派之外,歷朝還有許多地域性的小流派。這種現象顯然與明代文士喜結詩社的風氣有關。
②面對正統詩文的衰微,明代詩人提出了不少詩歌創作方面的理論主張。比如,高啟認為要「兼師眾長」;李東陽認為要分辨詩體的聲調音節;前後七子主張要學習漢魏盛唐,提倡復古[5];公安派則主張要「獨抒性靈」等。這些看法均有一定道理,涉及詩歌創作如何學習前人、如何掌握詩體特點、如何表現詩人主體感情等問題。但是,他們中大多數人提出的理論主張卻有如下共同弱點:一是將其認識到的部分真理強調過分,缺乏應有的辯證態度;二是不能正確總結漢魏盛唐以至宋元以來詩歌發展的經驗與教訓;三是沒有找到提高詩歌創作水平的關鍵因素,即應到現實生活中尋求詩情。所以,這些理論主張都未能挽救正統詩文的衰微,反而將詩歌創作引向更深的危機。
③明代詩歌在反映現實生活的廣度和深度方面,既不如唐詩,又遜於宋詩。這裡固然有八股取士[6],使"明代功名富貴在時文,全段精神,俱在時文用盡,詩其暮氣為之"(吳喬《答萬季墅詩問》)等原因,但更重要的是詩人創作指導思想上存在偏頗。前後七子的模擬成風,公安派的詩意淺露,竟陵派的詩境狹小,都是詩人不能深刻認識生活的重要性而結出的苦果。
視頻
怨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明代詩歌有什麼特點?,愛問,2018-04-07
- ↑ 明代詩歌的發展 ,詩詞俱樂部,2020-10-24
- ↑ 明劉基詩詞代表作有哪些,清澗詩詞網,2018-08-21
- ↑ 明末文學公安派 ,搜狐,2020-03-03
- ↑ 文摘:明代前後七子的文學復古運動 ,搜狐,2016-08-09
- ↑ 明朝八股取士的原因是什麼,雨露學習互助,2019-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