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心理 - 心理過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性心理 - 心理過程 |
性心理 - 心理過程,是指在性生理的基礎上,與性徵、性慾、性行為有關的心理狀態與心理過程,也包括了與他人交往和婚戀等心理狀態。性生理是性心理發展的生物學基礎,性生理髮育的障礙或缺陷,會使性心理的發展出現偏差。世界衛生組織對性心理健康所下的定義是:通過豐富和完善人格、人際交往和愛情方式,達到性行為在肉體、感情、理智和社會諸方面的圓滿和協調。性心理健康是人類健康不容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正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性心理 [1]
外文名稱 SexPsy
類型 心理
基礎 性生理
類別 心理過程
行為構成
性心理涉及性有關的一切心理活動,如性的認識、性的情緒體驗、對性行為的控制等,其結構包括以下四種基本成分:
1.性感知
2.性思維
3.性情緒
4.性意志
性心理各成分之間存在着密切的關係,他們相互聯繫、相互制約,其中性思維起主要作用。通過性思維,個體不斷地獲得對有關性問題的理解,進而逐漸形成對有關性問題的某些觀點。這些觀點趨於系統化和穩定化,促使一定的性愛觀的形成,成為個體價值的一部分。
評定標準
性心理健康必須具備以下四個條件:
一是個人的身心應有所屬,有較明顯的反差。如果陰陽莫辨,就難以實施健全的性行為與獲得美滿的愛情。
二是個人有良好的性適應,包括自我性適應與異性適應,即對自己的性徵、性慾能夠悅納,與異性能很好相處。
三是對待兩性一視同仁,不應人為地製造分裂、歧視或偏見。對曾因種種歷史原因形成的一切與科學相悖的性愚昧、性偏見及種種謬誤有清醒的認識,理解並追求性文明。
四是能夠自然地高質量地享受性生活。
性心理健康作為身心健康的一部分,與人的身體構造、生理功能、心理素質和社會適應密切相關,因而影響性心理健康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一是父母的素質,在相當大的程度上,遺傳基因和胚胎髮育決定身心的狀況;二是本人,因為個人自懂事起,便對自己的身心發展擁有一定的支配能力和責任;三是家庭與社會的教育。凡生活在能夠科學文明地對待社會和家庭環境的人,往往都能自然、自主而愉悅地面對性、對待性,而在談性色變的家庭或社會環境裡,人被迫對性產生骯髒、神秘、不光彩的心理,這種逆自然性的精神狀態,與自然的人生需求的矛盾和抗爭,往往扭曲人性。這不僅導致性心理的不健康,而且還會對人的一生產生不良影響 。
發育障礙
個體在身體生長發育成熟的過程中,也伴隨着心理(包括性心理)的發育過程。有關性心理的發育過程有不少學說,其中S.弗洛伊德的性心理發育理論影響最大。他認為個體的發展是伴隨性的發展而發展。其中,性不僅指兩性關係,而且包括一切使身體產生快感的情感。
人的心理性慾發育可分為4個階段:
一是生殖器前期,包括口欲期和肛欲期。在此階段,嬰幼兒的吸吮活動、大便的排泄和滯留均可使其獲得快感。
二是自戀期。在這一階段,孩子對自己的生殖器發生興趣,手淫成了獲得快感的主要行為。
三是亂倫期。男孩的性愛對象選擇母親。而女孩子則多偏愛父親,關對同性的尊親產生忌妒或仇恨。
四是同性戀期。這一段的兒童迷戀同性的小夥伴,不喜歡與異性交往。
最後是異性戀期,也稱為生殖期,這時期的青少年把興趣逐漸轉向異性,尋求與異性的結合成為主要的性行為。此時,個體的性心理發育便趨向成熟。在上述心理發展的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便可能引起性心理發育障礙,表現為形形色色的性變態行為。弗洛伊德的這一學說,雖然包含有不少主觀臆斷的成分,尤其是他的泛性論已受到不少批評,但他觀察到的許多現象,很大程度上符合人類性心理發育的基本事實。
大量的臨床症例證實,幾乎所有成年性心理障礙者,都在兒童或青少年時期便顯露出某些偏離正常的趨向。性心理發育障礙可以有其生物學基礎。如某種程度的性激素紊亂或水平異常。但大多數情況下,性心理發育障礙被視為一種獨立的心理行為異常。因此,從早年開始的性健康教育是預防性心理發育障礙的主要方法。大量資料表明,家庭影響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孩子窺視雙親的性生活、家長與年齡較大的異性孩子過分親昵、不適當的性討論過分嚴格的禁慾教育等,均會對孩子的性心理發育產生不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