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 - 人類情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憂鬱 - 人類情感 |
憂鬱,漢語詞彙,音yōuyù。
釋義:一種精神層面的表現狀況。
憂鬱產生的大部分原因是人的大腦無法接受並處理一個事件。因為事件不隨人意,人會產生低落情緒,墜入低谷,對生活失去激情,對未來失去希望。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憂鬱
外文名稱; melancholia
分類; 人類情感
出處; 《景岳全書·雜證謨》
病證名
情志三郁之一。多因悲憂過度所致。《景岳全書·雜證謨》:"若憂鬱病者,則全屬大虛,本無邪實。"以悲則氣消,憂則氣沉,故必傷脾肺。若初郁不開,未至內傷而胸膈痞悶者,宜二陳湯、平胃散,或和胃煎、調氣平胃散、神香散、六君子湯調之。憂鬱傷脾而吞酸嘔惡者,宜溫胃飲或沉香散。憂鬱傷脾肺而睏倦怔忡,倦怠食少者,宜歸脾湯或壽脾煎。憂思傷心脾,以致氣血日消,飲食日減,宜五福飲、七福飲,甚者大補元煎。"參見情志三郁、七情郁證,內郁條。
憂鬱症
簡介
憂鬱症(melancholia)是神經官能症的一個症狀,它是由於用腦過度,精神緊張,體力勞累所引起的一種機體功能失調所引起的疾病。它包含了失眠症、焦慮症、疑病症、恐懼症、強迫症、神經衰弱、神經性嘔吐等多種病症。
症狀
憂鬱症多表現為入睡困難,有時可睡,但1~2小時後即醒,醒後再難入睡。也有的整夜不眠;坐臥不安,控制不住沒有明確的對象或內容的恐懼,或提心弔膽的痛苦體驗。有些人表現為情緒低落為主要症狀,沮喪、憂傷、自卑,對日常活動興趣顯著減退,甚至喪失。有些人則多疑,總懷疑別人在說自己的壞話,很煩惱對健康不利,卻不能自控。過分注意自已的身體(包括各種生理變化)。而有些些患者則表現為強迫自己想某樣東西或事情,無法控制自己。神經衰弱症狀表現為精神疲乏、反應遲鈍、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工作學習不能持久,頭痛、食欲不振、懶散等
原因
憂鬱可能由下列因素造成:生活緊張、胃不舒服、頭痛、營養不足、飲食不良、糖、單核白血球增多症、甲狀腺疾病、子宮內膜炎(與婦女憂鬱症有關)、任何嚴重的身體傷害、過敏症。有些人在冬天日短夜長時,會變得比較憂鬱。憂鬱症是一種周期性發作的疾病,在任何年齡段均可出現,但以中年早期較為常見,並且在老年人中尤為普遍。憂鬱症起因於腦部管制情緒的區域受擾亂。大部分人都能處理日常的情緒緊張,但是當此壓力太大、超過其調整機能所能應付的範疇,憂鬱症可能由此而生。
另外,憂鬱症也與人的性格有密切聯繫,此病人的性格特徵一般為內向、孤僻,多愁善感和依賴性強等。憂鬱症對人的危害是很大的,它會徹底改變人對世界以及人際關係的認識,甚至會以自殺來結束自己的生命。
危害
憂鬱症患者如果鬱火滿腔而又不及時去求醫的話,其結果是約10%的患者有自殺傾向,有的病人甚至成為家庭暴力或兒童虐待事件的主角。但這並不是說憂鬱症就一定是絕症,至少當前完全可以通過心理治療、藥物治療等手段來治療。
擺脫憂鬱吧。
面對太陽,你就永遠看不到陰影。
如果你總是忙於卸去昨 日的包袱,那麼你就無法擔負起今 天的責任。
我們若已接受最壞的,就再沒有什麼損失。
憂鬱氣質
什麼是憂鬱氣質
很多人對憂鬱氣質的涵義不甚了了,或認為是一種消極、頹廢的情結,其實不然。 那麼,什麼是憂鬱氣質呢?
憂鬱的人經常無端心情低落,很想離開集體一個人去彷徨。有些人似乎更願意去沉浸在這這感受中,去體會那種心裡低落。
與一般人的庸常認識相反,憂鬱其實是一種高貴的精神品性,是一個良知者應有的文化基調,故在美學和哲學上都具有不可估的意義與價值。從美學上看,憂鬱情結同浪漫的悲劇感休戚相關。朱光潛說:"浪漫主義作家突出的特點之一是熱衷於憂鬱的情調,叔本華和尼采的悲觀哲學可以說就是為這種傾向解說和辯護。"他在《悲劇心理學》中系統闡釋了憂鬱的美學意味,並令人信服地論證了它的合理性:"憂鬱是一般詩中占主要成份的情調,"①"……在憂鬱情調當中有一種令人愉快的意味。這種意味使他們自覺高貴而且優越,並為他們顯出生活的陰暗面中一種神秘的光彩。於是,他們得以化失敗為勝利,把憂鬱當成一種崇拜對象。"②從哲學高度看,憂鬱產生於"人對日常世界的神聖的不滿和對另一個更高世界的渴望",③提出這一深刻見解的別爾嘉耶夫說,"憂鬱是指向最高的世界,並伴隨着地上世界的毫無價值、空虛、腐朽的感覺。憂鬱面向超驗的世界。但同時它又意味着不能和超驗世界匯合,意味着在我和超驗世界存在着鴻溝,為超驗世界而憂鬱,為與地上世界不同的另一個世界而憂鬱,為超越地上世界的限制而憂鬱。"④在這裡,朱光潛從人的隱在心理昭示出了憂鬱的美學魅力,而別爾嘉耶夫則從人的靈魂深處闡明了憂鬱所擔當的神聖使命。人類超越現世的庸俗與醜陋,多半要藉助於憂鬱這樣的情緒。相對快樂來講,憂鬱是更深刻、更沉重的一種情緒。前者趨向於膚淺和遺忘,而後者趨向於高貴和救贖。明乎此,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從古到今有那麼多的巨匠大師,或本身具有憂鬱氣質,或在作品中表現出憂鬱風格。
屈原、曹操、杜甫、李清照、辛棄疾、曹雪芹、王國維等歷史文化名人深沉博大的憂鬱情懷自不用說,單單從"五四"時期作家作品中普遍流行的憂鬱情緒里,我們就能分明感受到一顆顆最為敏感的心靈,其間蘊涵的苦悶、感傷、孤獨、迷惘和彷徨,無不折射出那個特定時代的典型精神狀態。這是步入新階段後的必然精神反應,亦即個人主體意識崛起之後的現代性焦慮。愈是時代前驅者,其憂鬱感就愈是濃重。譬如常感深陷"無物之陣"的魯迅,在現實中不僅看不到光明,也找不到真正的敵人,只感到"惟'黑暗與虛無'乃是'實有'"。而正是這些感覺與情懷成就了魯迅作為一個作家、一名文化批判者的偉大。他的絕望感,他對歷史與現實的洞察力,因帶有濃重色調和堅硬質地的憂鬱氣質而顯得更為深廣和徹底。而他的筆鋒,亦因此更加犀利。巴金亦是現代作家中憂鬱氣質極為鮮明的一位。他的小說和散文流貫着哀婉、感傷的情緒,在溫和、優柔的憂鬱之中,既有作為一個充滿敏感和良知者的道德取向,又不斷拷問着民族的精神和靈魂。魯迅和巴金,體現出20世紀中國文化和文學的高貴的憂鬱。
憂鬱氣質的現狀
然而,遺憾的是,20世紀40年代後,作為審美情趣和道德取向的憂鬱,卻遭到了被放逐的命運,新中國成立後,文藝作品和文化生活中的憂鬱氣質更是幾近銷聲匿跡。考其原因,一是抗日救亡的民族戰爭,勢必要求全民族集體的戰鬥激情,取代憂鬱這種極度個人化的詩意情緒;二是在左的思潮影響下,主流話語將憂鬱氣質視為知識分子個人主義患得患失的性格表現,進而將其意識形態化,即同無產階級的氣質情感對立起來。1959年由中宣部和作協黨組發動的對郭小川詩作《望星空》的圍剿,就是剪除憂鬱氣質的典型案例。如果說,抗戰時期在文藝被看成"幫助人民同心同德地和敵人做鬥爭"的武器的情況下,憂鬱受到擠抑,當屬不得已而為之;解放後變本加厲地將這一具有豐富內涵和審美價值的情感形式當作假想敵而殲滅之,則毫無道理可言了。
我們如今的文化氛圍和精神生態中,有那麼多空洞的豪情壯志,那麼多浮淺的集體狂歡,那麼多暴戾的整人慾望,那麼多虛偽的崇高和庸俗的滿足,除了市場經濟必然帶來的弊端之外,是否還與我們長期以來缺失憂鬱品性的培育有關?為此我們呼籲在文化建設和道德重建中,給予憂鬱氣質以應有的關注和尊重。
憂鬱王子:
陳坤
陳坤以自身憂鬱的氣質被授為憂鬱王子的美譽。
臨床治療研究
從臨床應用上看,如果是輕度抑鬱患者,可服用百憂解進行控制,但如果長期使用產生藥物依賴,另外,患者應該培養起較好的生活習慣,如晚飯後多散步,平常多運動等等,這些對於症狀的恢復均有很好的幫助。
防憂鬱的方法
一、要調整人生坐標。這個說起來很容易,做起來難。就是在不同年齡階段人生的目標是不一樣的,原來你可能是領導,退休後就要調整適應這一變化。原來你身體健康,什麼毛病沒有,現 在腿疼了,眼睛也花了……這些變化都是正常的,你沒有辦法,只能積極接受和承認這種現實,及時調整自己的人生坐標,而不是天天盯着這個變化說我不行了、我完了。
二、人生有境界,就是能以平和的心態面對、堅韌的方式應對,很多老人見多識廣,人生達到一定的境界後,變得慈祥、寬厚,與人相處溫和、平和、協調。遇到事情的時候,不會有特別強烈的表現,能堅守自己固有的這種東西,面對人生各種各樣的問題。
三、廣交朋友。社會是一個整體,是一個網絡,我們不可能所有的事情都自己去做,所以要家庭和睦,廣交朋友,樂觀開朗,跟大家一起來處理自己遇到的一些問題。
四、換一個角度看問題。同樣一件事情,從不同的角度去判斷,您的感受也是不一樣的。比如你的孩子不回來看望老人,你就不能老想着他不關心老人,有可能他在忙工作,孩子要天天守着你,他什麼也做不了,您是不是也不高興?所以我們換一個角度去看的時候,也是一個好事。
五、中醫調理對我們的日常心理健康也會有幫助。中醫講要"清靜養神",順應自然規律等理念,都非常有助於健康。
六、自我調節心理。以健康為中心,遇事情瀟灑一點、糊塗一點,不是真糊塗,是你知道這個事沒有太大的問題,就不去追究它。忘掉年齡、忘記疾病、忘記恩怨。珍惜老伴、老友、老窩、老本,保證生活基本的安全感。要增加戶外活動,增加社會交往。
七、多吃些有益的水果,比如香蕉就是很好的防抑鬱的水果,在香蕉的基礎上還有創意文化水果,能讓人開心。[1]
參考文獻
- ↑ 憂鬱女神自帶神秘氣質!, 快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