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志田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志田數是一個科技名詞。

中國文字是歷史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1]。也是至今通行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世界上還沒有任何一種文字像漢字這樣經久不衰。 從甲骨文發展到今天的漢字,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文字的發展經過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2]、草書、楷書、行書等書體演變。

名詞解釋

志田數(Shida's number),研究地球在起潮力作用下發生彈性形變時,常用勒夫數h、k、l作為參數進行討論。由於l是日本人志田所定義的,所以又稱志田數。參數l的數值大致在百分之幾的範圍內,是勒夫數中數值最小的一個參數。

我們知道引潮位是太陽月亮的引力作用,它們是太陽及月球的質量,它們與地球觀測點間的距離以及其間相對位置的函數。這些因素都可以從天文學中有關公式十分精確地推算出來。這就是所謂理論數值。任何一個地點在某一時期所觀測到的數據(重力的或傾斜的變化)都可以根據理論推算出其相應的理論數據。實測數據(經過必要的修正)與相應的理論數據的比例就是我們在固體潮研究中所需要的特徵數。重力特徵數以δ代表之,由於它永遠大於1,又名為擴大比例數。傾斜的特徵數以γ代表之,它永遠小於1,故又名為壓縮比例數。

這些參數是與表達地球內部彈性的參數,即勒夫數h,k及志田數I相關聯的。1909年,英國人勒夫(A.E.H.Love)引入了兩個表徵地球彈性的參數h和k;1912年,日本的志田順引入了第三個參數l;這3個常數統稱為勒夫數,也有時稱l為志田數。其中k為彈性地球形變後產生的附加引力位與相應的原引潮力位的比值;h為彈性地球表面在引潮力作用下產生的徑向位移(稱為固體潮高)與其對應點的平衡潮高的比值;l為彈性地球表面在引潮力作用下產生的水平位移(稱為固體潮水平位移)與相應點的平衡潮水平位移的比值。因為洛夫數k、h和l是反映地球內部結構的參數,因此若知道地球內部的密度和彈性參數的分布,則洛夫數也可以從理論上直接解算出來。這樣算出的洛夫數稱為洛夫數理論值。如地球是一個均勻的球體,則可根據它的密度、剛度及平均半徑來推求。如假定密度為5.5克/厘米,剛度為1.5×10達因/厘米,平均半徑為6371公里,則有k=0.29,h=0.48,l=0.14。這些數據與實際地球相差很多。1950年,日本竹內均應用K.E.布倫在1936年和1940年根據地震學所推導出的地球內部密度及彈性分布,成功地按數值積分方法解算地球的彈性運動方程,求出洛夫數。蘇聯M.C.莫洛堅斯基、英國Sir H.傑弗里斯和美國艾爾索普 (L.E.Alsop)等都進行過研究,使問題逐步深入,應用的地球模型也越來越接近於真實的地球。70年代中,美國史密斯(D.E.Smith)建立了旋轉橢球的彈性地球模型,由於考慮到地球的扁率和科里奧利力,使問題變得複雜,但在理論上更加完善。1979年,他的學生瓦爾(J.Wahr)進一步完善了這一工作。瓦爾的貢獻在於提出了採用本徵函數求解的方法,並實際地解算了考慮到扁率和自轉的地球彈性形變方程,推出洛夫數h、k和l的理論值。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