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憶江上吳處士

《憶江上吳處士》

作品名稱: 《憶江上吳處士》

創作年代: 唐代

文學體裁:詩

作者:賈島

《憶江上吳處士》唐代詩人,字閬(讀láng)仙,人稱"詩奴"賈島詩。

賈島未中進士前在京城長安時結識了一個隱居不仕的朋友吳處士,後來吳處士離開長安乘船到福建一帶,賈島很思念他,便寫了兩首詩,這是其中的一首。其具體的創作時間有待考證。

目錄

詩詞正文

譯文

自從你揚帆遠航到福建,已經是幾度月缺又月圓。

分別時秋風吹拂着渭水,落葉飄飛灑滿都城長安。

記得在送別宴會的夜晚,雷雨交加天氣讓人生寒。

你乘坐的船還沒有返回,你的消息還遠在海雲邊。

賞析

賈島這首《憶江上吳處士》詩載於《全唐詩》卷五七二。此詩「秋風生(吹)渭水,落葉滿長安」一聯,是賈島的名句,為後代不少名家引用。如宋代周邦彥《齊天樂》詞中的「渭水西風,長安亂葉,空憶詩情宛轉」,元代白樸《梧桐雨》雜劇中的「傷心故園,西風渭水,落日長安」,都是化用這兩句名句而成的,可見其流傳之廣,影響之深。[1]

此詩開頭說,朋友坐着船前去福建,很長時間了,卻不見他的消息。

接着說自己居住的長安已是深秋時節。強勁的秋風從渭水那邊吹來,長安落葉遍地,顯出一派蕭瑟的景象。特意提到渭水是因為渭水就在長安郊外,是送客出發的地方。當日送朋友時,渭水還未有秋風;此時渭水吹着秋風,自然想起分別多時的朋友了。

此刻,詩人憶起和朋友在長安聚會的一段往事:「此地聚會夕,當時雷雨寒」──他那回在長安和這位姓吳的朋友聚首談心,一直談到很晚。外面忽然下了大雨,雷電交加,震耳炫目,使人感到一陣寒意。這情景還歷歷在目,一轉眼就已是落葉滿長安的深秋了。

結尾是一片憶念想望之情。「蘭橈殊未返,消息海雲端。」由於朋友坐的船還沒見回來,自己也無從知道他的消息,只好遙望遠天盡處的海雲,希望從那兒得到吳處士的一些消息了。

這首詩中間四句言情謀篇都有特色。在感情上,既說出詩人在秋風中懷念朋友的淒冷心情,又憶念兩人往昔過從之好;在章法上,既向上挽住了「蟾蜍虧復圓」,又向下引出了「蘭橈殊未返」。其中「渭水」、「長安」兩句,是此日長安之秋,是此際詩人之情;又在地域上映襯出「閩國」離長安之遠(回應開頭),以及「海雲端」獲得消息之不易(暗藏結尾)。細針密縷,處處見出詩人行文構思的縝密嚴謹。「秋風」二句先敘述離別處的景象,接着「此地」二句逆挽一筆,再倒敘昔日相會之樂,行文曲折,而且筆勢也能提挈全詩。全詩把題目中的「憶」字反覆勾勒,筆墨厚重飽滿,是一首生動自然而又流暢的抒情佳品。

作者簡介

賈島(779~843年),[2]唐代詩人,字閬(讀láng)仙,人稱"詩奴",與孟郊共稱"郊寒島瘦",漢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陽縣(今河北省涿州)人。自號"碣石山人"。

據說在長安(今陝西西安)的時候因當時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後外出,賈島作詩發牢騷,被韓愈發現才華,並成為"苦吟詩人"。後來受教於韓愈,並還俗參加科舉,但累舉不中第。

唐文宗的時候被排擠,貶做遂州長江縣主簿。唐武宗會昌年初由普州司倉參軍改任司戶,未任病逝。 有詩文集《長江集》。[3]

賈島的家鄉范陽曾是安祿山的老巢,安史之亂平定後,這裡又長期為藩鎮所據,處於半隔絕狀態。賈島出生於平民家庭,門第寒微。所以他早年行事率不可考。傳說他30歲前曾數次應舉,都不得志。失意之餘,又迫於生計,只好棲身釋門為僧,取法名無本。貧困的家庭景況,枯寂的禪房生活,養成他孤僻冷漠而內向的性格,耽幽愛奇,淡於榮利,喜怒鮮形於色,世事頗少縈懷。但他仍酷愛吟詩,常常為構思佳句而忘乎所以,"雖行坐寢食,苦吟不輟。"賈島也因此被視為唐代苦吟詩人的典型。

視頻

賈島創作風格

安岳賈島墓探秘

參考資料

  1. 《憶江上吳處士》 古詩文網
  2. 賈島簡介, 古詩詞網
  3. 走進以刻苦認真而著稱的唐朝詩人賈島的故居 快資訊,發布時間;020-08-27 17:49